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学术进路及其解读——《孟子》“尽心”章的诠释与再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文琦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39-47,共9页
朱熹、王阳明和牟宗三对《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章的诠释各有特点,并将问题不断深入推进:朱熹以格物穷理的认识论和知行关系重新编排了"尽心"章;王阳明从君子人格的角度和"致良知"的精神对之加以理解;牟... 朱熹、王阳明和牟宗三对《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章的诠释各有特点,并将问题不断深入推进:朱熹以格物穷理的认识论和知行关系重新编排了"尽心"章;王阳明从君子人格的角度和"致良知"的精神对之加以理解;牟宗三则带着形上建构的时代任务对其进行了"体"与"用"的说明。现代学术则有可能突破他们各自的时代局限,将其重新诠释为一个个体道德修养之层层追求而又步步落实的具体性实践纲领。对三人诠释的考察会为儒学的过往推进与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读 诠释 “尽心”章 朱熹 王阳明 牟宗三
下载PDF
陽明釋“盡心知性”章探析
2
作者 唐東輝 《诸子学刊》 2019年第1期196-207,共12页
陽明對孟子"盡心知性"章的詮釋,是其"龍場悟道"之後的成熟見解。陽明之詮釋,以其"知行合一"的知行觀爲立場,受程子聖人"盡心知性不假存養"的啓發,以《中庸》"生知安行"、"學知... 陽明對孟子"盡心知性"章的詮釋,是其"龍場悟道"之後的成熟見解。陽明之詮釋,以其"知行合一"的知行觀爲立場,受程子聖人"盡心知性不假存養"的啓發,以《中庸》"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困知勉行"爲比配框架,并注重學者之根器,且融合了他心性是一的心學思想以及深刻的生命體驗,故能言之有理而自成一家,但亦囿於其立場與比配,使此章失去了在成德實踐中的普遍意義。盡心知性、存心養性與修身以俟三聯之間,並非自下而上、上可涵下的關係,而是開疆拓土、嬰城固守與磨刀石的關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陽明 “盡心知性”章 成熟 成因 理路 檢討
下载PDF
对朱子、阳明、牟宗三解“尽心知性”章之批判 被引量:1
3
作者 唐东辉 《孔子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朱子、阳明、牟宗三对《孟子》"尽心知性"章都有详尽的论述。朱子是知行相须的《大学》解,以尽心知性为知,存心养性为行,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为智之尽、仁之至,其失在从认知角度解尽心不合孟子的义理框架。阳明是知行合一的《... 朱子、阳明、牟宗三对《孟子》"尽心知性"章都有详尽的论述。朱子是知行相须的《大学》解,以尽心知性为知,存心养性为行,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为智之尽、仁之至,其失在从认知角度解尽心不合孟子的义理框架。阳明是知行合一的《中庸》解,将此章比配为生知安行的圣人工夫、学知利行的贤人工夫以及困知勉行的学者工夫,其失在如此比配使此章失去了在成德实践中的普遍意义。牟宗三则是修身立命的《孟子》解,在道德实践中证知本心真性,在存心养性中事天无违,从而挺立正命、超越气命,其失一在以心、性、天为本体上是一,不知通过工夫也可实现是一,二在以尽心知性与存心养性对应于积极工夫与消极工夫,不解其有创业工夫与守成工夫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心知性”章 《大学》解 《中庸》解 《孟子》解 批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