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常识、常理、常情”:一种法治观与法学教育观 |
陈忠林
|
《太平洋学报》
CSSCI
|
2007 |
121
|
|
2
|
贝卡里亚刑法思想哲学根基探究——兼论常识、常理、常情 |
陈荣飞
|
《天府新论》
CSSCI
|
2009 |
4
|
|
3
|
常识、常理、常情与罪过认定——兼论酒后驾车连续撞人案的罪过定性 |
马荣春
张红梅
|
《天津法学》
|
2013 |
1
|
|
4
|
法的实现与常识、常理、常情——由几则案例引发的思考 |
周玉文
|
《德州学院学报》
|
2011 |
1
|
|
5
|
论“常识、常理、常情”法学教育观的坚持 |
吴念胜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6
|
从实质违法性看“常识、常理、常情” |
张健一
|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9 |
1
|
|
7
|
“常理、常识、常情”的刑法哲学蕴涵 |
张光君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8
|
以“常识、常理、常情”来谨慎对待入罪——以一起挪用公款案为视角 |
万志鹏
|
《行政与法》
|
2009 |
0 |
|
9
|
论常识、常理、常情在刑法中的理解与运用 |
刘晗悦
|
《法制与经济》
|
2020 |
2
|
|
10
|
浅谈“常识常理常情”理论 |
袁希
|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2012 |
0 |
|
11
|
常识、常理、常情与教学活动的组织 |
仇智慧
|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2010 |
0 |
|
12
|
议论文要讲“常识常理常情” |
曾永久
|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
2015 |
0 |
|
13
|
常识、常理在司法中的运用 |
杨建军
|
《政法论丛》
|
2009 |
21
|
|
14
|
故意杀人罪及其关联罪的认定与界分——兼谈生活常理、常情在司法实践中的合理运用 |
刘刚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5
|
常识、常理、常情融入司法裁判的路径研究 |
李唯唯
|
《法学(汉斯)》
|
2024 |
0 |
|
16
|
常识常理常情的法源属性及法律发现功能 |
王国龙
|
《法律方法》
|
2023 |
0 |
|
17
|
法应当向民众认同的常识、常理、常情靠拢 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忠林教授 |
宣海林
|
《中国审判》
|
2011 |
7
|
|
18
|
论暴力犯罪中被害人过错的认定标准 |
张志强
|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9
|
刑法解释的良心之维 |
陈世伟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20
|
“恶法”非法——对传统法学理论的反思 |
陈忠林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