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干湿结合”研究模式的结构、意义与应用
1
作者 尚津锋 毕磊 +1 位作者 吴凯 刘欣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36-1440,共5页
论证科学性是中医药研究的核心命题,而信息技术的兴起带来了新的解决途径。近年来,“干湿结合”研究模式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中并取得了丰厚成果。这种以生物信息学为代表的“干法”和以经典实验论证为代表的“湿法”相结合的模式,体... 论证科学性是中医药研究的核心命题,而信息技术的兴起带来了新的解决途径。近年来,“干湿结合”研究模式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中并取得了丰厚成果。这种以生物信息学为代表的“干法”和以经典实验论证为代表的“湿法”相结合的模式,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提供有效途径,利于揭示中医理论内涵和中药“性-效-毒”特征。文章从认识论角度起笔,围绕“干湿结合”研究模式的结构、意义与应用,探讨了中医药研究中“干湿结合”研究模式的范例及对未来的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借鉴和建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结合”研究模式 中医药 科学性 信息技术 应用
原文传递
中医临床研究方法的思考与实践——系统生物学湿干研究模式与中医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保延 周雪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1期85-89,共5页
海量生物信息获取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系统生物学的湿干研究模式成为可能,干性的计算机模拟和模型研究一般基于海量的生物学实验数据如基因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的湿性研究,希望能获得高于每一单一数据的生物学知识和系统模型,并能... 海量生物信息获取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系统生物学的湿干研究模式成为可能,干性的计算机模拟和模型研究一般基于海量的生物学实验数据如基因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的湿性研究,希望能获得高于每一单一数据的生物学知识和系统模型,并能指导新的实验研究。从而形成循环上升的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系统生物学湿干研究模式,大大提升了系统生物学研究生物复杂巨系统的能力和效率。一直以来,传统中医药学的研究以临床诊疗实践为核心,对临床诊疗经验的总结、归纳、提升和再运用,形成了中医药理论发展和研究的主要成功模式。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依据海量临床信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基于数据的干性模拟研究,革命性的提升传统中医学“从临床中来”再回“到临床中去”的能力和效率,这是关乎中医药学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本文对中医临床湿干研究模式的思路进行了探讨,提出基于数字化手段的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体系,并着重分析实现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湿干研究模式技术框架和初步研究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研究 湿研究模式 系统生物学
下载PDF
湿陷性土的评价与防治
3
作者 尚继红 刘光代 《路基工程》 1994年第3期62-70,共9页
某些浸水的密实土在一定的压实和加载条件下可能出现附加下沉(湿陷)。为研究土壤类型、压实含水量、初始干容重和土浸湿加压对湿陷位能的影响,我们对8种不同的土进行了138次单向固结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级配良好的土产生的湿陷... 某些浸水的密实土在一定的压实和加载条件下可能出现附加下沉(湿陷)。为研究土壤类型、压实含水量、初始干容重和土浸湿加压对湿陷位能的影响,我们对8种不同的土进行了138次单向固结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级配良好的土产生的湿陷往往比级配不良的土更甚。因此,湿陷量随着(1)不同的砂和粘土的百分数;(2)压实含水量;(3)初始干容重等的增大而减小,而随着浸水压力的增大而增加。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多重回归分析,以提供湿陷预测模型,为几位试验研究者的资料所验证。提供的图表以便估算(1)在各种条件下土的湿陷量,(2)超出预计不湿陷的极限含水量,此外,还提出了易湿陷性土的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量 湿陷性土 容重 初始含水量 固结仪 极限含水量 试验研究 预测模式 压实度 多重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