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迷信”话语和“庙产兴学”政策的联动--清末新政时期四川禁止迎神赛会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0-288,共9页
晚清推广新式教育,既是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晚清新政改革的目标之一。因财力不足,筹款困难,清政府提出“庙产兴学”,即利用包括迎神赛会等常年祭祀活动的各种会社产业,筹办新教育或转用于新政中的其他领域;而这成为1901至1... 晚清推广新式教育,既是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晚清新政改革的目标之一。因财力不足,筹款困难,清政府提出“庙产兴学”,即利用包括迎神赛会等常年祭祀活动的各种会社产业,筹办新教育或转用于新政中的其他领域;而这成为1901至1911年的新政时期官方禁止迎神赛会的直接诱因。同时,迎神赛会被视作“迷信”,禁止迎神赛会开始成为破除迷信、开启民智实践之一。四川地区禁止迎神赛会,呈现了“迷信”话语和“庙产兴学”政策在清末新政时期的结合与走向政治实践的历史过程。这成为此后政权常常使用的策略。“国家”推动“破除迷信”是清末新政时期禁止迎神赛会与传统禁令的不同之处。对这一时期禁止迎神赛会的考察,有助于把握清末新政在近代国家建设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迎神赛会 清末新政 破除迷信 “庙产兴学”
下载PDF
毁灭与重生——近代中国“庙产兴学”风潮评述 被引量:1
2
作者 江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00-105,共6页
"庙产兴学"指清末民初以来,主张利用全国庙产以开办学校之风潮。清晚期及民国时期,由于部分知识分子及政府官员对佛教缺乏了解,国内外各种势力介入,不管出于善心还是趁火打劫的觊觎,在辛亥革命前后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的大环境下... "庙产兴学"指清末民初以来,主张利用全国庙产以开办学校之风潮。清晚期及民国时期,由于部分知识分子及政府官员对佛教缺乏了解,国内外各种势力介入,不管出于善心还是趁火打劫的觊觎,在辛亥革命前后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的大环境下,这个原本尚带有正面意义的举动,因中央权力的孤悬和社会价值失范,已经成为负面的扼杀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或文化的暴力风潮。在近代中国曾有两次规模较大的"庙产兴学"风潮,对当时中国社会文化宗教信仰意识形态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产兴学” 汉传佛教 宗教政策
下载PDF
清末“庙产兴学”与乡村权势的转移——以巴县为中心 被引量:33
3
作者 梁勇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19,共18页
晚清以政府主导的"庙产兴学"运动,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为乡村社会各阶层所认知和实践。"庙产兴学"政策的实行,对乡村社会权力网络而言,最大的冲击是得到政府授权的学董的出现,它打破了乡村社会原有的权力网络结构,... 晚清以政府主导的"庙产兴学"运动,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为乡村社会各阶层所认知和实践。"庙产兴学"政策的实行,对乡村社会权力网络而言,最大的冲击是得到政府授权的学董的出现,它打破了乡村社会原有的权力网络结构,引起诉讼不断。晚清乡村社会新式学堂兴起的过程,同时也是地方权势转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产兴学” 地方权势 学董 《巴县档案》
原文传递
从《巴县档案》看清末“庙产兴学”与佛教团体的反应 被引量:6
4
作者 梁勇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99,共7页
"庙产兴学"运动是近代影响佛教发展的重要社会运动。本文以《巴县档案》为基本史料,选取巴县在清末执行"庙产兴学"政策为考察对象,对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的诸多面相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从具体个案中分析、了... "庙产兴学"运动是近代影响佛教发展的重要社会运动。本文以《巴县档案》为基本史料,选取巴县在清末执行"庙产兴学"政策为考察对象,对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的诸多面相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从具体个案中分析、了解地方官员、寺僧及庙会首事的态度,以达到了解此一运动运行的实态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产兴学” 《巴县档案》 反应 清末
原文传递
略论庙产兴学及其对道教的影响——从1928年的一段地方志资料统计说起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成有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清朝 “庙产兴学”政策 中国道教协会 道教事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