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圣人“弗能为”而非“不敢为”
1
作者 罗佳佳 《魅力中国》 2010年第17X期294-295,共2页
《老子》六十四章末节文本,竹简本和王弼本等传世本差异较大,甚至竹简甲本和竹简丙本在关键处也有出入,而这个关键点就在于当从竹简甲本作"弗能为"还是依据竹简丙本和传世本作"不敢为"。尽管只有"能"和&q... 《老子》六十四章末节文本,竹简本和王弼本等传世本差异较大,甚至竹简甲本和竹简丙本在关键处也有出入,而这个关键点就在于当从竹简甲本作"弗能为"还是依据竹简丙本和传世本作"不敢为"。尽管只有"能"和"敢"二字的区别,但是一字之差,却能致使文本面貌完全改观,因而它自然就成了研究者争论的焦点。本文认为当从竹简甲本,也就是说当作"弗能为"而非"不敢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义理 竹简甲本 “弗能为” “不敢为”
下载PDF
《史记》中副词“弗”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池昌海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7-82,共6页
对《史记》中副词“弗”的调查和分析表明 :“弗”先秦原有的特点正在减弱 ,与“不”表现出明显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 :“弗”所饰动词带宾语能力增强 ,能修饰形容词、名词 ,也能与其他状语组合 ;“弗”字句主语的地位对立程度减弱 ,“... 对《史记》中副词“弗”的调查和分析表明 :“弗”先秦原有的特点正在减弱 ,与“不”表现出明显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 :“弗”所饰动词带宾语能力增强 ,能修饰形容词、名词 ,也能与其他状语组合 ;“弗”字句主语的地位对立程度减弱 ,“弗”字句多用于记叙已然行为 ;《史记》与前后期文献之间存在大量的异文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副词 “弗 语法功能 语用功能 “不” 异文
下载PDF
《史记》中副词“弗”修辞功能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池昌海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3-55,共3页
通过对《史记》中327个副词“弗”的统计和分析表明,它主要有如下修辞功能:“弗”字句的主语社会地位多为尊贵者,在复合叙事句中,“弗”多处于后续句且大多数用于记述已经发生的时间、行为,“弗”主要用于作者的间接叙事方式,书面化趋... 通过对《史记》中327个副词“弗”的统计和分析表明,它主要有如下修辞功能:“弗”字句的主语社会地位多为尊贵者,在复合叙事句中,“弗”多处于后续句且大多数用于记述已经发生的时间、行为,“弗”主要用于作者的间接叙事方式,书面化趋势明显,口头使用能力减弱。另外,“弗”与“不”高频率异文换用表明,两者差异在减少,并出现由“不”取代“弗”的发展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副词 “弗 修辞功能 叙事方式
下载PDF
《楚辞》“弗味”“后忧”新解
4
作者 汤志彪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8-224,共7页
《楚辞·九章·惜往日》中"吴信谗而弗味"的"味"字当读作"物",为"察"、"省"等意思,是指吴王轻信谗言而"弗察"、"弗省"。"子胥死而后忧"一句... 《楚辞·九章·惜往日》中"吴信谗而弗味"的"味"字当读作"物",为"察"、"省"等意思,是指吴王轻信谗言而"弗察"、"弗省"。"子胥死而后忧"一句中的"忧"字应读作"销"或"消",均指"灭"、"亡"等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通假 “弗味” “后忧”
下载PDF
“受”“■”类卜辞否定句中宾语对“不”“弗”选择的考察
5
作者 张桂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57-61,共5页
以甲骨文中的”受”“止它”类卜辞为对象 ,就不同类型的宾语对否定词“不”与“弗”的选择配搭的考察表明 :在“受”“止它”类卜辞中 ,当谓语动词不带宾语或只带指物名词宾语时 ,对这个动词的否定可以在“不”“弗”中自由选择 ;当谓... 以甲骨文中的”受”“止它”类卜辞为对象 ,就不同类型的宾语对否定词“不”与“弗”的选择配搭的考察表明 :在“受”“止它”类卜辞中 ,当谓语动词不带宾语或只带指物名词宾语时 ,对这个动词的否定可以在“不”“弗”中自由选择 ;当谓语动词带指人名词宾语时 ,对这个动词的否定一般用“弗”不用“不” ;当谓语动词带人称代词宾语时 ,对这个动词的否定一般用“不”不用“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辞 否定句 否定词 “受”“止它” “不”“弗
下载PDF
对外汉语课堂教师提问案例分析——以“弗大在上海”中文项目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晓玥 《海外华文教育》 2015年第3期389-401,共13页
课堂提问作为师生互动、教师组织教学的有效途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弗大在上海"(UVA-in-Shanghai)中文项目中一节"操练课"的课堂提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授课教师录像的观察和转写,从问题数量与类型、... 课堂提问作为师生互动、教师组织教学的有效途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弗大在上海"(UVA-in-Shanghai)中文项目中一节"操练课"的课堂提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授课教师录像的观察和转写,从问题数量与类型、提问流程、提问策略以及教师的反馈等四个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分析。在此密集型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利用"问题"构成整个课堂的主线,在问答式的互动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此种问答法,避免了由于教师进行"满堂灌"或者讲解过多,导致学生一方面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降低,另一方面缺少练习机会的弊端。利用问答式的授课方法贯彻"精讲多练"原则,会提高课堂效率,在语言学习课堂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大在上海” 课堂提问
下载PDF
郭店楚简“不”“弗”研究
7
作者 闫灿 《现代语文》 2020年第3期4-10,共7页
郭店楚简是出土于湖北荆门的战国文献,对郭店楚简进行探讨,对于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否定词“不”“弗”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就郭店楚简中的否定词“不”“弗”进行分析,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考... 郭店楚简是出土于湖北荆门的战国文献,对郭店楚简进行探讨,对于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否定词“不”“弗”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就郭店楚简中的否定词“不”“弗”进行分析,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考察战国时期否定词系统的发展变化是大有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 “不” “弗
下载PDF
可将“未必”改为“弗”——质疑“未必”一词的使用
8
作者 王德志 《语文教学之友》 2010年第5期25-25,共1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第27课《订鬼》(语文出版社出版)中,第三自然段末尾有这样一个句子:“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笔者认为此句中“未必”一词用在这儿不妥,应将其换成“弗”字才恰当。
关键词 “弗 语文出版社 质疑 语文课本 上学期 九年级 自然段
下载PDF
今文《尚书》中副词“弗”的功能考察
9
作者 刘光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94-96,共3页
运用统计、比较的方法,对今文《尚书》的"弗"字进行穷尽性的考察,可以得出结论:"弗"所饰动词可以带宾语,"弗"可以与其他状语组合,能修饰形容词和名词;"弗"字句主语的地位不呈对立趋势等,其语... 运用统计、比较的方法,对今文《尚书》的"弗"字进行穷尽性的考察,可以得出结论:"弗"所饰动词可以带宾语,"弗"可以与其他状语组合,能修饰形容词和名词;"弗"字句主语的地位不呈对立趋势等,其语法、语用功能与"不"表现出明显的同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文《尚书》 “弗 语法功能 语用功能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点—轴开发到网络式布局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贡生 《开发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共5页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最早出现于孙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改革开放后,陆大道先生提出点—轴开发理论和"T型战略"。受这一思想影响,学界先后提出"点—轴—集聚区"开发模式,"一个半重点","...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最早出现于孙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改革开放后,陆大道先生提出点—轴开发理论和"T型战略"。受这一思想影响,学界先后提出"点—轴—集聚区"开发模式,"一个半重点","开"字型发展战略,"勿"字形模式,"弗"字形网络布局,"四类六区"型的发展战略,菱形发展战略,"丰"字型发展战略和"三纵四横"的经济增长布局。尽管这些战略各有所短,但站在十二五规划前期,如果政府能够博取众长,以"交通为实业之母",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本,合理规划一、二、三类经济区和一、二、三类经济带,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再一次实现腾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点—轴开发 实业计划 “弗”字形布局 “四类六区”型战略 菱形发展战略 网络式布局
下载PDF
诗歌语言弹性浅说
11
作者 陈敢 《阅读与写作》 2004年第3期36-37,共2页
和散文相比,诗歌语言更具弹性。这里所说的“弹性”,主要指诗语意义的“模糊度”,或叫“弗晰性”。俄国形式主义割断了诗语与散文语言的联系,认为诗歌语言的发展,诗语结构的内部转换运动完全是自身各元素间的重新组织,这种观点是... 和散文相比,诗歌语言更具弹性。这里所说的“弹性”,主要指诗语意义的“模糊度”,或叫“弗晰性”。俄国形式主义割断了诗语与散文语言的联系,认为诗歌语言的发展,诗语结构的内部转换运动完全是自身各元素间的重新组织,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事实上,诗文同源,从文体学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语言 弹性 “弗晰性” 散文 “模糊度”
下载PDF
毛笔的合理选择
12
作者 岳崇 《晚霞》 2018年第19期50-50,共1页
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物中发现,我们的祖先早就开始使用毛笔。至殷商时期毛笔的使用就已经较普遍。战国时期,把楚国毛笔称为“聿”、吴国称为“不律”、燕国称为“弗”、秦国称为“笔”。秦统一六国后,以“笔”称至今。唐宋时期... 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物中发现,我们的祖先早就开始使用毛笔。至殷商时期毛笔的使用就已经较普遍。战国时期,把楚国毛笔称为“聿”、吴国称为“不律”、燕国称为“弗”、秦国称为“笔”。秦统一六国后,以“笔”称至今。唐宋时期,安徽的宣州成为全国制笔中心,所产毛笔称为“宣笔”。元朝以后,浙江吴兴(今湖州)的制笔业发展起来,逐渐取代了宣笔的地位,所制笔称为“湖笔”。湖笔具有“尖、圆、齐、健”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笔 新石器时代 殷商时期 战国时期 唐宋时期 “笔” “弗 秦统一
下载PDF
从出土文献看《老子》《论语》中被替换的“弗”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玉金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1,共9页
丁声树曾讨论过“弗”和“不”的区别,他认为“弗”字似乎是一个含有代名词性宾语的否定词,略与“不之”二字相当;“不”字则只是一个单纯的否定词。但《尚书》中“弗”很多,多有例外。丁声树援引石经以及其他古书引《尚书》的语句... 丁声树曾讨论过“弗”和“不”的区别,他认为“弗”字似乎是一个含有代名词性宾语的否定词,略与“不之”二字相当;“不”字则只是一个单纯的否定词。但《尚书》中“弗”很多,多有例外。丁声树援引石经以及其他古书引《尚书》的语句,辨明其中多有由“不”误为“弗”的。照此看来,古书中有些“弗”,原来应是“不”。这种看法是可信的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 《论语》 《老子》 出土文献 《尚书》 “不” 丁声树 否定词
原文传递
“汇款人简短附言”上的稿“弗”
14
作者 付家煌 《集邮博览》 2014年第7期67-67,共1页
笔者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收存了数以百计的信套式邮政汇款通知单上的"汇款人简短附言"(人们又称之为"汇款人简短附言栏",类似于信封上的封舌,但是比封舌宽大,是专供汇款人在汇款时留言所用。并且,收款人可在取款前将其裁剪留下)... 笔者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收存了数以百计的信套式邮政汇款通知单上的"汇款人简短附言"(人们又称之为"汇款人简短附言栏",类似于信封上的封舌,但是比封舌宽大,是专供汇款人在汇款时留言所用。并且,收款人可在取款前将其裁剪留下),其中有半数以上的是寄自全国各报刊编辑部的稿费通知。前不久,在整理中发现了几枚“汇款人简短附言”(以下简称“附言”)上加盖的副戳或手写的文字中出现有稿“弗”的字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款人 “弗 邮政汇款 收款人 编辑部 取款 稿费
原文传递
“弗”字家族争霸赛
15
作者 吴昊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12年第3期22-23,共2页
汉字王国近期将举办一次运动会,正在招募志愿者,由于报名的人员特别多,组委会决定在报名选手中开展争霸赛,以“择优录用”的原则确定最终人选。
关键词 “弗 家族 择优录用 运动会 志愿者 组委会 报名
原文传递
“欧洲的孔子”——威尔森对于卡莱尔形象的塑造
16
作者 方志强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85,共15页
威尔森所写六册的卡莱尔传(1923-1934)被认为是卡莱尔传记中"最正确的传记",然而其将卡莱尔塑造为"欧洲的孔子"的形象,为何被卡莱尔研究者所忽视?或许这与大多数卡莱尔的拥护者不像威尔森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有... 威尔森所写六册的卡莱尔传(1923-1934)被认为是卡莱尔传记中"最正确的传记",然而其将卡莱尔塑造为"欧洲的孔子"的形象,为何被卡莱尔研究者所忽视?或许这与大多数卡莱尔的拥护者不像威尔森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有关。然而,真正的原因或许是:在二十世纪"弗路德的争议"与批判卡莱尔的风潮中,对于卡莱尔形象的塑造上,威尔森与其他卡莱尔的拥护者采取不同的方式。一般是将卡莱尔视为是"文学天才",威尔森仍是以"社会导师"的角度为卡莱尔辩护,威尔森甚至将卡莱尔比拟为"欧洲的孔子",扩大"赤尔西贤者"的涵盖性,由英国的名人扩展为世界性的伟人。本文〈"欧洲的孔子"—威尔森对于卡莱尔形象的塑造〉企图探讨为何威尔森会赋予卡莱尔"欧洲的孔子"这样的称号?这样的称号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威尔森将卡莱尔与孔子相比拟,威尔森是如何形塑"欧洲的孔子"这样的形象?将卡莱尔与孔子相比拟,这种比拟在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上有何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莱尔 威尔森 社会导师 “欧洲的孔子” “弗路德的争议” “赤尔西贤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