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集煤矿1212(3)工作面地表移动规律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孔繁聪 李传顶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4-65,共2页
张集矿新地层较厚,采煤工作面的长度和宽度均创淮南矿区之最,且工作面推进速度快,并运用综合机械化、综合放顶煤、一次采全高技术,采空区塌陷和地表移动规律与其它老矿有许多不同,针对张集煤矿的地质、采煤技术特点和《规程》要求,在采... 张集矿新地层较厚,采煤工作面的长度和宽度均创淮南矿区之最,且工作面推进速度快,并运用综合机械化、综合放顶煤、一次采全高技术,采空区塌陷和地表移动规律与其它老矿有许多不同,针对张集煤矿的地质、采煤技术特点和《规程》要求,在采空区的地表设置了观测站并通过对观测站的观测、成果计算,初步掌握了适合本矿井采空区塌陷和地表移动规律及各项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集”煤矿 采煤工作面 地表移动 采空区 观测站
下载PDF
《张赓伯文集》内容概况
2
作者 邵林 《上海集邮》 2004年第8期32-33,共2页
在已经过去的两年里,适逢曾在华夏邮坛上叱咤风云的六位已故著名集邮家的百年诞生纪念。他们是浙江的张包子俊,上海的陈复祥、张赓伯、钟笑炉,江苏的赵善长、孙君毅。就他们留给后人的文献遗产而言,上海之外的三位,早就由挚友、后... 在已经过去的两年里,适逢曾在华夏邮坛上叱咤风云的六位已故著名集邮家的百年诞生纪念。他们是浙江的张包子俊,上海的陈复祥、张赓伯、钟笑炉,江苏的赵善长、孙君毅。就他们留给后人的文献遗产而言,上海之外的三位,早就由挚友、后学或当地的集邮协会为他们整理、编辑、出版了个人文集,而上海的三位却没有这样的“未雨绸缪”,直到2001年末才开始筹划《钟笑炉集邮文存》和《张赓伯文集》的编印,前者由上海钟笑炉集邮基金会主持,后者则由赓老第四子、作家张盛裕承担,而陈复祥身后则无此幸遇,既无由其出资建立的基金会,虽有独子陈世明承袭父业,但其晚年已远离邮坛,并于2003年遽归道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赓伯文集》 内容概况 集邮家 “钟集” “张集”
下载PDF
张之翰《西岩集》补阙宋诗人研究的资料价值和诗论意义
3
作者 张福勋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36-39,共4页
张之翰是由宋入元的遗民诗人。他的《西岩集》里保存了一部分宋末诗人的珍贵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弥补《宋诗纪事》、《宋诗纪事补遗》、《宋诗纪事续补》、《宋诗纪事补正》直至《全宋诗》之遗佚。而那些对于这部分诗人、诗作的评论,则又... 张之翰是由宋入元的遗民诗人。他的《西岩集》里保存了一部分宋末诗人的珍贵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弥补《宋诗纪事》、《宋诗纪事补遗》、《宋诗纪事续补》、《宋诗纪事补正》直至《全宋诗》之遗佚。而那些对于这部分诗人、诗作的评论,则又可以为《宋代文学批评史》尤其是宋代的诗论史,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翰 《西岩集》 宋诗
下载PDF
通行本《张载集》整理方法得失论——兼拟《张载集》订补方案 被引量:1
4
作者 林乐昌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2-140,共9页
通行本《张载集》(简称"通行原集"或"原集")是张载著作集的第一个现代整理本,出版近四十年来为学术界的张载理学研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本文献。就其整理方法看,有得也有失。作为论析的重点,原集整理方法之失主要有... 通行本《张载集》(简称"通行原集"或"原集")是张载著作集的第一个现代整理本,出版近四十年来为学术界的张载理学研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本文献。就其整理方法看,有得也有失。作为论析的重点,原集整理方法之失主要有二:一是选择版本有偏差,二是校勘方法有误区。为了弥补这些偏误,拟议中的订补方案将在吸收原集优长的同时,对其进行全面增订,最终完成一部题为"张载集新编"的新集。新集的正文分为"原编"和"补编"。"原编"仍旧保留通行原集的内容和编次,以方便熟悉原集的学者,同时纠正原集在选本和校勘方面的偏误;"补编"则辑出若干佚著、佚文和佚诗,并充实附录资料。与二十八万字的原集相比,新集的篇幅将成倍增加。通过全面订补,精编精校,谋求为学术界提供一部更加完备可靠的张载著作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集》 章锡琛 黄永年 陈垣 《张载集新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