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归来者”诗与“朦胧诗”抒情主体的差异 被引量:1
1
作者 丛鑫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00-103,共4页
抒情主体是诗歌情感指归的标志之一。"归来者"和"朦胧诗"人基于不同的人生经历,相异的生命体验和诗学观念,二者诗歌的抒情主体区别很大:前者的抒情主体大多是某种集体的代言人,个体的存在被消融到一个似乎真正存在... 抒情主体是诗歌情感指归的标志之一。"归来者"和"朦胧诗"人基于不同的人生经历,相异的生命体验和诗学观念,二者诗歌的抒情主体区别很大:前者的抒情主体大多是某种集体的代言人,个体的存在被消融到一个似乎真正存在过的"我们"当中;而后者的抒情主体大多突显自我,张扬个性,强调真实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诗中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来者”诗 朦胧 抒情主体 差异
下载PDF
他审意识与自审意识——“归来者”诗与“朦胧诗”情感内涵比较论
2
作者 丛鑫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2期71-74,共4页
劫后余生的"归来者"诗人和"朦胧诗"人在各自的创作中都把"文革"作为他们写作的文化资源;基于不同的人生经历、人生信仰,相异的个体生命体验、生命意识,他们的诗歌塑造出不同的文革记忆。在对历史的价值... 劫后余生的"归来者"诗人和"朦胧诗"人在各自的创作中都把"文革"作为他们写作的文化资源;基于不同的人生经历、人生信仰,相异的个体生命体验、生命意识,他们的诗歌塑造出不同的文革记忆。在对历史的价值判断上主要表现为他审意识和自审意识。在具体诗歌中主要体现为主控诉主题和寻找主题的不同;而使命意识和生命意识的差异则是这种不同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来者”诗 “朦胧 他审意识 自审意识
下载PDF
论“归来者”诗与“朦胧诗”抒情方式的差异
3
作者 丛鑫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1-85,共5页
劫后余生的“归来者”诗人和“朦胧诗”人在各自的创作中都把“文革”作为他们写作的文化资源;基于不同的诗学观念、相异的生命体验,他们在诗歌创作中采用了不同的抒情方式——直白抒情和意象抒情。不同的抒情方式源于二者对客观与主观... 劫后余生的“归来者”诗人和“朦胧诗”人在各自的创作中都把“文革”作为他们写作的文化资源;基于不同的诗学观念、相异的生命体验,他们在诗歌创作中采用了不同的抒情方式——直白抒情和意象抒情。不同的抒情方式源于二者对客观与主观的不同认知,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二者思维方式的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来者”诗 '矇矓 抒情方式
下载PDF
批判意识与反思意识——“归来者”诗与“朦胧诗”价值取向比较论
4
作者 丛鑫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63-66,共4页
劫后余生的"归来者"诗人和"朦胧诗"人在各自的创作中都把"文革"作为他们写作的文化资源;基于不同的人生经历、人生信仰,相异的个体生命体验、生命意识,他们用自己诗歌塑造出不同的"文革记忆"... 劫后余生的"归来者"诗人和"朦胧诗"人在各自的创作中都把"文革"作为他们写作的文化资源;基于不同的人生经历、人生信仰,相异的个体生命体验、生命意识,他们用自己诗歌塑造出不同的"文革记忆"。在诗歌的价值取向上主要表现为对昨天的不同态度:"归来的歌"是一种明显的批判意识,在批判中确立自我的合法性;而"朦胧诗"有一种明确的反思意识,在反思中寻找自我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来者”诗 “朦胧 批判意识 反思意识
下载PDF
“归来者”诗与“朦胧诗”抒情主体的差异
5
作者 丛鑫 《淄博师专学报》 2008年第4期61-64,共4页
劫后余生的"归来者"诗人和"朦胧诗"人在各自的创作中都把"文革"作为他们写作的文化资源;基于不同的人生经历,相异的生命体验和诗学观念,他们的诗歌在抒情主体方面有重大的区别:"归来者"诗中的... 劫后余生的"归来者"诗人和"朦胧诗"人在各自的创作中都把"文革"作为他们写作的文化资源;基于不同的人生经历,相异的生命体验和诗学观念,他们的诗歌在抒情主体方面有重大的区别:"归来者"诗中的抒情主体大多是某种集体的代言人,个体的存在被消融到一个好像真正存在过的"我们"当中;而"朦胧诗"中的抒情主体大多突显自我,张扬个性,强调真实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强调用自己的眼睛理解生活、评价生活,在诗中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来者”诗 朦胧 抒情主体 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