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彝盉源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宋静 赵晓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600-605,共6页
通过植物形态学与出土文物和文献资料的互证,发现薏苡文化,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统一化趋势的推动下以中原先进的青铜革命为领袖一步一步地缔造了华夏大统一,其顶峰就是夏王朝的建立。
关键词 薏苡 夏王朝
下载PDF
凉山彝语被动义的表达方式 被引量:5
2
作者 胡素华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7-121,共5页
严格意义上的被动态范畴,是通过动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减少其论元的数量,即动词不及物化来实现的。凉山彝语(北部方言圣乍话)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被动态范畴,声调的屈折变化常被误认为是形成被动义的手段,其实它只是动词与名词性成分间的不... 严格意义上的被动态范畴,是通过动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减少其论元的数量,即动词不及物化来实现的。凉山彝语(北部方言圣乍话)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被动态范畴,声调的屈折变化常被误认为是形成被动义的手段,其实它只是动词与名词性成分间的不同关系,即不同的语义指向在语音和谐上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 被动句 被动态 语义指向
下载PDF
彝药“腰痛方”治疗血瘀气滞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孝艳 袁长春 贾延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12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彝药"腰痛方"治疗血瘀气滞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4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身痛逐瘀汤:川芎、当归、五灵脂、香附、甘草、羌活、没药、牛膝、秦艽、桃... [目的]观察彝药"腰痛方"治疗血瘀气滞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4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身痛逐瘀汤:川芎、当归、五灵脂、香附、甘草、羌活、没药、牛膝、秦艽、桃仁、红花、地龙等,水煎450m L,1剂/d,饭后30min温服,3次/d。治疗组32例腰痛方:基拉木兰、九子不离母、麻疙瘩、续断、桑寄生、台乌、香附、枳壳、小茴香、甘草等,水煎300m L,1剂/d,饭后30min温服,3次/d。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VAS评分、JOA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14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7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0%;对照组临床痊愈3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JOA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彝药"腰痛方"治疗血瘀气滞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方 身痛逐瘀汤 民族医药 VAS评分 JOA评分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頍方彝新解
4
作者 王保成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5年第1期267-273,共7页
頍方彝重新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考释者们对该铭文的意见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或因文例和字形难解而怀疑本器为伪品。本文在通读铭文和对一些特殊字探讨之后,认为此器不伪,同时认为该器器主应是高。
关键词 頍方 铭文 器主
下载PDF
“壸彝”考释
5
作者 刘艳红 袁鑫懿 《现代语文》 2022年第11期32-36,共5页
“壸彝”一词常用于古代墓文中,通常是形容女性,意为“妇女的楷模、仪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壸”“彝”两字的形、音、义入手,考证出“壸”与“亚”实为一字,与“昆”音近义通,语义为“尊贵的女性”;“彝”为祭祀之语,反映了古... “壸彝”一词常用于古代墓文中,通常是形容女性,意为“妇女的楷模、仪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壸”“彝”两字的形、音、义入手,考证出“壸”与“亚”实为一字,与“昆”音近义通,语义为“尊贵的女性”;“彝”为祭祀之语,反映了古人对鸡与玄鸟的崇拜意识,语义为“尚”“崇高”。因此,“壸”“彝”两字组成的“壸彝”一词,才具有“妇女的楷模、仪范”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壸” “彝” 女性 楷模 墓志
下载PDF
新时代“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曲木伍各 阿牛木支 邓明英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8-55,107,共9页
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现状,既给高校民汉双语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也给高校培养“民汉兼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和新任务,特别是彝汉双语高等教育惟有... 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现状,既给高校民汉双语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也给高校培养“民汉兼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和新任务,特别是彝汉双语高等教育惟有大力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需求。本文主要从时代背景、建构历程、实施举措及成效等方面,对新时代“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及实践进行探究,从而将人才培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以适应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进一步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语文+”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时代背景 实施举措
下载PDF
“彝陵之战”教会现代企业“后发制人”
7
作者 薛福连 《管理工程师》 2002年第5期27-27,共1页
<三国演义>中讲道: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杀害,刘备为给结拜兄弟关羽报仇,亲率70万大军,深入吴境几百里,使江东朝野"人皆胆裂".吴主孙权力排众议,启用一介书生陆逊.陆逊亲赴彝陵前线观察敌情,分析战势,审时度势地采用"... <三国演义>中讲道: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杀害,刘备为给结拜兄弟关羽报仇,亲率70万大军,深入吴境几百里,使江东朝野"人皆胆裂".吴主孙权力排众议,启用一介书生陆逊.陆逊亲赴彝陵前线观察敌情,分析战势,审时度势地采用"先让一步,后发制人"的策略.等到70万蜀军移驻山边涧旁连营七百里时,陆逊遂命将士火烧蜀营,刘备被迫溃败白帝城.彝陵之战成为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陵之战” 现代企业 经营策略
下载PDF
周思聪“彝女系列”(1982-1985年)人物画的探索轨迹
8
作者 李美楠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82-89,共8页
周思聪是新中国早期培养起来的最优秀的写实水墨人物画家,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女画家。文章以周思聪1982—1985年的“彝女系列”为中心,揭示画家这一充满困厄、痛苦和表现张力的创作境遇,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周思聪是新中国早期培养起来的最优秀的写实水墨人物画家,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女画家。文章以周思聪1982—1985年的“彝女系列”为中心,揭示画家这一充满困厄、痛苦和表现张力的创作境遇,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思聪 1982—1985年 “彝女系列” 水墨人物画
下载PDF
多维历史视野与“立体式”著史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其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101,共8页
司马迁继承了先秦史学的成就,并且加以大大发展。《史记》著史体系气魄宏伟,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互相配合而成,承载了丰富生动的内容,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司马迁继承了先秦史学的成就,并且加以大大发展。《史记》著史体系气魄宏伟,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互相配合而成,承载了丰富生动的内容,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从史家的历史观察力来分析,则是由以往单一的视角,发展为多维视角,构成了宏阔的视野。主要包括三项:时间维度;人物活动维度;典章制度和社会情状维度。运用"多维度历史视野"这一新概括,无疑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史记》何以被称为著史的"极则"。探讨这一课题还具有突出的当下价值,能更加恰当地评价《史记》历史编纂成就对20世纪史家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史学精华 司马迁 多维历史视野 章学诚 改革历史编纂的方向 白寿 “立体式著史”
下载PDF
周思聪《矿工图》与“彝女系列”的内在关系探究
10
作者 李美楠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8-104,共7页
本文首先概述1980年代初期,周思聪的思想观念和作品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社会现实性因素及其艺术创新的表达路径;其次分析画家在进行《矿工图》组画创作时的艰苦摸索状态,解析她无法完成这套组画而转向彝女题材创作的深层原因,说明它们在... 本文首先概述1980年代初期,周思聪的思想观念和作品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社会现实性因素及其艺术创新的表达路径;其次分析画家在进行《矿工图》组画创作时的艰苦摸索状态,解析她无法完成这套组画而转向彝女题材创作的深层原因,说明它们在沉重感情基调上的内在延续性。最后,笔者通过考察1980年代初中期的“彝女系列”的画风演变过程,旨在揭示不同时段的此类题材作品与《矿工图》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思聪 《矿工图》 “彝女系列” 水墨人物画
原文传递
超越民族关系的身份复合性——基于高村“彝回”历史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晗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7-142,共6页
人类学关于回族特殊性族群的研究经历了从过去关注其'特殊'到当下关注其的转变,近些年来常常被表述为是一种'边缘回族'。然而,现代民族并非是不存在历史逻辑的,反之会忽略掉在民族识别之前所经历过的重要文化遭遇。文... 人类学关于回族特殊性族群的研究经历了从过去关注其'特殊'到当下关注其的转变,近些年来常常被表述为是一种'边缘回族'。然而,现代民族并非是不存在历史逻辑的,反之会忽略掉在民族识别之前所经历过的重要文化遭遇。文章借用'文化复合性'的概念,对高村回族的'彝回'历史进行解读,认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彝回'族群的复合性身份是彝族文化与回族文化相互达成的重叠共识,而当下所呈现出来的现代身份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历的'回族化'与'全球化'的结果而已。这种'文化复合性'的方法,即既承认彝族与回族的民族边界又能在两者中实现超越的视角,将有利于我们更为真实地回答出回族特殊性族群关于'我们是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回” 族群认同 文化复合性 回族 高村
原文传递
彝语部分辅音特殊演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文旭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22,共5页
彝语舌根辅音k、kh、g和舌尖辅音t、th、d,除了向舌面音te、teh、dz演化并且在口语中出现两读以外,这两套辅音在一些方言和亲属语言中以p、ph、b相应。这种对应可能来源于上古*pk-、*pkh-、*bg-、*pt-、*pth-、*bd-复辅音声母的演化。
关键词 辅音 两读 音变
原文传递
《猓猡译语》彝汉译音资料的讨论及应用举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孔祥卿 聂鹏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118,共8页
《猓猡译语》是清代乾隆年间编撰的五种彝语方言与汉语的对译词表。《猓猡译语》代表的彝汉基础方言,《猓一》代表云南会泽一带的彝语,《猓二》代表四川凉山彝语,《猓三》代表四川叙永水潦彝语,《猓四》代表贵州威宁一带的彝语,《猓五... 《猓猡译语》是清代乾隆年间编撰的五种彝语方言与汉语的对译词表。《猓猡译语》代表的彝汉基础方言,《猓一》代表云南会泽一带的彝语,《猓二》代表四川凉山彝语,《猓三》代表四川叙永水潦彝语,《猓四》代表贵州威宁一带的彝语,《猓五》代表贵州大方一带的彝语。《猓猡译语》用汉字标记彝文的读音,记音汉字的读音不是通语,而是当地通行的西南官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猓猡译语》 汉译音 西南官话 历史音变
原文传递
《戍铃方彝》的摹本问题及补释 被引量:3
14
作者 毕秀洁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0,共4页
本文考察了《殷周金文集成》第9894号铭文《戍铃方彝》现存的三种摹本,对三种摹本的铭文字形进行了比较和论证,对几个难识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整篇铭文尝试进行了通读。
关键词 戍铃方 摹本
原文传递
“夷陵”与“彝陵”
15
作者 郑铁生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283,共1页
公元221年7月,三国时代的吴蜀之间发生了一场夷陵之战。一些历史、文学著作记述此事,有的作“夷陵之战”,有的作“彝陵之战”。以辞典词条为例:《辞海》[夷陵]:“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新华词典》[彝陵之战]... 公元221年7月,三国时代的吴蜀之间发生了一场夷陵之战。一些历史、文学著作记述此事,有的作“夷陵之战”,有的作“彝陵之战”。以辞典词条为例:《辞海》[夷陵]:“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新华词典》[彝陵之战]:“即猇亭之战。三国时吴蜀争夺荆州的重要战役。……蜀军……深入吴境五六百里,自巫峡至彝陵(今湖北宜昌东)……”。无论作“夷陵”还是“彝陵”,指的都是同一个地方,即湖北的宜昌。因此《三国演义辞典》[彝陵]这一词条,明确释为:“县名。即夷陵。属荆州南郡。故城址在今湖北宜昌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陵” “彝陵” 湖北 “夷陵之战” 通假 三国时代
原文传递
诸本《南诏统治者蒙氏家族属于彝族之新证》的变异——从《历史研究》编者案及其修订版的“去彝族化”说起
16
作者 朱和双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250-263,共14页
南诏王室族属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为了尽快解决这一悬而未决的难题,刘尧汉先生根据自己在实地调查中所寻获到的夏正寅撰《哀牢夷雄列传》及其汉译的三份彝文宗谱,写成《南诏统治者蒙氏家族属于彝族之新证》,由于给南诏史的研究提供了新... 南诏王室族属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为了尽快解决这一悬而未决的难题,刘尧汉先生根据自己在实地调查中所寻获到的夏正寅撰《哀牢夷雄列传》及其汉译的三份彝文宗谱,写成《南诏统治者蒙氏家族属于彝族之新证》,由于给南诏史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那场针对夏正寅其人其书的真伪大讨论中,纯粹的历史问题也逐渐被政治化了,最后的结局则是《南诏新证》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文本,从而让今天的人们清晰地了解到《历史研究》和当事者的意见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王室 族属问题 《哀牢夷雄列传》 “彝文宗谱” 《历史研究》
原文传递
“塞音+流音”型复辅音在彝语及其亲属语言中的音变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丽梅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3-111,共9页
"双唇塞音+流音"型和"软腭塞音+流音"型复辅音声类在彝语方言中的演化对应,有着各自倾向的语音演化路径,大致说来,或弛化脱落为基辅音形式,或腭化耦合为常见塞擦音形式,或特征投射为周边部位的辅音形式,并且均依清... "双唇塞音+流音"型和"软腭塞音+流音"型复辅音声类在彝语方言中的演化对应,有着各自倾向的语音演化路径,大致说来,或弛化脱落为基辅音形式,或腭化耦合为常见塞擦音形式,或特征投射为周边部位的辅音形式,并且均依清浊、送气与否等特征基本对应成完整序列,在地理分布上也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同时,相同声类在其他缅彝诸语言中的演化形式,还保留了分布较为广泛的"基辅音+腭介音"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音变的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音 流音 复辅音 音变
原文传递
诺苏彝语话题的指称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镜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20,共9页
话题是普遍存在于世界语言中的一个概念,通常由有定的或类指的成分充当。诺苏彝语是话题凸显型语言,它的名词性话题从指称上来说,除了有定的和类指的成分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无定有指的和无指的成分。此外,非指称性的名词成分也可作... 话题是普遍存在于世界语言中的一个概念,通常由有定的或类指的成分充当。诺苏彝语是话题凸显型语言,它的名词性话题从指称上来说,除了有定的和类指的成分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无定有指的和无指的成分。此外,非指称性的名词成分也可作话题。各名词性成分充任话题的能力不同,呈等级排列:有定的>类指的>非指称性成分>无定有指的>无指的。名词性成分的指称义和其语言形式关系密切,但并非一一对应。指称义的语言形式的选择取决于句子的功能和情态类型、名词的性质以及语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苏 话题 指称特征 语言编码形式
原文传递
从“国大代表”到解放军战士——“彝务专家”李仕安其人其事
19
作者 高尧 《文史春秋》 2005年第10期23-29,共7页
关键词 “彝务专家” 李仕安 中国 生平事迹 军事斗争
原文传递
周思聪“彝女系列”(1983-1985年)的视觉转向探析
20
作者 李美楠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1年第5期32-39,共8页
周思聪是新中国早期培养起来的最优秀的写实水墨人物画家,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一位伟大的女画家。本文以周思聪1983-1985年"彝女系列"的视觉转向为题,揭示画家这一充满困厄、痛苦和表现张力的创作境遇,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重... 周思聪是新中国早期培养起来的最优秀的写实水墨人物画家,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一位伟大的女画家。本文以周思聪1983-1985年"彝女系列"的视觉转向为题,揭示画家这一充满困厄、痛苦和表现张力的创作境遇,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发价值。论文第一部分揭示1983年周思聪对"彝女系列"三种表现倾向的探索意义,说明这一阶段的"彝女系列"富有很高的精神含量和表现价值的深层原因;第二部分探究1984-1985年画家对彝女题材的探索新动向所呈露的可贵之处与表达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思聪1983-1985年 “彝女系列” 水墨人物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