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重庆方言“得(dei)”来源考察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兴才
-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
-
出处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98-102,共5页
-
文摘
重庆方言"得(dei)"可作方位介词表示"在"、"到"的意义,这种用法也见于中、近古时期汉语的一些书面语言。"得"的介词用法并非源自"在/到"的轻音化形式,亦非由"到"或"著"的音变所致。其来源路径当是:"得"放在"给与"类动词后,因"施受同辞"引申为动词"给",然后虚化为引进对象的介词。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得"作介词又进一步用在"动词+得+处所名词"的格式中,语境促成了方位介词"得"的产生。
-
关键词
重庆方言
“得(dei)”
介词
词义虚化
-
Keywords
Chongqing dialect
"dei ( 得 ) "
proposition
grammaticaliztion
-
分类号
H17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非得+VP”格式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天佑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31-135,共5页
-
文摘
现代汉语中的"非得+VP"格式从语义表达的角度可分为"意愿之必欲"、"情势之必须"和"推断之必然"三种类型。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此三类"非得+VP"格式都蕴涵着"肯/否定"的语用功能,同时,三类"非得+VP"格式在所表达的语义和所生成的句式上有所差异,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最后,文章还对现代汉语中的副词"非得"作了小类划分。
-
关键词
非得+VP
肯/否定
取舍
推论
主观标准
客观标准
-
Keywords
Fei-dei(非得)+VP
positive and negative
select
inference
subjective standard
objective standard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非得+VP”格式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天佑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58-62,共5页
-
文摘
现代汉语中的"非得+VP"格式从语义表达的角度可分为"意愿之必欲"、"情势之必须"和"推断之必然"三种类型。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此三类"非得+VP"格式都蕴涵着"肯/否定"的语用功能,同时,三类"非得+VP"格式在所表达的语义和所生成的句式上有所差异,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其后对现代汉语中的副词"非得"作了小类划分。
-
关键词
非得+VP
肯/否定
取舍
推论
主观标准
客观标准
-
Keywords
Fei-dei(非得)+VP
"positive"and"negative"
select
inference
subjective standard
objective standard
-
分类号
H109.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说“得děi”
- 4
-
-
作者
林纲
高琼
-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泗洪县第三中学
-
出处
《贺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1-46,共6页
-
基金
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语言认知科学与文化艺术学科群)成果
-
文摘
"得děi"字一直处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比较来研究"得"字的产生发展、"得"字的组词造句、"得"字用法的特殊性以及"得"的否定等问题,从而揭示"得"的独特之处,这对于"得"字本身的全面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
关键词
“得děi”字
产生
用法
特殊性
否定
-
Keywords
the Chinese character"得" ("dei")
etymology
usage
uniqueness
negation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非得+VP”格式的多角度考察
- 5
-
-
作者
王天佑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88-91,94,共4页
-
文摘
从语义表达的角度,可将现代汉语"非得+VP"格式分为"意愿之必欲"、"情势之必须"和"推断之必然"三种类型。考察发现,它们都蕴涵"肯/否定"的语用功能,同时在表达语义和生成句式上又有差异。依据三类"非得+VP"格式的句式特点及语义差异分析,可对副词"非得"进行一次小类划分。
-
关键词
非得+VP
肯/否定
取舍
推论
主观标准
客观标准
-
Keywords
Fei-dei(非得)+VP
affirmation/negation
selection
inference
subjective standards
objective standards
-
分类号
H043
[语言文字—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