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循吏”与“清流”历史之辩的政治诠释与时代意蕴
被引量:
2
1
作者
马晓星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循吏"与"清流"的历史之辩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独特现象,也是我国传统政治理性的一种表现形态。这一问题表面上是两种不同官员形象的对比,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政治理性内在张力的外显,是两种不同政治理性观念的博...
"循吏"与"清流"的历史之辩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独特现象,也是我国传统政治理性的一种表现形态。这一问题表面上是两种不同官员形象的对比,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政治理性内在张力的外显,是两种不同政治理性观念的博弈。其发生逻辑在于政治理性自身的价值性,在于价值评价的差异性。它的实质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野,其中"循吏"是工具理性的表征,"清流"是对价值理性的彰显。新时代"循吏"与"清流"历史之辩的本质启示是国家治理现代化需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合,执政党要实现执政能力与执政道德的统一。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廉政为先、勤政为本、善治为要,进而实现执政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吏”
“清流”
政治理性
善治
执政自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循吏”施政特征探析
2
作者
李宏亮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2期25-28,共4页
秦以法家为指导思想,贤能多出于法家。汉朝吸取秦亡的教训,将"循吏"作为官员为政的至高评价,先秦时并未形成行政能力评价的统一标准,探讨先秦"循吏"的理政特征、做事风格与处世态度,挖掘"循吏"施政的共...
秦以法家为指导思想,贤能多出于法家。汉朝吸取秦亡的教训,将"循吏"作为官员为政的至高评价,先秦时并未形成行政能力评价的统一标准,探讨先秦"循吏"的理政特征、做事风格与处世态度,挖掘"循吏"施政的共同特点,有助于探讨中国古代贤人政治思想的理论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循吏”
贤人政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代才士的“循吏”情怀——蒋士铨剧作《采石矶》浅析
3
作者
陈日峰
徐国华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73,共4页
蒋士铨《采石矶》一剧以李白醉写及捧砚、脱靴等为题材,既体现出蒋氏的史官秉性,又折射出作者的某种创作心态,借以抒发自己一生难以割舍的"循吏"情怀。蒋士铨对汤显祖、李白等前贤名士的追慕不仅仅止于诗文,更是对他们血性丈...
蒋士铨《采石矶》一剧以李白醉写及捧砚、脱靴等为题材,既体现出蒋氏的史官秉性,又折射出作者的某种创作心态,借以抒发自己一生难以割舍的"循吏"情怀。蒋士铨对汤显祖、李白等前贤名士的追慕不仅仅止于诗文,更是对他们血性丈夫之气的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石矶》
蒋士铨
“循吏”
情怀
原文传递
宗教文化对《剪灯余话》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赖利明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23-26,共4页
宗教文化对《剪灯余话》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对艺术形式的影响具深层次趋势,宗教文化成为结构作品的框架、情节发展的动力;对思想内容的影响,表现出唱和儒家文化,成为伦理教化的辅助手段。宗教文化影响《剪灯余话》的根源在于作...
宗教文化对《剪灯余话》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对艺术形式的影响具深层次趋势,宗教文化成为结构作品的框架、情节发展的动力;对思想内容的影响,表现出唱和儒家文化,成为伦理教化的辅助手段。宗教文化影响《剪灯余话》的根源在于作者的“循吏”情怀和文士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文化
《剪灯余话》
“循吏”
情怀
文士趣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清代戏曲中的“循吏剧”及其文化成因
5
作者
赵星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4-97,共4页
清中后期,表彰"循吏"事迹的"循吏剧"大量涌现,虽然很少上演,但并不妨碍其成为士人文化的重要载体。"循吏剧"的出现与士人的"循吏"理想、清中后期的社会现实以及戏曲艺术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等...
清中后期,表彰"循吏"事迹的"循吏剧"大量涌现,虽然很少上演,但并不妨碍其成为士人文化的重要载体。"循吏剧"的出现与士人的"循吏"理想、清中后期的社会现实以及戏曲艺术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等密切相关。"循吏剧"中的"循吏"不仅具有社会身份,同时还具有文化身份。通过考察"循吏剧"的功能形态与文化渊源,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士人阶层的文化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吏
剧”
清代戏曲
士人文化
文人剧
原文传递
中晚唐循吏观念的复兴与书写
被引量:
3
6
作者
吕家慧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114,共9页
中晚唐政治文化中出现汉代"循吏"观念的复兴,表现在文学领域便是"循吏"书写。初盛时代,政治文化中重文儒之礼乐化成,轻视实务,排斥案牍,文人儒者多不愿任州县官。安史乱后,重建政治秩序为首要,文儒的理想失去现实基...
中晚唐政治文化中出现汉代"循吏"观念的复兴,表现在文学领域便是"循吏"书写。初盛时代,政治文化中重文儒之礼乐化成,轻视实务,排斥案牍,文人儒者多不愿任州县官。安史乱后,重建政治秩序为首要,文儒的理想失去现实基础;州县凋敝,亟待复兴,遂带来制度到观念之极大变化。政能受到重视,地方官的作用得以突出。大批文人儒者出任地方官守,乃以古"循吏"或"良吏"建立自己的身份及价值认同,由此带来了中晚唐"循吏"观念的复兴。这批地方官以"循吏"观念与视野书写,形成了中晚唐文学的"循吏"书写现象与书写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吏
中晚唐
书写模式
地方官
原文传递
题名
“循吏”与“清流”历史之辩的政治诠释与时代意蕴
被引量:
2
1
作者
马晓星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权力自觉的内在逻辑研究”(19YJC710051)
2018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权力自觉的实现问题研究”(2018QNMK02)
文摘
"循吏"与"清流"的历史之辩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独特现象,也是我国传统政治理性的一种表现形态。这一问题表面上是两种不同官员形象的对比,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政治理性内在张力的外显,是两种不同政治理性观念的博弈。其发生逻辑在于政治理性自身的价值性,在于价值评价的差异性。它的实质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野,其中"循吏"是工具理性的表征,"清流"是对价值理性的彰显。新时代"循吏"与"清流"历史之辩的本质启示是国家治理现代化需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合,执政党要实现执政能力与执政道德的统一。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廉政为先、勤政为本、善治为要,进而实现执政自觉。
关键词
“循吏”
“清流”
政治理性
善治
执政自觉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循吏”施政特征探析
2
作者
李宏亮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河北大学
出处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2期25-28,共4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中美日管理文化的比较与融合研究"(15XNL033)
文摘
秦以法家为指导思想,贤能多出于法家。汉朝吸取秦亡的教训,将"循吏"作为官员为政的至高评价,先秦时并未形成行政能力评价的统一标准,探讨先秦"循吏"的理政特征、做事风格与处世态度,挖掘"循吏"施政的共同特点,有助于探讨中国古代贤人政治思想的理论渊源。
关键词
先秦
“循吏”
贤人政治
Keywords
the pre-Qin Period
upright official
political meritocracy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代才士的“循吏”情怀——蒋士铨剧作《采石矶》浅析
3
作者
陈日峰
徐国华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73,共4页
基金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汤显祖与蒋士铨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蒋士铨《采石矶》一剧以李白醉写及捧砚、脱靴等为题材,既体现出蒋氏的史官秉性,又折射出作者的某种创作心态,借以抒发自己一生难以割舍的"循吏"情怀。蒋士铨对汤显祖、李白等前贤名士的追慕不仅仅止于诗文,更是对他们血性丈夫之气的坚守。
关键词
《采石矶》
蒋士铨
“循吏”
情怀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宗教文化对《剪灯余话》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赖利明
机构
肇庆教育学院
出处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23-26,共4页
文摘
宗教文化对《剪灯余话》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对艺术形式的影响具深层次趋势,宗教文化成为结构作品的框架、情节发展的动力;对思想内容的影响,表现出唱和儒家文化,成为伦理教化的辅助手段。宗教文化影响《剪灯余话》的根源在于作者的“循吏”情怀和文士趣味。
关键词
宗教文化
《剪灯余话》
“循吏”
情怀
文士趣味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清代戏曲中的“循吏剧”及其文化成因
5
作者
赵星
机构
平顶山学院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4-97,共4页
文摘
清中后期,表彰"循吏"事迹的"循吏剧"大量涌现,虽然很少上演,但并不妨碍其成为士人文化的重要载体。"循吏剧"的出现与士人的"循吏"理想、清中后期的社会现实以及戏曲艺术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等密切相关。"循吏剧"中的"循吏"不仅具有社会身份,同时还具有文化身份。通过考察"循吏剧"的功能形态与文化渊源,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士人阶层的文化动向。
关键词
“循吏
剧”
清代戏曲
士人文化
文人剧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晚唐循吏观念的复兴与书写
被引量:
3
6
作者
吕家慧
机构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114,共9页
文摘
中晚唐政治文化中出现汉代"循吏"观念的复兴,表现在文学领域便是"循吏"书写。初盛时代,政治文化中重文儒之礼乐化成,轻视实务,排斥案牍,文人儒者多不愿任州县官。安史乱后,重建政治秩序为首要,文儒的理想失去现实基础;州县凋敝,亟待复兴,遂带来制度到观念之极大变化。政能受到重视,地方官的作用得以突出。大批文人儒者出任地方官守,乃以古"循吏"或"良吏"建立自己的身份及价值认同,由此带来了中晚唐"循吏"观念的复兴。这批地方官以"循吏"观念与视野书写,形成了中晚唐文学的"循吏"书写现象与书写模式。
关键词
循吏
中晚唐
书写模式
地方官
Keywords
conscientious official (
循吏
)
Mid-Late Tang Dynasty ( 中晚唐)
writing pattern
local official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循吏”与“清流”历史之辩的政治诠释与时代意蕴
马晓星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先秦“循吏”施政特征探析
李宏亮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代才士的“循吏”情怀——蒋士铨剧作《采石矶》浅析
陈日峰
徐国华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3
0
原文传递
4
宗教文化对《剪灯余话》的影响
赖利明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199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清代戏曲中的“循吏剧”及其文化成因
赵星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8
0
原文传递
6
中晚唐循吏观念的复兴与书写
吕家慧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