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之声”的运营管理特点
1
作者 张志 《国际广播影视》 2003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德国之声” 德国 对外广播 广播电台 收支结构 组织结构 资产管理
下载PDF
中德美术交流寻踪——“德国之声”记者张晓颖访谈随记
2
作者 袁宝林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6-70,共5页
本月适逢中德建交30周年,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这个金色的秋季异常活跃。袁宝林先生多年来致力于中外美术交流的历史及理论的研究,他的《中德美术交流寻踪》一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引人兴趣的历史事实,提示读者在关注现实之外,从历... 本月适逢中德建交30周年,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这个金色的秋季异常活跃。袁宝林先生多年来致力于中外美术交流的历史及理论的研究,他的《中德美术交流寻踪》一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引人兴趣的历史事实,提示读者在关注现实之外,从历史的维度来认识几个世纪以来中德文化艺术源源不断的交流与相互影响。 继续着上期对现代艺术线型发展时间观的批判,在本期的连载中克莱尔为艺术的发展指出了“回返”之路,通过时“回返”概念的阐释、指出唯有如此艺术才能摆脱“死亡”的时刻威胁,艺术家才能“在创造的绝境之外重获永不枯竭的源泉”。褪去时间的束缚,克莱尔又为当代艺术创造打开了空间一统的束缚,呼吁“回归地区性、地方性和特殊性”。这些独特而深刻的见解,正如河清先生在译评中所指出,对正中国当代艺术之视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德国 美术交流 广播节目 “德国之声” 记者 张晓颖 汤若望 北京 巴洛克式教堂 尼霍夫
原文传递
中央台与德国之声联合举办广播管理与经营高级研讨班
3
《中国广播》 2004年第5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德国之声” 广播管理 业务培训
下载PDF
顾彬的苛评与中国的自我想象——兼谈谢淼《德国汉学视野下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
4
作者 卢文婷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1-184,共4页
2006年,德国汉学家沃尔夫冈·顾彬在接受“德国之声”的采访时,对中国当代文学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评和质疑。相关言论经中文媒体断章取义地转载后,以“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之名,不仅在中国学界引发了巨大争论,而且在舆论不断... 2006年,德国汉学家沃尔夫冈·顾彬在接受“德国之声”的采访时,对中国当代文学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评和质疑。相关言论经中文媒体断章取义地转载后,以“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之名,不仅在中国学界引发了巨大争论,而且在舆论不断发酵的情况下,也引起了大众的强烈反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汉学 中国文学 自我想象 顾彬 中国当代文学 译介 “德国之声” 断章取义
下载PDF
德国知名汉学家炮轰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
5
《基础教育》 2006年第12期56-56,共1页
日前,在国际汉学界有着一定知名度的德国汉学家顾彬,接受德国权威媒体“德国之声”访问时,突然以“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中国作家相互看不起;中国作家胆子特别小……”等惊人之语,炮轰中国文学。
关键词 “德国之声” 中国当代文学 汉学家 垃圾 中国作家 中国文学 知名度 汉学界
下载PDF
联邦德国对国家媒体的政策支持浅析
6
作者 李丹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8期20-22,共3页
"德国之声"作为德国的公法媒体,形成了西方民主政体国家的一种特殊的国家媒体形式。本文通过对德国法律体系和财政体系对德国之声的政策支持,分析了西方民主国家国家媒体在责任和运营方面的优势和责任规制。
关键词 “德国之声” 德广联 德国之 公法媒体 财政补贴 联邦补助
下载PDF
顾彬、鲁迅和我们的世界文学想象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大卫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共5页
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对中国当代文学和中国作家的“不客气”评价,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再度审视和探究。在全球化迫使弱势文明一再萎顿的趋势面前,信奉文化特异性的作家、评论家们辨析真相,廓清迷雾,就显得... 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对中国当代文学和中国作家的“不客气”评价,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再度审视和探究。在全球化迫使弱势文明一再萎顿的趋势面前,信奉文化特异性的作家、评论家们辨析真相,廓清迷雾,就显得尤为必要。一种评论,总归脱不掉强势文化的影子,不“君临”弱势,焉能“高屋建瓴”?然而文学艺术却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逻辑正好相反,这里不承认权威。它需要的是共存、交流和互补,是个性之外的群星辉映,而不是日月对大地的单一普照。不过,我们便目为权威的强势和有武断之嫌,就天然获得道德优越感进而自认已经拥有引以自豪的文学了吗?正如李大卫所说:“今天,中国作家仍然相信一种乌托邦式的普遍文学。他们只是在加入这场普遍文学游戏遭遇挫折时,强调自身的文化特殊性。”看来,在“受害体验”弥漫的同时,值得我们思考的还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想象 中国当代文学 “德国之声” 世界 鲁迅 中国作家 文化特异性 汉学家
下载PDF
周小平花千芳,爱国不需要理由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德华 《共产党员(河北)》 2014年第24期32-32,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周小平、花千芳,不但“德国之声”“美国之音”挖苦,连一些“中国之声”也怪话连篇。有人认为他俩既无较高学历,又无渊博知识,何能何德值得最高领导人接见。方舟子更是刊发长文,逐条驳斥周小平。周小平、花千芳确... 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周小平、花千芳,不但“德国之声”“美国之音”挖苦,连一些“中国之声”也怪话连篇。有人认为他俩既无较高学历,又无渊博知识,何能何德值得最高领导人接见。方舟子更是刊发长文,逐条驳斥周小平。周小平、花千芳确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以此苛求他们,既不公平,也不客观。我们这个时代,呼唤千千万万个周小平、花千芳,用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爱国不需要理由”的正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 “美国之音” “德国之声” “中国之声 最高领导人 总书记 习近平 方舟子
下载PDF
西方对华舆论宣传攻势减弱了吗?
9
作者 濮端华 《党政论坛》 2011年第14期25-25,共1页
最近几个月,英国广播公司、“美国之音”、“德国之声”相继宣布减少或暂停中文广播,对华广播的削减是否意味着西方媒体对华宣传攻势的削弱?针对诸多西方广播巨头削减中文广播的计划,德国国际媒体研究所的一位学者认为,一个重要原... 最近几个月,英国广播公司、“美国之音”、“德国之声”相继宣布减少或暂停中文广播,对华广播的削减是否意味着西方媒体对华宣传攻势的削弱?针对诸多西方广播巨头削减中文广播的计划,德国国际媒体研究所的一位学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这些媒体过度强调政治功能,忽略了国外听众对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媒体 舆论宣传 攻势 英国广播公司 “德国之声” “美国之音” 媒体研究所 政治功能
下载PDF
“文学垃圾论”不是无稽之谈
10
作者 陆高峰 《青年记者》 2007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德国之声” 垃圾 《重庆晨报》 中国作家 中国文学 汉学家 知名度
下载PDF
“有色眼镜”下的对华报道——从德国记者解职看西方媒体的虚伪性
11
作者 聂立涛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12,共2页
据了解,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的8月4日,德国体育信息通讯社解除了其北京编辑部负责人迪特·黑尼希的职务,此事引发德国媒体普遍报道。一些媒体认为,他被解职的原因是长期“亲华”。另据德国《柏林日报》22日披露,“德国之声”电... 据了解,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的8月4日,德国体育信息通讯社解除了其北京编辑部负责人迪特·黑尼希的职务,此事引发德国媒体普遍报道。一些媒体认为,他被解职的原因是长期“亲华”。另据德国《柏林日报》22日披露,“德国之声”电台中文部副主任张丹红因“亲华言论”被停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之声” 西方媒体 对华报道 解职 虚伪性 北京奥运会 记者 眼镜
原文传递
传媒意识形态与“世界文学”的想象——以“顾彬现象”为视点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莉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47,共8页
现在,任何一位对中国当代文学有所关注的人,都不会对顾彬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了。2006年底,这位来自德国的汉学家接受“德国之声”的采访时,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了点评。其批评之声经由《重庆晨报》转述为“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判断... 现在,任何一位对中国当代文学有所关注的人,都不会对顾彬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了。2006年底,这位来自德国的汉学家接受“德国之声”的采访时,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了点评。其批评之声经由《重庆晨报》转述为“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判断后,引起舆论哗然,顾彬自此开始了他在中国媒体上的持续“走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意识形态 中国当代文学 “德国之声” 想象 传媒 《重庆晨报》 中国媒体
原文传递
一周网谈
13
《瞭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24-24,共1页
本周,随着北京奥运会的结束,网民对国家、地方、企业等各方将重奖奥运冠军的消息特别关注希望奖励理性、适当;9月1日正式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免除学杂费这一重要新闻也收获了网民大量留言跟帖,网民在叫好的同时,还表达了不少担心;... 本周,随着北京奥运会的结束,网民对国家、地方、企业等各方将重奖奥运冠军的消息特别关注希望奖励理性、适当;9月1日正式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免除学杂费这一重要新闻也收获了网民大量留言跟帖,网民在叫好的同时,还表达了不少担心;此外,"德国之声"对华人女记者张丹红的解职则引起网民义愤,网民纷纷表示坚决支持和声援张丹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义务教育 “德国之声” 北京奥运会 奥运冠军 重要新闻 网民 学杂费 女记者
原文传递
欧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将关闭
14
《满分阅读(高中版)》 2015年第3期9-9,共1页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宣布将关闭孔子学院。该学院开办于2005年,是欧洲第一所孔子学院。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网站发布通告说,大学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协议于2014年年底到期后不再续约,孔子学院将于2015年6月30...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宣布将关闭孔子学院。该学院开办于2005年,是欧洲第一所孔子学院。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网站发布通告说,大学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协议于2014年年底到期后不再续约,孔子学院将于2015年6月30日关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院 关闭 欧洲 斯德哥尔摩 “德国之声” 大学网站 合作协议 瑞典
原文传递
从黑尼希、张丹红事件看西方“新闻自由”
15
作者 张德平 蔡文耀 《视听纵横》 2008年第6期60-61,共2页
8月26日,“德国之声”电台中文部副主任张丹红女士因“没有维护德国之声所一贯坚持的维护自由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有“亲华言论”被停职。据德国《柏林日报》记者与张丹红本人取得联系证实,“德国之声”电台26日下午对她召开了“... 8月26日,“德国之声”电台中文部副主任张丹红女士因“没有维护德国之声所一贯坚持的维护自由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有“亲华言论”被停职。据德国《柏林日报》记者与张丹红本人取得联系证实,“德国之声”电台26日下午对她召开了“批判会”,并正式通知她无限期停职反省,要求她在停职期问不得对外接受媒体采访,也不能上“德国之声”电台的节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自由” “德国之声” 事件 自由民主 价值观 电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