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先秦“心性”范畴理论内涵的嬗变
- 1
-
-
作者
朱金发
-
机构
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
-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1-116,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诗经>学范畴研究"(11BZW029)
-
文摘
先秦时期,与"心性"范畴相关的思想认识,起源甚早,这一点在西周初期的文诰和诗歌中,有明确的反映。殷周金文资料中,将德看作人心所蕴涵的道德属性,这种思想就是"心性"范畴理论内涵的最早形态。战国中期的儒家学者对此有更加系统的论述,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品性是人禀受于天地、蕴涵于内心的基本属性,这种思想观念充实了"心性"范畴的理论内涵。《易传》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逻辑论证,认为人的道德属性是人对天地之道的体悟;《孟子》一书更进一步认为,道德品性和人的生理本能一样,都是蕴含于内心、先天而来、可以通过尽心尽性而实现的道德自觉,完善了"心性"范畴的理论认识。
-
关键词
“心性”范畴
道德品性
理论内涵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诗经》与先秦“心性”范畴
- 2
-
-
作者
朱金发
-
机构
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
-
出处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29-35,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规划项目(11BZW029)
-
文摘
《尚书》中的"诗言志"说,是最早关于《诗经》与人性情关系的命题,是与中国古代道德心性观念相关的思想。西周早期的历史文献和西周中后期的金文资料中,有丰富的道德心性思想资料,这些是《诗经》心性思想的来源。这种思想认为,《诗经》是道德思想的载体,是培养人道德品性的工具。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主张通过《诗》《书》学习和道德实践,将仁、义、礼、智等德行转化为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形成完美的人格。这就从理论上解决了人的德性是什么,以及怎样用《诗》《书》陶冶心性的问题。这些观点涉及《诗经》道德心性思想的文学功能的社会实践,后代《诗经》研究,也是以此为理论基础而展开的。
-
关键词
《诗经》
“心性”范畴
文学实践
-
Keywords
The Book of Songs
category of 'mind and nature'
literary practice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