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语料库的俄汉“怀疑”语义客体论元对比研究及其翻译 被引量:1
1
作者 白云 陈壮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2期53-57,共5页
以汉语"怀疑"语义为参照,通过对已有的汉语"怀疑"语义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得出汉语"怀疑"语义客体论元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点,并利用CCL语料库以及俄语国家语料库,对汉语中"怀疑(1)""怀疑(... 以汉语"怀疑"语义为参照,通过对已有的汉语"怀疑"语义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得出汉语"怀疑"语义客体论元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点,并利用CCL语料库以及俄语国家语料库,对汉语中"怀疑(1)""怀疑(2)"与俄语сомневаться和подозревать的语义对应关系及其客体论元的语法和语义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客体论元的异同,分析该异同对俄汉互译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具体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疑”语义 客体论元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基于使用的汉语“反义同词”意义引申机制研究——以“怀疑”为例
2
作者 程功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97-103,共7页
汉语“反义同词”的意义引申问题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并未结合实际使用中的语料进行分析,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怀疑”作为汉语“反义同词”的代表,在大型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和广外-兰卡汉语学习者语料库中,其不同义项构成了一个... 汉语“反义同词”的意义引申问题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并未结合实际使用中的语料进行分析,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怀疑”作为汉语“反义同词”的代表,在大型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和广外-兰卡汉语学习者语料库中,其不同义项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意义连续统。其中,“疑惑、不很相信”(怀疑①)和“猜测、有点儿相信”(怀疑②)是由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基于“怀疑”的基本义以及频率和语境的作用下形成的两种与交际主体认知视角有关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使用的语言观 汉语“反义同词” 意义引申机制 “怀疑”
下载PDF
从语篇关系再探现代汉语“怀疑”的语义
3
作者 刘莹 史文磊 《世界汉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8-491,共14页
既有研究一般认为汉语中的命题态度动词“怀疑”表达“相信”和“不相信”两种相对立的语义。本文从“怀疑”适用的语篇关系出发,再探“怀疑”消歧的机制并对两解进行统一分析。本文认为,汉语里只有一个“怀疑”,核心功能是说话人尝试... 既有研究一般认为汉语中的命题态度动词“怀疑”表达“相信”和“不相信”两种相对立的语义。本文从“怀疑”适用的语篇关系出发,再探“怀疑”消歧的机制并对两解进行统一分析。本文认为,汉语里只有一个“怀疑”,核心功能是说话人尝试提出和已有结论不同的意见。“怀疑”预设语篇中对于宾语命题φ是否正确这一议题存在一个已有的观点p,断言说话人认为可能不是p,记作◇¬p。“怀疑”的两解来自于p的不同取值。p可以取φ,也可以取非φ。如果p取φ,解读为“怀疑doubt”,即语篇中已经有人提出过和宾语命题φ相似的观点,而说话人认为这一观点可能不对(◇α¬φ),得到“怀疑”的“不相信”的解读。如果p取非φ,则解读为“怀疑suspect”,即语篇中有人表达过与宾语命题φ相反的观点或者尚未讨论过φ的可能性,说话人认为φ也有可能(◇ᬬφ等于◇αφ),从而得到“怀疑”的“相信”解读。此外,φ和非φ间的相对可能性也可以为“怀疑”的识解提供线索。如果说话人认为φ的相对可能性大于非φ,得到“怀疑”的“相信”解读,反之得到“怀疑”的“不相信”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疑” 语篇关系 命题态度 认识情态
原文传递
构式“X到怀疑人生”的语体特征和话语功能的关联
4
作者 石紫轩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3期1110-1118,共9页
“X到怀疑人生”是一个新兴极性程度构式。在“怀疑人生”做补语且“X”的所指对象与“怀疑人生”的主体不同时,“X到怀疑人生”有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理解的基础。从语体特征入手,可以将“X到怀疑人生”的使用语体分为叙事语体和非叙事... “X到怀疑人生”是一个新兴极性程度构式。在“怀疑人生”做补语且“X”的所指对象与“怀疑人生”的主体不同时,“X到怀疑人生”有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理解的基础。从语体特征入手,可以将“X到怀疑人生”的使用语体分为叙事语体和非叙事语体,该构式的话语功能和语体特征密切相关:只有非叙事语体时才作整体单位来理解,是一个程度义构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程度构式 “到” “怀疑人生” 语体特征 话语功能
下载PDF
“怀疑”的词汇歧义和意义识解策略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彬 袁毓林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3,共9页
"怀疑"有两种几乎相反的意义:"不相信"(记作:怀疑(1));"猜测"或"有点儿相信"(记作:怀疑(2))。这两个义项在句法分布上并不完全互补,因此有时无法凭借形式线索来消解这种词汇歧义。本文首先总... "怀疑"有两种几乎相反的意义:"不相信"(记作:怀疑(1));"猜测"或"有点儿相信"(记作:怀疑(2))。这两个义项在句法分布上并不完全互补,因此有时无法凭借形式线索来消解这种词汇歧义。本文首先总结相关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解释"怀疑(2)"的宾语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是正面、积极的事情;为什么"超预期"与"不很相信"是无标记组配,而"可能"与"猜测"是无标记组配等)。接着,文章通过考察真实文本语料,归纳出了"怀疑"两个义项的分布特征。最后,本文在袁毓林(2014)的基础上指出"怀疑"反映的是一种基于预期、概率和可能性的心理博弈,并进一步提出更为普遍和抽象的"疑实信虚"的语义识解原则。这一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识解"怀疑"的两种不同意义,同时也解决了以往研究中所遗留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疑” 词汇歧义 义项分布规律 意义识解策略 心理博弈 疑实信虚
原文传递
“怀疑”的意义引申机制和语义识解策略 被引量:33
6
作者 袁毓林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2,共12页
文章首先描写"怀疑"的不同义项(①不相信,②猜测、相信)在分布上接近互补又不完全互补的复杂表现。然后讨论"怀疑"的不同意义的引申机制及其概念结构基础:"怀疑"的隐性否定意义使整个句子的意义笼罩在否... 文章首先描写"怀疑"的不同义项(①不相信,②猜测、相信)在分布上接近互补又不完全互补的复杂表现。然后讨论"怀疑"的不同意义的引申机制及其概念结构基础:"怀疑"的隐性否定意义使整个句子的意义笼罩在否定的阴影之下:或者不相信事情是正面和积极的,形成义项①;或者猜测和相信事情不是正面和积极的(而是负面和消极的),形成义项②。接着,指出"怀疑"的两种意义是通过对客体论元(表示怀疑对象)在句法(体词性vs.谓词性、旁格宾语vs.常规宾语)、语义(指称性vs.陈述性)和语用(正面vs.负面、旧信息vs.新信息)等多种层次上的选择限制,在具体的语境中实现的。最后揭示听话人识解"怀疑"的各种意义所凭借的规则和策略:(1)当"怀疑"的客体论元是正面、积极或中性时,把"怀疑"识解为"不相信"(即"怀疑①");(2)当"怀疑"的客体论元是负面、消极或偏离中性时,把"怀疑"识解为"猜测"或"相信"(即"怀疑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疑” 隐性否定 (不完全)互补 意义引申(机制) 概念结构 语义识解(规则和策略)
原文传递
怀疑论 被引量:1
7
作者 高玉 《重庆社会科学》 2001年第4期36-42,共7页
在恪守一定的价值准则、极讲求信仰的中国,“怀疑”在学术上是一个多少有些贬意的词语,它往往和“悲观”、“非理性”、“否定”、“不可知”等否定性哲学概念联系在一起。在学术习惯上,“怀疑”作为一种基本的学术态度、真诚的学术精... 在恪守一定的价值准则、极讲求信仰的中国,“怀疑”在学术上是一个多少有些贬意的词语,它往往和“悲观”、“非理性”、“否定”、“不可知”等否定性哲学概念联系在一起。在学术习惯上,“怀疑”作为一种基本的学术态度、真诚的学术精神是允许的,在一些政治意识形态特点比较淡泊的人文学科领域,它还被提倡、被鼓励,但“怀疑”作为一种“主义”却是绝对地被否定、被批判的。怀疑主义“怀疑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疑主义 怀疑精神 科学精神 哲学 休谟 波谱尔 法伊尔阿本德 科学 “怀疑”
下载PDF
从概念极性与信息结构看“怀疑”的义项分布及意义识解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彬 袁毓林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1,共9页
本文主要从概念极性与信息结构理论出发,揭示"怀疑"句的信息结构特点与"怀疑"的义项分布及其意义识解间的互动关联。文章首先通过利用疑问代词提问、添加同指性成分等方法,指出并验证了"怀疑"句的信息结... 本文主要从概念极性与信息结构理论出发,揭示"怀疑"句的信息结构特点与"怀疑"的义项分布及其意义识解间的互动关联。文章首先通过利用疑问代词提问、添加同指性成分等方法,指出并验证了"怀疑"句的信息结构特点可以影响和制约"怀疑"的义项分布,表现为:与定指的、具有高可及性的对象(旧信息)搭配的是怀疑1,该对象可以用"什么/谁"进行提问,其后可添加同指性成分;而与听话人未知的、具有陈述性的可能性状态(新信息)搭配的怀疑2,该信息可以用"(会)怎么样"进行提问,其后不可添加同指性成分。文章还指出"怀疑"句的这种信息结构特点,往往会制约并促使听话人采用"疑实信虚"的原则来识解"怀疑"的两种不同意义。这种基于概念极性的"疑实信虚"等规约性语用原则对于识解"怀疑"的意义具有显著效果。并且,结合信息结构的视角,从"疑实信虚"原则出发,还可以更好地解释和说明"怀疑"句的英汉互译及前人研究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等一系列相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疑” 概念极性 信息结构 义项分布 意义识解 英汉互译
原文传递
鲁迅“怀疑—否定”性思维特征的最初激发点——“家庭变故”对鲁迅精神世界的深层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小燕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80,共7页
鲁迅确有一种可称为“怀疑—否定”的基本思维方式,而这一思维方式也是现代人类生命通向独立、自觉、自由的精神创造时几乎持有的。鲁迅早年经历的“家庭变故”最初一次让“怀疑———否定”的运思元素闪进了鲁迅的思维轨道之中,导致了... 鲁迅确有一种可称为“怀疑—否定”的基本思维方式,而这一思维方式也是现代人类生命通向独立、自觉、自由的精神创造时几乎持有的。鲁迅早年经历的“家庭变故”最初一次让“怀疑———否定”的运思元素闪进了鲁迅的思维轨道之中,导致了鲁迅“怀疑———否定”式思维特征的最初萌蘖———这是“家庭变故”在鲁迅生命中刻下的一个深层的,有其长期作用的精神烙印,它内在地影响了鲁迅整个精神体系的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早年生活 “家庭变故” “怀疑-否定”性思维方式
下载PDF
从历时看“怀疑”的否定性——《动词内隐性否定的语义层次和溢出条件》读后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颖 《语言历史论丛》 2013年第1期141-149,共9页
袁毓林《动词内隐性否定的语义层次和溢出条件》认为“怀疑”有两个义项,认为“怀疑1”(“[有点儿+]不+相信”即“疑惑”)引申出“怀疑2”(“[有点儿+]相信”即“猜测”)。本文通过历时考察,未能找到“怀疑”分化为两个义项的证据,其语... 袁毓林《动词内隐性否定的语义层次和溢出条件》认为“怀疑”有两个义项,认为“怀疑1”(“[有点儿+]不+相信”即“疑惑”)引申出“怀疑2”(“[有点儿+]相信”即“猜测”)。本文通过历时考察,未能找到“怀疑”分化为两个义项的证据,其语义一直都是“疑信各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时 否定 怀疑
原文传递
关于公民“怀疑权”的创设与运用
11
作者 沈裕谋 《纪检与政法》 2004年第3期14-16,共3页
在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群众监督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让民众成为监督体系的‘眼睛’”这种提法,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本文从公民的知情权与政府的说明责任出发,首次提出公民的“怀疑权”这一概念,试图为完善我国监督体系提... 在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群众监督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让民众成为监督体系的‘眼睛’”这种提法,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本文从公民的知情权与政府的说明责任出发,首次提出公民的“怀疑权”这一概念,试图为完善我国监督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监督 知情权 “怀疑权” 监督制度 举证责任 政务公开制度 社会信用 监督管理机制
下载PDF
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 被引量:86
12
作者 郭晓明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7-21,共5页
“圣经式”教材观是教育的社会控制职能和制度化教育强化的结果 ,也是中国教育和社会发展水平有限的反映 ,它不仅限制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创造意识 ,而且割裂了课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材料式”教... “圣经式”教材观是教育的社会控制职能和制度化教育强化的结果 ,也是中国教育和社会发展水平有限的反映 ,它不仅限制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创造意识 ,而且割裂了课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材料式”教材观的兴起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有助于释放教法在教学中的张力 ,改善教师的职业生活和学生的学习生活 ,提高教学质量。中国还缺少从整体上拒绝“圣经式”教材观的能力 ,但“材料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怀疑精神” “圣经式”教材观 “材料式”教材观
下载PDF
“反经济全球化”观点综述
13
作者 张静敏 《经济工作导刊》 2003年第19期8-9,共2页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客观趋势和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全球化在带给各国和利益的同时,也对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也出现了一些反...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客观趋势和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全球化在带给各国和利益的同时,也对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也出现了一些反对全球化的声音,这些反全球化者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也有来自发达国家的。他们的声音尽管微弱,无法逆转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但却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代表着不同的观点,揭示了当今全球化存在的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怀疑全球化派” “新左派”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经济关系
下载PDF
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 怀疑与学问
14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03年第10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初中 语文 第五册 第二单元 “怀疑与学问” 教学 练习
原文传递
我们应该如何“拿来”西方的“怀疑精神”
15
作者 毛天祥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04年第11期6-7,共2页
关键词 《我们应该如何“拿来”西方的“怀疑精神”》 毛天祥 中学 语文 议论文 阅读欣赏
原文传递
数学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铁烽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F002-F002,1-2,共3页
关键词 数学 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怀疑精神” 开放性教学 中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