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对“无”的“思入”及其本体论意义
1
作者 高新民 李艳鸽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63,共5页
19世纪末以来,非存在或"无"已成为虚构哲学、模态逻辑、可能世界语义学和本体论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科学对非存在的"思入"既是必然的,又是有用的。人的科学认识过程是一个"有化"与"无化"... 19世纪末以来,非存在或"无"已成为虚构哲学、模态逻辑、可能世界语义学和本体论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科学对非存在的"思入"既是必然的,又是有用的。人的科学认识过程是一个"有化"与"无化"、去蔽与遮蔽的一体化过程。没有非存在,就没有对象的现实显现,进而不可能有科学认识的开始和现实完成。科学要不断向常识和传统存在观所认定的存在之外的非存在进发。这样做不仅对科学本身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哲学本体论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有可能使我们彻底改变对存在本身的认识,超越传统的以个体中心论为核心的存在观,更深刻地认识到存在的多样式、多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存在 存在 科学 本体论 “思入” “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