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宋玉的“悲秋”到曹雪芹的“秋艳”——《芙蓉女儿诔》研读札记 |
刘上生
|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1
|
|
2
|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秋”意识 |
唐永泽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3
|
|
3
|
怀秋独悲此,平生何谓平——略论庾信对宋玉“悲秋”情结的继承和发展 |
艾初玲
|
《船山学刊》
|
2006 |
1
|
|
4
|
浅析宋词中的“伤春”与“悲秋” |
程水龙
|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
2004 |
0 |
|
5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现象探源 |
林瑜娜
|
《成才之路》
|
2020 |
1
|
|
6
|
基于图式理论的中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研究——以“悲秋”词为例 |
彭艳翎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4 |
0 |
|
7
|
企业忧“过冬”,管理莫“悲秋” |
张华强
|
《经济管理文摘》
|
2008 |
0 |
|
8
|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统编本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浅探——以探究中国古诗文中“悲秋”的文学现象为例 |
陈晓茹
|
《高考》
|
2023 |
0 |
|
9
|
三招走出“悲秋”情绪 |
金台养生园
|
《女性天地》
|
2018 |
0 |
|
10
|
多管齐下甩掉“悲秋”情绪 |
霍寿喜
|
《经济视野》
|
2015 |
0 |
|
11
|
承平自悼 悯时伤怀——论宋祁的悲秋赋作 |
党亚杰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2
|
中国文化视野下的蟋蟀 |
沈祖春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3
|
苏轼作品中的时间意识 |
徐宇春
姚明今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6 |
0 |
|
14
|
由一首当代诗歌看中国文学中的“伤时”母题 |
来华强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5
|
古代秋士笔下的“秋味” |
潘明
|
《语文天地》
|
2013 |
0 |
|
16
|
再读《天净沙·秋思》 |
路长伟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1 |
0 |
|
17
|
今又重阳 |
海金华
|
《天风》
|
2009 |
0 |
|
18
|
秋音乐 音乐意象中的秋 |
邓朗然
|
《视听前线》
|
2016 |
0 |
|
19
|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
车培培
王信伟
|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
2008 |
0 |
|
20
|
大自然中的秋韵 |
七七
黄念全
福建老邱
冰雪之梦
|
《旅游世界》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