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子“以意逆志”的语义学诠释——基于修辞理解角度 被引量:3
1
作者 丁秀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146,共6页
东汉以还,众多学者对孟子的"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进行了注释、疏解,但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修辞理解的角度看,"文"、"辞"、"志"、"意"固然是准确理解孟... 东汉以还,众多学者对孟子的"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进行了注释、疏解,但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修辞理解的角度看,"文"、"辞"、"志"、"意"固然是准确理解孟子"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的关键,而"逆"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它包括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个方向的解读过程,涵盖面广,表现力强,可用"推求"对应之。"以意逆志"的过程,实际就是融"意""志"为一体、由已知而未知、"推陈出新"的理解、阐释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以 辞” “意
下载PDF
孟子的话语理解观——“以意逆志”新解
2
作者 施麟麒 王建华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6年第1期96-108,共13页
本文认为,《孟子》“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反映了孟子的话语理解观。其中“文”指文字,“辞”是话语,“志”是符合道德的思想意图。整句话的意思是不能因为文字的局限而妨碍对话语的理解,也不能因为话语的局限而妨碍对君子意志的理... 本文认为,《孟子》“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反映了孟子的话语理解观。其中“文”指文字,“辞”是话语,“志”是符合道德的思想意图。整句话的意思是不能因为文字的局限而妨碍对话语的理解,也不能因为话语的局限而妨碍对君子意志的理解。“以意逆志”中,“意”和“志”都具有道德含义,“以意逆志”作为一种话语理解方法,要求听话人以符合良心义理的思想认识去理解、揣度他人的语用行为,这是孟子的性善论和伦理学意义上的类推法则在话语理解方法上运用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推
下载PDF
“以意逆志”:中国阐释思想的开山纲领和文论解读阐释模式
3
作者 李凯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1年第4期273-289,共17页
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解读阐释模式和阐释学的“开山纲领”,“以意逆志”提出的原则和方法得到中国古今普遍的认同,但围绕“以意逆志”四字以及“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中“文”“辞”的解释理解迄今仍歧见不断,至于其蕴含之阐释思想的... 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解读阐释模式和阐释学的“开山纲领”,“以意逆志”提出的原则和方法得到中国古今普遍的认同,但围绕“以意逆志”四字以及“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中“文”“辞”的解释理解迄今仍歧见不断,至于其蕴含之阐释思想的挖掘仍在进行之中。文章试图从孟子提出“以意逆志”的目的和语境出发,结合“以意逆志”的阐释史,再申对“以意逆志”之本义解释和阐释思想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志、逆、文、辞”本义解释 阐释思想 历史地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