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诗学如何对话世界——以叶嘉莹论“意象化之感情”为中心
1
作者 刘佳慧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7-75,共9页
立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感发传统,叶嘉莹对形象和情意之关系的中西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比较。她从七言律诗发展演进的脉络中,结合对杜甫知人论世的研究,发掘出杜甫《秋兴八首》所表现的"意象化之感情"这一形象类型。"... 立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感发传统,叶嘉莹对形象和情意之关系的中西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比较。她从七言律诗发展演进的脉络中,结合对杜甫知人论世的研究,发掘出杜甫《秋兴八首》所表现的"意象化之感情"这一形象类型。"意象化之感情"具有两个核心特征:其一,它不是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情感,而是一种博大深厚的情感境界;其二,它是"兴"的一种变体,它的情意内容不是直白地表露,而是深蕴于所叙写的景物之中。"意象化之感情"与注重有心安排和制作的西方形象类型相比,以其鲜明的感发本质和不能确指的阐释特征,超越了西方理论的边界,能够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叶嘉莹对"意象化之感情"的发掘,对我们从世界文学的视野进行中国诗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嘉莹 杜甫 “意象化之感情” 《秋兴八首》 世界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