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慌”的道德美学与“慌”的文体——读张炜的近作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60-62,共3页
张炜的近作呈现一种"慌"的状态,"慌"这个模糊不清的字眼来自张炜小说<外省书>中的一则小叙事,我借用它来描述张炜的小说,实际上是打算借用一个可以直观把握的"小叙事"来分析与它对位的某个(或某类)... 张炜的近作呈现一种"慌"的状态,"慌"这个模糊不清的字眼来自张炜小说<外省书>中的一则小叙事,我借用它来描述张炜的小说,实际上是打算借用一个可以直观把握的"小叙事"来分析与它对位的某个(或某类)"大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长篇小说 文学评论 《外省书》 《能不忆蜀葵》 道德美学 “慌” 文体
下载PDF
当代汉语“X得慌”的演化趋势与性质转化 被引量:9
2
作者 张谊生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7,共10页
当代汉语"得慌"表义功用的变化体现在表达方式、表义侧重、语义色彩三个方面;"X得慌"句法功能的转化表现在结构特点、音节模式、句法分布三个方面;"得慌"的附缀化特征与"X得慌"的构式化趋势,... 当代汉语"得慌"表义功用的变化体现在表达方式、表义侧重、语义色彩三个方面;"X得慌"句法功能的转化表现在结构特点、音节模式、句法分布三个方面;"得慌"的附缀化特征与"X得慌"的构式化趋势,可以通过构造特征、类推格式、附加功能三个方面加以揭示与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转化 附缀 构式
下载PDF
“得慌”与状位程度副词的类框式叠加
3
作者 朱磊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31-137,共7页
唯补程度副词“得慌”参与的程度副词的叠加可以称之为“类框式叠加”。参与叠加的状位程度副词其内部成员在参与上存在不平衡性,绝对程度副词比相对程度副词具有优势。叠加结构内部成分“程度副词+谓词性成分+得慌”从整体上看应为状... 唯补程度副词“得慌”参与的程度副词的叠加可以称之为“类框式叠加”。参与叠加的状位程度副词其内部成员在参与上存在不平衡性,绝对程度副词比相对程度副词具有优势。叠加结构内部成分“程度副词+谓词性成分+得慌”从整体上看应为状中结构。该叠加结构的语义作用是程度表达的精细化。语用方面的作用是主观心理的凸显性和实义残留的消除性。当表达者想凸显“得慌”的主观性时,就会使用带有非客观性色彩的程度副词,排斥客观性较强的相对程度副词;当表达者想消除“得慌”中残存的实义影响时,就会使用表减量的程度副词进行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慌” 叠加 状中结构 表达
下载PDF
意义与记忆—谈西方后现代陶艺之转换
4
作者 余勇 邓和清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7-60,共4页
从西方现代艺术及其后现代艺术的视角,分析西方自1960年—1980年近20年里,陶艺的发展与后现代艺术的关系,尤其后现代陶艺的转换和现代主义艺术进程中的陶艺创作发展;比较“慌刻”陶艺与“波普”艺术之间的异同关系;就后现代陶艺的多元发... 从西方现代艺术及其后现代艺术的视角,分析西方自1960年—1980年近20年里,陶艺的发展与后现代艺术的关系,尤其后现代陶艺的转换和现代主义艺术进程中的陶艺创作发展;比较“慌刻”陶艺与“波普”艺术之间的异同关系;就后现代陶艺的多元发展,从“超客体”(The super-object)、后极简主义(Post-minimalism)、最佳纲领主义(Maximalism)、挪用/盗用(appropriation)、后工业主义(post-industrialism)、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等几方面来做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陶艺 “慌刻”陶艺 后现代艺术
下载PDF
北京话的“X得慌” 被引量:2
5
作者 聂志平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98,共11页
本文以19卷本《老舍全集》全部中文作品语料库为主要依据,认为北京话中的“X得慌”中的“得慌”是词缀,不是表示“程度高”或“难以忍受”,而是表示“主观意志不能控制的不如意的感知”,只能出现在表示消极或不如意义以及少数中性义的... 本文以19卷本《老舍全集》全部中文作品语料库为主要依据,认为北京话中的“X得慌”中的“得慌”是词缀,不是表示“程度高”或“难以忍受”,而是表示“主观意志不能控制的不如意的感知”,只能出现在表示消极或不如意义以及少数中性义的动词或形容词X后,构成“X得慌”。其语义特征为[-自主][-如意][+X(方面)][+感知]。从《红楼梦》到现代,北京话都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全集》中文作品语料库 X得 词缀
原文传递
广州话表主观判断的“X唔慌Y”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小川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6-160,共5页
"怕"类词的肯定式引申出"判断义",在许多语言中常见(如英语I am afraid),但广州话"慌担心、怕"的否定式也引申出"主观判断义",值得重视。广州话的"慌"前加表否定的"唔不"... "怕"类词的肯定式引申出"判断义",在许多语言中常见(如英语I am afraid),但广州话"慌担心、怕"的否定式也引申出"主观判断义",值得重视。广州话的"慌"前加表否定的"唔不"组成的"X唔慌Y"格式,是从否定的角度,表示言者对命题之可能性的断言性主观判断。此用法的"唔慌"已虚化为词,在句中属于命题外成分,是高一级的谓语。作为陈述句,"X唔慌Y"没有肯定式,句子表肯定义还是否定义,取决于Y成分的形式。该格式体现出言语的交互主观性功能。"唔慌"的虚化有其外部条件,更有其语义基础和动因,其虚化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话 “唔慌” 否定式 交互主观性 强判断 虚化
原文传递
东北官话后缀“■”的用法及其来源
7
作者 陈丹丹 《方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0-284,共5页
提要东北官话的后缀“■”,用于单音动词或单音形容词之后,表示一种不如意的主观感受。本文对“■”的用法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并认为“■”来源于“-得慌”的合音。
关键词 东北官话 后缀■ “-得慌”的合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