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6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像·并置·隐喻:新主流电影叙事的三重维度——以“我和我的”电影三部曲为例
1
作者 傅至 《声屏世界》 2024年第19期48-50,共3页
在新时代国际传播背景下,新主流电影作为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面临科学高效运用叙事策略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挑战。《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三部曲作为新主流电影的优秀范本,在人物设定上注重平凡角色与英... 在新时代国际传播背景下,新主流电影作为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面临科学高效运用叙事策略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挑战。《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三部曲作为新主流电影的优秀范本,在人物设定上注重平凡角色与英雄书写的二重对照,在叙事结构上采用并置叙事手法强化母题意象,运用影像符号进行多重编码指涉现实等创新表达,为后续新主流电影创作提供了新的范式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电影 叙事策略 “我和我的”电影三部曲
下载PDF
“我和我的”电影三部曲研究
2
作者 江子照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第1期223-225,共3页
"我和我的"电影三部曲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70周年、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时代背景,从贴近人民、贴近时代的代表性事件中选题,通过命题集锦式、互动喜剧性的表达,选择横向共时性或纵向历时性的叙述方式... "我和我的"电影三部曲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70周年、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时代背景,从贴近人民、贴近时代的代表性事件中选题,通过命题集锦式、互动喜剧性的表达,选择横向共时性或纵向历时性的叙述方式展现中国伟大的历史变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内在能量引领和鼓舞人民。其凭借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准广受好评,也成为描绘时代主题电影的突出代表,是新时代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典型展现。文章以"我和我的"电影三部曲的具体情节为依托,从主题、结构、表达、内容、音乐五个层面展开分析,以期为文艺作品创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文化视域 “我和我的”电影三部曲 主旋律电影
下载PDF
谭盾《武侠三部曲》电影音乐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3
作者 胡淼 郝洁 《乐器》 2024年第11期94-97,共4页
谭盾的《武侠三部曲》源自为三部电影创作的电影音乐,分别是以大提琴为演奏主体的《卧虎藏龙》,以小提琴铺陈主体的《英雄》,和以钢琴贯穿始终的《夜宴》。琴心剑胆,大音希声,形断意不断,无声胜有声……武侠和音乐的哲意及美学,遥相呼应... 谭盾的《武侠三部曲》源自为三部电影创作的电影音乐,分别是以大提琴为演奏主体的《卧虎藏龙》,以小提琴铺陈主体的《英雄》,和以钢琴贯穿始终的《夜宴》。琴心剑胆,大音希声,形断意不断,无声胜有声……武侠和音乐的哲意及美学,遥相呼应,一脉相承。谭盾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对武侠的理解和想法,诉说着自己的音乐武侠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盾 《武侠三部曲 武侠文化
下载PDF
韩延导演温暖伤痛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以“生命三部曲”为例
4
作者 胡梦依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18期269-272,共4页
疾病题材是影视创作中的冷门题材,少有导演触及。而韩延导演打破传统生死观念,以独特的中式温暖伤痛电影叙事手法,为之赋予了温暖且富有生气的色彩。他的“生命三部曲”——《我们一起摇太阳》《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 疾病题材是影视创作中的冷门题材,少有导演触及。而韩延导演打破传统生死观念,以独特的中式温暖伤痛电影叙事手法,为之赋予了温暖且富有生气的色彩。他的“生命三部曲”——《我们一起摇太阳》《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探讨了伤痛与生命这一严肃议题。文章深入研究韩延导演“生命三部曲”的叙事策略,发现三部影片将个体、家庭、社会连为一体,以疾病伤痛下的个体视角和群体视角,共同诉说生命的脆弱与厚重。电影用冰冷的镜头展现个体伤痛下的无奈与痛苦;用伤痛下的人展现生命的坚持与煎熬;用景与“第二空间”展开对希望与天性的解放。韩延导演在伤痛电影叙事中融入中式风格,结合大众社会下的文化与情感,着重强化病人的绝望以及对生命的渴望,同时又将生死淡化,以文艺、温暖的手法重塑生命的朝气与韧劲。文章认为,韩延导演开拓了我国伤痛电影的叙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延 伤痛电影 “生命三部曲 中式温暖 叙事策略
下载PDF
荣格情结视域下新海诚动漫电影“灾难三部曲”探析
5
作者 殷晨茜 《声屏世界》 2024年第7期126-128,共3页
《你的名字。》《天气之子》和《铃芽之旅》是日本动漫电影导演新海诚的“灾难三部曲”。从总体上看,虽然三部作品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并不相同,但情感基调却是相同的,想要表达的主题和精神也是一致的。文章结合荣格的情结理论,将这三... 《你的名字。》《天气之子》和《铃芽之旅》是日本动漫电影导演新海诚的“灾难三部曲”。从总体上看,虽然三部作品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并不相同,但情感基调却是相同的,想要表达的主题和精神也是一致的。文章结合荣格的情结理论,将这三部作品中共有的情结概括出来,即灾难情结、土地情结、阿尼玛情结,并分析它们在三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在此基础上,文章又由小及大、由表及里地剖析日本的集体潜意识,并感受新海诚导演叙事中所蕴含的浓郁的物哀之感,探索他在这三部作品中所投射的内心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结理论 新海诚“灾难三部曲 物哀美学
下载PDF
互动仪式链理论下当代电影“饭圈化”现象研究——以《流浪地球》《封神三部曲》等为例
6
作者 袁星洁 冯卿庭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2-107,共6页
近年来,国产电影凭借其逐渐提升的质量在市场上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国产电影甚至出现了“饭圈化”现象。这是以电影本身作为崇拜对象的一种粉丝互动行为,其形成及表现与互动仪式链理论高度契合。研究发现,当代电影“饭圈化”现象的... 近年来,国产电影凭借其逐渐提升的质量在市场上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国产电影甚至出现了“饭圈化”现象。这是以电影本身作为崇拜对象的一种粉丝互动行为,其形成及表现与互动仪式链理论高度契合。研究发现,当代电影“饭圈化”现象的形成受到电影内容本身、外界附加给电影的意义、围绕电影产生的话语冲突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且电影粉丝圈的互动拥有其自身的构成前提、运行过程与互动结果。对待当代电影“饭圈化”现象,应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反思的态度,妥善规范群体集合与边界设置,防止片方过度营销;合理引导共同关注与情感连接,让电影回归电影本身;严格监管符号凝结与出圈传播,消除不良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仪式链 当代电影 “饭圈化”现象
下载PDF
交集与汇通:电影工业美学的“工作伦理”兼与其他学派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旭光 蒋佳音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50-58,共9页
电影工业美学主张电影从业者秉持踏实勤恳、理性自制的职业精神,在电影制作的复杂流程中,各司其职、尽职尽责、高效配合,使电影实现品质和效益的最大化。这种“工作伦理”精神体现在电影的内部/外部层面。在内部层面主张制作表达大同性... 电影工业美学主张电影从业者秉持踏实勤恳、理性自制的职业精神,在电影制作的复杂流程中,各司其职、尽职尽责、高效配合,使电影实现品质和效益的最大化。这种“工作伦理”精神体现在电影的内部/外部层面。在内部层面主张制作表达大同性、常人化伦理观的电影作品,并与电影伦理学共同关注中国电影对伦理底线的恪守;但电影工业美学倡导对伦理表达方式的宽容。在外部层面,电影工业美学主张电影的大众文化品性,即对新老受众群体——“常人”所赏之美给予尊重。其“工作伦理”精神则与电影共同体美学在电影系统的和谐高效方面追求一致,但主张避免过度注重整体共情,造成电影审美上的单一。电影工业美学的“工作伦理”旨在通过维护电影制作过程的伦理和谐,提升电影的品质,促进电影传递正向伦理,丰富其伦理品格。电影工业美学与电影伦理学和电影共同体美学交集汇通、“互文”互见,既提升了中国电影的伦理品格和人学高度,也是对“中国电影学派”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建构务实的有效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工业美学 “工作伦理” 伦理 电影伦理学 电影共同体美学
下载PDF
媒介、文化、技术美学与想象力消费——论近年中国动画电影的工业与美学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旭光 孙茜蕊 《未来传播》 CSSCI 2024年第1期85-92,125,126,共10页
近年国产动画电影的长足发展令人瞩目。动画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样式和独特的电影工业形态,其生产制作非常符合电影工业美学的核心精神,如工业生产的系统性原则,工业效率的最大化目标,工业与美学的折中统一,大众文化主导性和多元文... 近年国产动画电影的长足发展令人瞩目。动画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样式和独特的电影工业形态,其生产制作非常符合电影工业美学的核心精神,如工业生产的系统性原则,工业效率的最大化目标,工业与美学的折中统一,大众文化主导性和多元文化融合的美学精神,电影人的“技术化生存”与技术美学视野。动画的媒介本性使其在传统文化影像转化方面有着再符号、再历史、抽象对象客观外化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想象力消费”主体青少年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动画天然的青年文化属性具有“合家欢”观看优势,能对传统文化等多个文化形态完成年轻化、喜剧化、流行性、反思性、解构性的重塑和融合。动画还表现出超前于真人电影的工业化生产思维、技术密集等工业特性,在数字技术不断消弭动画与电影媒介区隔的时代,动画的工业生产经验和技术美学前沿值得电影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工业美学 动画电影 想象力消费 传统文化 动画本体论
下载PDF
2023电影:温暖现实与悬疑叙事的交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梁君健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3期37-50,I0002,共15页
2023年的国产电影创作在众多挑战与期待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头部影片在春节档、暑期档等核心档期引领观影市场,现实主义成为影视从业者的自觉意识,类型片和艺术片提升了国产电影的内容多样性,以当代视听艺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年的国产电影创作在众多挑战与期待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头部影片在春节档、暑期档等核心档期引领观影市场,现实主义成为影视从业者的自觉意识,类型片和艺术片提升了国产电影的内容多样性,以当代视听艺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现新的标志性成果。2023年度电影创作带给我们的深刻印象,是温暖现实与悬疑叙事的交响,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都力图呈现出与当代观众之间的情感贴近性。青年观影群体对于电影的艺术性和价值观的评价标准也随着行业的发展而水涨船高。只有在故事强度、视听强度和情感强度三个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平,国产电影才能够在网络视听日益普及的情况下持续地吸引观众,为整个社会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电影 现实主义 悬疑类型 犯罪题材 动画电影 文艺电影
下载PDF
瞩望一种新西部电影:历史、现实与“空间生产”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旭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在中国新时期电影史上,以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中心的西部电影的辉煌虽已成为历史,但在当下互联网语境以及日益增长的“想象力消费”需求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新西部电影的发展方略,进而重构新西部电影,推动西部电影产业、理论批评的... 在中国新时期电影史上,以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中心的西部电影的辉煌虽已成为历史,但在当下互联网语境以及日益增长的“想象力消费”需求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新西部电影的发展方略,进而重构新西部电影,推动西部电影产业、理论批评的发展。文章用“空间生产”范畴来重新阐释、认知西部电影的内涵和外延,意义与价值,提出走向新西部、大西部电影的战略。西部电影的创作应该既与历史对话,也与当代对话;既应该接现实的“地气”,也应该超越现实,有容乃大。只有实施多元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化,才能走向文化发展的多元繁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电影 新西部电影 “空间生产”
下载PDF
战后中国电影中的“经济生活”——以《万家灯火》和“哀乐中年”三部曲为重点
11
作者 裴亚莉 聂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中国电影史研究者将战后电影人分为社会派和人文派。在此划分基础上,不同的艺术家在对“经济因素”采取不同的表现方式时,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观念。从沈浮导演的《万家灯火》和桑弧导演的“哀乐中年”三部曲可见,丰富的经济因素以及在电... 中国电影史研究者将战后电影人分为社会派和人文派。在此划分基础上,不同的艺术家在对“经济因素”采取不同的表现方式时,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观念。从沈浮导演的《万家灯火》和桑弧导演的“哀乐中年”三部曲可见,丰富的经济因素以及在电影叙事中对这些因素的不同使用,与导演的艺术观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研究这一问题,会促进当代中国电影人思考如何在银幕上呈现经济生活与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生活” 电影 艺术观念 电影评论
下载PDF
香港文学改编电影:香港地区文化的重要显影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燕 张亿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6,共7页
自诞生以来,香港文学改编电影与社会思潮同步,与审美意趣相表里,是香港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香港文学改编电影体现了文学为电影赋能的多种可能,提升了香港地区电影故事的精度、审美的潜能与思想的深度。文学改编电影有益反哺了文学创作... 自诞生以来,香港文学改编电影与社会思潮同步,与审美意趣相表里,是香港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香港文学改编电影体现了文学为电影赋能的多种可能,提升了香港地区电影故事的精度、审美的潜能与思想的深度。文学改编电影有益反哺了文学创作,文学进化与类型拓展与时偕行,继而促进文学改编的多元实践。同时,香港文学改编电影帮助观众更好地体认中国身份,搭建了重新认知香港地区文化的通路,积累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经验,淬炼出超越性、现代性、多元性的艺术风貌和文化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文化 文学改编电影 跨媒介 类型电影 香港电影 大众文化
下载PDF
科幻电影美学的理论建构(中国篇)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鸣奋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9-218,共10页
我国科幻电影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进入新世纪之后迎来了高潮迭起的新局面。这不仅表现为《流浪地球》及其续集这样的精品彰显文化创意与电影工业的实绩,而且体现在广大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逐渐增长的期盼与赞许。与此相应,学术界从有关... 我国科幻电影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进入新世纪之后迎来了高潮迭起的新局面。这不仅表现为《流浪地球》及其续集这样的精品彰显文化创意与电影工业的实绩,而且体现在广大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逐渐增长的期盼与赞许。与此相应,学术界从有关国产科幻电影“缺门”的焦虑转向对成功作品宝贵经验的深入分析、对建构科幻电影美学的理论热情。推进上述建构的关键之一是从系统性的角度把握科幻电影的流动边界与丰富内涵,不只着眼于具体作者与影片的异彩纷呈,而且着眼于可运用的美学资源与审美视角的丰富多样。如果将科幻电影视为兼备科技关注与艺术诉求的特殊媒体,可以引入传播要素原理阐述科幻电影美学理论建构的多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美学研究 中国文论
下载PDF
中国电影与文化的互动 被引量:1
14
作者 牛光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103,共1页
电影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纵观百年中国电影史,既有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也有对苏联等国家电影的借鉴;既有照搬国外电影而无视中国实际的无奈,也有对本国电影文化自主性的探索与追求。从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从文化研... 电影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纵观百年中国电影史,既有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也有对苏联等国家电影的借鉴;既有照搬国外电影而无视中国实际的无奈,也有对本国电影文化自主性的探索与追求。从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从文化研究的社会学、结构主义与“葛兰西”转向,我们看到电影与意识形态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密切关联。艺术来源于现实,中国电影的发展始终与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进程、与中国的文化传承演变同步。本期专题通过对电影与文化的再审视,意在阐明电影与文化之间的相互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文化自主性 伯明翰学派 国家文化软实力 好莱坞电影 结构主义 国外电影 法兰克福学派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当代电影画面审美价值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坤 孙晓惠 郭弘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2,共5页
在数字化技术的影响下,电影画面产生了新的语法规则,形成了“现代化”的审美价值。从当代电影画面构成出发,整理当代电影画面制作技术的发展现状,探究电影画面审美价值研究现状,着眼于文本叙事层,总结当代电影画面审美价值存在的不足,... 在数字化技术的影响下,电影画面产生了新的语法规则,形成了“现代化”的审美价值。从当代电影画面构成出发,整理当代电影画面制作技术的发展现状,探究电影画面审美价值研究现状,着眼于文本叙事层,总结当代电影画面审美价值存在的不足,并以此为基础探究审美价值导向。在多属性元素交互作用下,电影画面存在静态形式审美价值、场景切换时的动态审美价值、突破感官的视觉认知审美价值及虚实变换的时空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画面 审美价值 文本叙事层 价值导向
下载PDF
论中国新主流电影的硬核叙事及其文化意涵——以张艺谋电影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智华 王义仁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48-160,共13页
近年来,新主流电影作为主流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已成为聚焦中国电影的核心类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已成为构建中国叙事话语体系的基本命题。伴随着新主流电影的发展,“重影像、轻叙事”似乎成为一种创作趋势,叙事孱弱成为新主... 近年来,新主流电影作为主流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已成为聚焦中国电影的核心类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已成为构建中国叙事话语体系的基本命题。伴随着新主流电影的发展,“重影像、轻叙事”似乎成为一种创作趋势,叙事孱弱成为新主流电影传播过程中最明显的短板之一。在此环境下,张艺谋导演的新主流电影向经典戏剧理论借力,以“三一律”的情节整一性作为内核动力,开创了硬核叙事手法,表现出强劲的叙事张力与跃动的生命形式。硬核叙事作为新主流电影叙事困境的一种突围,以叙事意象折射出文化意涵,以低语境结构实现文化传播,为新主流电影构建出新的类型惯例与审美范式,实现了主流价值的隐性传播。因此,对其叙事结构进行探究,可以为中国叙事体系的良性建构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电影 硬核叙事 叙事机制 文化意涵
下载PDF
技术赋能·主体之变·理论扩容--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电影研究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广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作为AI大语言模型爆发元年,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电影研究呈现出了三种新趋势:一是“技术赋能”,认为人工智能进一步融入电影产业链全过程;二是“主体之变”,通过作为电影的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电影两个层面展现AI与哲学、伦理学、... 作为AI大语言模型爆发元年,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电影研究呈现出了三种新趋势:一是“技术赋能”,认为人工智能进一步融入电影产业链全过程;二是“主体之变”,通过作为电影的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电影两个层面展现AI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对话,阐释其引发的人类的“存在性焦虑”;三是“理论扩容”,探讨人工智能与计量电影学、电影算法工业美学、电影媒介素养教育等电影理论生产的边界与潜在的多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电影 技术 赋能 理论扩容
下载PDF
情动理论与电影的纠缠 被引量:1
18
作者 聂欣如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6,共10页
首先提出情动概念的是17世纪的斯宾诺莎,他区分了人类认知过程的“广延样态”和“思维样态”,即未被意识到的情感和已被意识到的观念。德勒兹将这一观念用于电影,提出了“情动—影像”的概念,并将其囿于电影镜头中“面容”的表达。面容... 首先提出情动概念的是17世纪的斯宾诺莎,他区分了人类认知过程的“广延样态”和“思维样态”,即未被意识到的情感和已被意识到的观念。德勒兹将这一观念用于电影,提出了“情动—影像”的概念,并将其囿于电影镜头中“面容”的表达。面容又被分为张力的面容和反射的面容,对应着斯宾诺莎两种不同的“样态”。从电影的角度,德勒兹把情动—影像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类型电影附加了“物”的特写;一般剧情电影对应人的面容;高度艺术化和实验性的作品则变成了“任意空间”的碎片。三个层次的两个端点便是面容的两分。今天,情动理论在电影研究中的使用,主要是对类型电影的分析,也有人综合德勒兹的“无器官身体”“生成”等理论,将其用作一般剧情电影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动 斯宾诺莎 德勒兹 类型电影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老年题材微电影的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歌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17,共6页
以微电影为风口的老年数字文化消费已悄然兴起。在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背景下,与时俱进的传播推广策略对于推动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要以共情传播为核心指向,既注重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提高老年题材微电影作品的知名度和... 以微电影为风口的老年数字文化消费已悄然兴起。在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背景下,与时俱进的传播推广策略对于推动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要以共情传播为核心指向,既注重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提高老年题材微电影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要注重内容质量的提升,在把握受众需求变化基础上,不断优化传播策略,推动老年题材微电影的整体进步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老年题材微电影 传播策略
下载PDF
人物形象、叙事话语和创新传播:新主流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齐青 李丹仪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7,共10页
近年来,新主流电影这一类型及概念不断被提起,虽然目前新主流电影仍未有规范及明确化的定义,但学界和业界相关讨论层出不穷。新主流电影的前身主旋律电影常以革命或历史题材为主,弘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讴歌人性,而新主流电影是在主旋... 近年来,新主流电影这一类型及概念不断被提起,虽然目前新主流电影仍未有规范及明确化的定义,但学界和业界相关讨论层出不穷。新主流电影的前身主旋律电影常以革命或历史题材为主,弘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讴歌人性,而新主流电影是在主旋律电影的审美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而来的一种类型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新主流电影 叙事话语 创新传播 类型范式 历史题材 审美基础 人物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