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唯识相分理论的现代意义——以“所缘缘”义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湘霖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1-45,共5页
唯识学上讲的认识对象(境),与我们日常经验所感知的不同。它不是指客观存在物,没有独立性和实在性,而是与人的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心识具有“了别”的识变功能,能显现一切境相。心识所显现的境相只是外在客观对象物的一种相... 唯识学上讲的认识对象(境),与我们日常经验所感知的不同。它不是指客观存在物,没有独立性和实在性,而是与人的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心识具有“了别”的识变功能,能显现一切境相。心识所显现的境相只是外在客观对象物的一种相似之境,而非实在之境。其所显现的似境,皆为诸识所缘,是认识之相分。诸识所变之似境,不仅是一重所缘缘(相分之境),也不仅是一重本质相分和影像相分,而是无数重主客体相关相入之境,是无数重影像之影像。就存在而言,这种相似之境,它是有别于本然意义上的存在,是一种为人的存在,对人显示某种意向意义的存在。佛教的唯识学是关于思维和认识的科学。唯识学对于人类现象学的揭秘,对于我们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相分理论 心识 似境 佛教 唯识学 “所缘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