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老子“报怨以德”的思想
1
作者
冯国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4,共9页
关于《老子》第六十三章开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中的“报怨以德”的含义,古今学者众说纷纭。“报怨以德”的确切含义之所以长期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其中的“怨”“德”的含义缺乏细致的考察...
关于《老子》第六十三章开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中的“报怨以德”的含义,古今学者众说纷纭。“报怨以德”的确切含义之所以长期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其中的“怨”“德”的含义缺乏细致的考察与梳理,对“报怨以德”与上文的关系缺乏深入的揭示。其实,“报怨以德”中的“怨”,指的应是怨恨,而非仇怨、仇恨;“德”,指的是“得”即得到的意思,而非恩惠、恩德或道德、玄德,具体而言,则指的是通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修行而得到的结果或达到的境界,因此,所谓“报怨以德”,指的是通过修行所得来回报怨恨。“报怨以德”是老子“柔弱胜刚强”的核心思想的具体体现。而“大小多少”,则指的是怨恨的大小或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怨
德
报
怨
以德
大小多少
原文传递
零报怨
2
作者
乔恩·高登(美)
龙振昼(编译)
《成功之路》
2009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一个简单法则也能带来巨大的影响。 这个法则并不是我创造的。我只是发现了它——在一个迅速发展并取得极大成功的小公司里,就运用了这个简单的法则,从而产生了惊人的效果。
关键词
公司
简装法则
员工
“报怨”
原文传递
常见的音、形相似易误用的字(7)
3
作者
钱重耀
《上海电力》
1997年第5期5-5,共1页
关键词
“抱
怨”
“报怨”
同音词
汉语
全文增补中
《老子》札记四则——“下德无为而无(有)以为”“有生于无”“圣人恒无心”与“报怨以德”
4
作者
王鑫
《老子学刊》
2021年第1期47-61,共15页
《老子》通行本第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无为而无(有)以为,上仁……,上义……,上礼……"的文本结构当是在西汉时期确立并影响通行本的;从文本编排合理性角度看,"下德"当删去。郭店简"天下之勿生...
《老子》通行本第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无为而无(有)以为,上仁……,上义……,上礼……"的文本结构当是在西汉时期确立并影响通行本的;从文本编排合理性角度看,"下德"当删去。郭店简"天下之勿生于又"一句,"又"字下脱去重文符号的可能性较大,"有生于无"当为老子主张。第四十九章首句当依帛书本、汉简本作"圣人恒无心",今本"圣人无常心"当是词序颠倒。第六十三章"大小多少"一句可理解为"大起于小,多起于少","报怨以德"一句当属第六十三章,是老子所推崇的观点,不应移入第七十九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下德无为而无(有)以为”
“有生于无”
“圣人恒无心”
“报
怨
以德”
原文传递
题名
论老子“报怨以德”的思想
1
作者
冯国超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4,共9页
文摘
关于《老子》第六十三章开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中的“报怨以德”的含义,古今学者众说纷纭。“报怨以德”的确切含义之所以长期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其中的“怨”“德”的含义缺乏细致的考察与梳理,对“报怨以德”与上文的关系缺乏深入的揭示。其实,“报怨以德”中的“怨”,指的应是怨恨,而非仇怨、仇恨;“德”,指的是“得”即得到的意思,而非恩惠、恩德或道德、玄德,具体而言,则指的是通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修行而得到的结果或达到的境界,因此,所谓“报怨以德”,指的是通过修行所得来回报怨恨。“报怨以德”是老子“柔弱胜刚强”的核心思想的具体体现。而“大小多少”,则指的是怨恨的大小或多少。
关键词
老子
怨
德
报
怨
以德
大小多少
Keywords
Laozi(老子)
grievance
virtue/gain
repay grievances with gains(baoyuan yide,
报
怨
以德)
no matter how big and how many grievances are(daxiao duoshao,大小多少)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零报怨
2
作者
乔恩·高登(美)
龙振昼(编译)
出处
《成功之路》
2009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文摘
一个简单法则也能带来巨大的影响。 这个法则并不是我创造的。我只是发现了它——在一个迅速发展并取得极大成功的小公司里,就运用了这个简单的法则,从而产生了惊人的效果。
关键词
公司
简装法则
员工
“报怨”
分类号
F276.6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常见的音、形相似易误用的字(7)
3
作者
钱重耀
出处
《上海电力》
1997年第5期5-5,共1页
关键词
“抱
怨”
“报怨”
同音词
汉语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全文增补中
题名
《老子》札记四则——“下德无为而无(有)以为”“有生于无”“圣人恒无心”与“报怨以德”
4
作者
王鑫
机构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
出处
《老子学刊》
2021年第1期47-61,共15页
基金
2020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编号:202006130064
文摘
《老子》通行本第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无为而无(有)以为,上仁……,上义……,上礼……"的文本结构当是在西汉时期确立并影响通行本的;从文本编排合理性角度看,"下德"当删去。郭店简"天下之勿生于又"一句,"又"字下脱去重文符号的可能性较大,"有生于无"当为老子主张。第四十九章首句当依帛书本、汉简本作"圣人恒无心",今本"圣人无常心"当是词序颠倒。第六十三章"大小多少"一句可理解为"大起于小,多起于少","报怨以德"一句当属第六十三章,是老子所推崇的观点,不应移入第七十九章。
关键词
《老子》
“下德无为而无(有)以为”
“有生于无”
“圣人恒无心”
“报
怨
以德”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老子“报怨以德”的思想
冯国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零报怨
乔恩·高登(美)
龙振昼(编译)
《成功之路》
2009
0
原文传递
3
常见的音、形相似易误用的字(7)
钱重耀
《上海电力》
1997
0
全文增补中
4
《老子》札记四则——“下德无为而无(有)以为”“有生于无”“圣人恒无心”与“报怨以德”
王鑫
《老子学刊》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