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义实践:网络性别事件中女性集群行为的动机缘起
1
作者 戴颖洁 吕梓剑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90-96,共7页
伴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网友逐渐成为网络性别事件中的发声主力,她们对事件中的男性当事人进行谴责和辱骂。两性关系是当下网络争议的热点话题。依托“挫折—侵犯”理论,以鲍毓明事件为研究个案,通过对20名女性... 伴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网友逐渐成为网络性别事件中的发声主力,她们对事件中的男性当事人进行谴责和辱骂。两性关系是当下网络争议的热点话题。依托“挫折—侵犯”理论,以鲍毓明事件为研究个案,通过对20名女性网友的半结构式访谈,探究女性集群攻击行为背后的动机。研究发现,女性网友会出于与受害者共情、自尊心受挫、女性权益受损、日常遭遇的性别不公等原因产生挫折感、相对剥夺感等负面情绪,进而对鲍毓明实施网络攻击行为,以达到追求女性权益、维护女性群体形象、捍卫自身尊严、实现男女平权等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事件 集群攻击行为 女性 主体动机 “挫折—侵犯”理论
下载PDF
偏激与向善:网络攻击行为中个体行为动机分析——以鲍毓明事件中的若干女性网民为例
2
作者 戴颖洁 吕梓剑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56-63,共8页
针对层出不穷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部分网民频频在互联网空间发表评论,而这些评论时常带有偏激、极端的色彩。文章通过对鲍毓明事件的个案分析及对16位女性网民的半结构式访谈,研究女性个体在网络群体行为中作出的攻击行为是否盲目、无意识... 针对层出不穷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部分网民频频在互联网空间发表评论,而这些评论时常带有偏激、极端的色彩。文章通过对鲍毓明事件的个案分析及对16位女性网民的半结构式访谈,研究女性个体在网络群体行为中作出的攻击行为是否盲目、无意识,其背后是否存在一定的目的和动机。研究发现,女性网民会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对鲍毓明进行网络攻击,以达到各类向善的目的。从个体的行为动机和发生群体性网络暴力的社会现实角度出发,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个体实施攻击行为的原因,有助于为网络空间治理和舆情监控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及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群体行为 “挫折—侵犯”理论 女性 行为动机 侵犯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