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6篇文章
< 1 2 2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师生关系下如何做好“教”与“管”
1
作者 方文渊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1年第7期151-151,共1页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是在战场上不仅仅要能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正视自我,更要了解对手的性格优劣,以便于做到发矢有的、出奇制胜。这一点在现实新型师生关系下的教学管理中也非常实用。
关键词 新型 师生关系 “教”与“管”
下载PDF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评”一体化实验教学体系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厉旭云 方瑜 +3 位作者 于晓云 孙岑岑 梅汝焕 王梦令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实验能力是医学专业研究生的重要科研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与实验教学的方法与质量密切相关。文章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且评价指标较为单一的现状,提出构建基于线上自主学习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评”一体化实验教学... 实验能力是医学专业研究生的重要科研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与实验教学的方法与质量密切相关。文章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且评价指标较为单一的现状,提出构建基于线上自主学习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评”一体化实验教学体系,建立覆盖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课堂现场实践、课后作业提交与考核教学全过程的评价体系,以评促学,以评促教,通过评价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探索与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期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医学科研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混合式 评价体系 “教-学-评”一体化 学改革 过程性评价
下载PDF
国际教师教育教学法研究的特征、知识建构及启示
3
作者 徐淼 宋萑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13,共16页
在教师教育领域建立一套有效的、系统的教师教育教学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我国还未形成教师教育教学法的系统知识来回应现实实践,国际研究可为此提供视野与基础。当前国际上关于教师教育教学法的研究呈现出强调教学专业复杂性... 在教师教育领域建立一套有效的、系统的教师教育教学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我国还未形成教师教育教学法的系统知识来回应现实实践,国际研究可为此提供视野与基础。当前国际上关于教师教育教学法的研究呈现出强调教学专业复杂性、形成教“教”与学“教”的基本框架、重视教学推理与思考明确化、发展多种立场或取向、关注理论与实践关系等特征。围绕这些关注点,可构建起包含教师教育教学法价值论、本体论、主体论、方法论与实践论的知识体系。这启示我国学界未来在教师教育实践的整体系统下,针对教师教育教学法重构内涵、建设多样态的学术共同体、推进多学科理论建构与实证探索并行的路径,并作用于中国自主的教师教育知识体系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法 “教 “教 知识体系 育学科建设
下载PDF
高校师生“教”与“学”双向认可度提升策略与实践研究
4
作者 胡瑞 郭毅 +4 位作者 许春霞 罗后根 卢全国 唐刚 习俊梅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1-106,共6页
基于多所高校的调查研究数据,开展了影响高校教师和学生相互认可度高低的因素研究,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重构分析,构建出认可度权重值α提升的驱动模型。通过该模型对比教师与学生认可度权重值α,可发现认可度方面的弱项及其影响因素,并... 基于多所高校的调查研究数据,开展了影响高校教师和学生相互认可度高低的因素研究,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重构分析,构建出认可度权重值α提升的驱动模型。通过该模型对比教师与学生认可度权重值α,可发现认可度方面的弱项及其影响因素,并由此提出弱项改善的实践途径和方法。基于重构后的数据结果,提出了有助于高校师生“教”与“学”双向认可度提升的6点策略:提升个人涵养;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推进课程思政教育;融合信息技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新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与“学” 认可度 调查研究 提升策略
下载PDF
“教—学—评”一致性何以可能
5
作者 赵德成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3,79,共10页
“教—学—评”一致性是近年来课程与教学改革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针对实践中时有发生的“教—学—评”不一致问题,《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倡导“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强调中小学教师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 “教—学—评”一致性是近年来课程与教学改革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针对实践中时有发生的“教—学—评”不一致问题,《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倡导“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强调中小学教师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以及“怎么教”,促进教学、学习与评价之间的一致性,使教、学、评三者协同发力,有效提高教学实效。达成“教—学—评”一致性的三个条件可以归结为:基于操作化目标设计教学、让指向目标的学习真正发生、有效评价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只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评价活动统一在同一个目标之下,“教—学—评”一致性才能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方案 “教—学—评”一致性 逆序学设计 目标操作化
下载PDF
高中物理“教-学-评”一致性逆向教学设计探索
6
作者 任虎虎 汪明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5-58,共4页
“教-学-评”三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支撑和相互耦合的一个整体,逆向教学设计对促进“教-学-评”一致性具有特殊的优势。逆向教学设计强调以终为始、目标导向和评价先行,即从教学最终输出倒推输入内容和方式,并将评价嵌入教学设计与... “教-学-评”三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支撑和相互耦合的一个整体,逆向教学设计对促进“教-学-评”一致性具有特殊的优势。逆向教学设计强调以终为始、目标导向和评价先行,即从教学最终输出倒推输入内容和方式,并将评价嵌入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全过程,寻求达成目标的最佳路径与策略。据此构建了促进“教-学-评”的一致性的逆向教学设计框架:基于KUDB确定教学目标;设计与目标切合的评价证据;设计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与问题;开发能动性的学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致性 逆向学设计 高中物理 深度学习
下载PDF
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内涵、分折框架与实现路径
7
作者 郭宝仙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共6页
“教-学-评”一体化是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应从课程和教学两种视角来认识其内涵,从学习内容、学习深度和学习方式三方面分析其落实情况。针对教学实践中落实该理念的问题与难点,本文探讨了以下实现路径:基于课程标准... “教-学-评”一体化是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应从课程和教学两种视角来认识其内涵,从学习内容、学习深度和学习方式三方面分析其落实情况。针对教学实践中落实该理念的问题与难点,本文探讨了以下实现路径: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编制一体化实施的课程纲要;发挥单元主题的统领作用,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指向语言运用和意义表达的评价任务,发挥评价促教、促学作用;开展指向目标且兼顾形式与意义的学习活动;发挥学生能动性,提升学生目标-学习-评价一体化意识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教-学-评”一体化 分析框架 实现路径
下载PDF
思政课“教-学-评一致性”:核心转向与拓新理路
8
作者 刘长海 王苏丫 《中小学德育》 2024年第7期22-25,共4页
“教-学-评一致性”指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导、学生学习及教育系统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评价在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彼此协调、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理想格局。泰勒和陶行知的经典论述从目标和方法两方面为其... “教-学-评一致性”指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导、学生学习及教育系统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评价在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彼此协调、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理想格局。泰勒和陶行知的经典论述从目标和方法两方面为其提供有力支撑。思政课“教-学-评一致性”归结于“做”,着重解决“信不信”的问题和“做不做”的问题,评价要落实于学生的做事能力、习惯与品格。通过递进具化和转译交互,提炼关键性问题与表现性指标,创设结构化的真实的情境任务,将课程目标转化为“自觉做”的学习目标,以“可操作”的学习评价获取目标达成证据,以“做中学”有效支持思政课深度学习,落实“教-学-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教-学-评”一致性 学做合一 做中学
下载PDF
我国教师教材使用研究:主题、挑战与展望
9
作者 程良宏 李蓉荣 石慧艳 《语言与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5-12,共8页
教师教材使用是关涉国家意志落实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关键载体。自2001年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教材使用问题备受国内学界关注,大体形成了“‘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论争反思”“教材使用彰显国家意志的逻辑机理考察... 教师教材使用是关涉国家意志落实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关键载体。自2001年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教材使用问题备受国内学界关注,大体形成了“‘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论争反思”“教材使用彰显国家意志的逻辑机理考察”和“教材的学科素养落地及其教学组织转化”等不断深化的研究态势。但也存在教材本体研究等元理论体系尚需完善、二元论思维影响的制约仍然存在、优秀个案经验的挖掘追踪相对薄弱等问题。在国家倡导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师教材使用研究一是要系统追溯教材使用理论的历史沿革;二是要强化教材使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研究;三是要循证教材教学使用的逻辑理路与转化限度;四是要着力推进教师教材使用的评价监测体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使用 “教材” “用教” 创造性使用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文字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0
作者 王丽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为了提升“文字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古文字原材料和书写古文字,基于OBE理念,剖析了当前“文字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识记甲骨文、辨识小篆、讲授理论知识”三个环节及以持续改进为目的的“教—创”融合模式... 为了提升“文字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古文字原材料和书写古文字,基于OBE理念,剖析了当前“文字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识记甲骨文、辨识小篆、讲授理论知识”三个环节及以持续改进为目的的“教—创”融合模式等方面对“文字学”课程教学进行设计;同时,围绕OBE理念提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考核方式。教学实施效果表明:采用该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文字学 课程改革 “教—创”融合模式
下载PDF
“双院制”背景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11
作者 陈静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5期37-39,共3页
传统专业学院模式下学生单一学科专业培养容易出现学科视野狭窄、缺乏综合能力、学科壁垒较高等问题。为保障教学质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学院探索“学院+书院”模式,通过建立“教”与“学”联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新生适应性教育... 传统专业学院模式下学生单一学科专业培养容易出现学科视野狭窄、缺乏综合能力、学科壁垒较高等问题。为保障教学质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学院探索“学院+书院”模式,通过建立“教”与“学”联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双院协同”管理体系,多举措全方位调动专业学院、教师及学生三方积极性,以期拓宽专业、强化基础,培养适应新业态模式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院制 教”与“学”联动质量保障 新生适应性 “双院协同”管理
下载PDF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4 Hobbies为例
12
作者 周莉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18期65-67,共3页
“教—学—评”一体化是强化素养立意,实施有效教学的抓手。当前,小学英语教师对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不甚了解。在课标解读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应提炼主题意义,确定教学目标,预设评价方案,并通过开展学习理解类... “教—学—评”一体化是强化素养立意,实施有效教学的抓手。当前,小学英语教师对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不甚了解。在课标解读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应提炼主题意义,确定教学目标,预设评价方案,并通过开展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活动来优化教学过程,为“教—学—评”一体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提供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教—学—评”一体化 单元整体 学设计
下载PDF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价探究
13
作者 刘丹凤 田桐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64-70,共7页
教学评价是教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能够反馈教与学的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新课程标准指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教学评价能够充分发挥以评促学和以评促教的作用。初中英语教学应围绕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 教学评价是教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能够反馈教与学的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新课程标准指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教学评价能够充分发挥以评促学和以评促教的作用。初中英语教学应围绕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建构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评价模式,设计并实施与课前、课中及课后的教与学活动协调一致的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活动,确保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对教与学效果的评价三者融为一体、相互促进,以培养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教—学—评”一体化 学评价模式 初中英语
下载PDF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师生共读式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
14
作者 刘丹 张金秀 《英语学习》 2024年第5期59-62,共4页
阅读是英语学习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英语整本书阅读目前已经逐渐在中小学教学中普及,围绕课程规划、阅读指导、阅读活动设计等方面的探索也日益丰富和深入,但针对如何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整本书阅读过程的研究却不多。本文聚焦... 阅读是英语学习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英语整本书阅读目前已经逐渐在中小学教学中普及,围绕课程规划、阅读指导、阅读活动设计等方面的探索也日益丰富和深入,但针对如何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整本书阅读过程的研究却不多。本文聚焦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师生共读式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提出通过多元的评价主体、开放的阅读任务以及多样的评价形式,提升学生在英语整本书阅读中的内驱力,促使他们在英语整本书阅读中成为更加积极的阅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师生共读式 整本书阅读 指导策略
下载PDF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小学数学逆向教学设计
15
作者 周月霞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54-56,共3页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应用对教学设计具有改良作用。小学数学逆向教学设计实施路径包括研读教材和学情,确定预期的学习目标;结合学习目标,确立合适的评价依据;基于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设计关键教学活动;根据评价标准,检验学习目...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应用对教学设计具有改良作用。小学数学逆向教学设计实施路径包括研读教材和学情,确定预期的学习目标;结合学习目标,确立合适的评价依据;基于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设计关键教学活动;根据评价标准,检验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理念,为教学明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教—学—评”一致性 逆向学设计
下载PDF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探索——以“光的干涉”为例
16
作者 梅宇航 《物理通报》 CAS 2024年第7期26-29,共4页
针对“教”“学”脱节的问题,以“光的干涉”为例,尝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根据素养类别将教学目标转变为评价目标,制定评价量表实时检测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以评价驱动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核心素养 评价量表
下载PDF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评价》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路径
17
作者 刘月香 杨春燕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9-93,共5页
“教—学—评”一体化已然成为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将基础教育“教—学—评”一体化模式,迁移到高师院校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评价》课程教学中,形成“教—学—练—评”一体化模式,推进课程思政教育融合。教:明确立德树... “教—学—评”一体化已然成为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将基础教育“教—学—评”一体化模式,迁移到高师院校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评价》课程教学中,形成“教—学—练—评”一体化模式,推进课程思政教育融合。教:明确立德树人任务,提炼课程思政目标;学:利用课程资源,体现课程思政目标;练:小组合作磨课,达成课程思政目标;评:多种方式评价,重视课程思政的评价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设计与评价》 “教—学—练—评”一体化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与探索
18
作者 陆晓颖 《教育界》 2024年第18期137-139,共3页
教师要精准把握教、学、评在课堂育人过程中的不同价值,积极践行“教—学—评”一体化的整体教学观念,促使学生在小学英语写作课中既能完成当堂学习任务,又能有效达成学习目标。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写作 小学英语
下载PDF
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以译林版英语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为例
19
作者 王璐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21期71-73,共3页
“教-学-评”一体化是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但小学英语教师对如何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仍存在误区。教师在梳理“教、学、评”背景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教-学-... “教-学-评”一体化是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但小学英语教师对如何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仍存在误区。教师在梳理“教、学、评”背景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教-学-评”的三步框架:提炼主题意义,沟通主题关联;制订教学目标,前置评价方案;追踪教学过程,提升学习效果。这样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教-学-评”一体化 主题意义
下载PDF
高校教师职责中的教与育、研、学之关系辨
20
作者 李视友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2024年第1期45-49,54,共6页
我国高校教师的“教”与“育”、“研”、“学”之间的冲突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普遍现状是:在处理“教”与“育”的关系上,重“教”轻“育”,甚至只“教”不“育”;在处理“教”与“研”的关系上,又重“... 我国高校教师的“教”与“育”、“研”、“学”之间的冲突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普遍现状是:在处理“教”与“育”的关系上,重“教”轻“育”,甚至只“教”不“育”;在处理“教”与“研”的关系上,又重“研”轻“教”,职责本末倒置;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重“教”轻“学”,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改变这种不正常现状,厘清“教”与“育”、“研”、“学”之间的逻辑关系,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以育为先、以教为主”的原则。对于“教”和“育”的关系,要“教”、“育”并举,寓“育”于“教”;对于“教”和“研”的关系,需以“教”为主,以“研”为辅;对于“教”和“学”的关系,应以“学”为主,“教”、“学”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教”与“育” 教”与“研” 教”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