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杜威的“教育生长论”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向葵花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4-65,72,共3页
杜威的“教育生长论”是其理论体系的基石。文章从生长的涵义、特性与条件切入 ,剖析其“教育生长论”,认为它主要涵盖了社会民主和儿童本能生长两个方面 ,而基于民主观念的民主主义教育则旨在促进儿童的本能生长。为了实现此目的 ,杜... 杜威的“教育生长论”是其理论体系的基石。文章从生长的涵义、特性与条件切入 ,剖析其“教育生长论”,认为它主要涵盖了社会民主和儿童本能生长两个方面 ,而基于民主观念的民主主义教育则旨在促进儿童的本能生长。为了实现此目的 ,杜威从生长的条件、途径与理想状态三个方面提出了他变革教育的主张。结合我国的教育现实 ,可以发现“教育生长论”对我们当前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课程改革不无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教育生长论” 民主主义教育 课程改革 中小学 素质教育 教育思想
下载PDF
回归教育的初心与起点——论杜威“教育即生长”理论内涵的当代启示 被引量:7
2
作者 孟筱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他者思维"下的儿童观,刻意塑造的学习生活世界,更甚是教育焦虑的现实境遇,无不凸显着现代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理念下教育对儿童培养的偏差,教育的初心正遭受着拷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幼有所育、学有所教",&qu... "他者思维"下的儿童观,刻意塑造的学习生活世界,更甚是教育焦虑的现实境遇,无不凸显着现代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理念下教育对儿童培养的偏差,教育的初心正遭受着拷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杜威"教育即生长"理论遵循"起点—过程—结果"的逻辑,揭示了我们该怎样认识儿童——尊重儿童的未成熟状态,这是教育的起点;我们该怎样培养儿童——将习以为常的习惯转向主动适应的习惯养成,这将贯穿教育全过程;我们该怎样对待儿童——要促使儿童不断生长与发展,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要回归教育的初心与起点,发现儿童眼中世界的"真、善、美",重视直接经验促进主动学习的习惯养成,通过内在时间构建儿童内在生命秩序,追求有灵魂的教育唤起儿童内在生命力,使儿童在生长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初心 “教育生长 生长与发展 内在生命力
下载PDF
“教育即生长”与性善论
3
作者 刘崧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共4页
人们多对杜威"教育即生长"命题提出质疑,认为它没有解决生长方向的问题。然而事实是,"教育即生长"已暗含一个理论预设:人是一种可以向上生长的存在。"生长"在这里是一个普遍概念和本体概念。本体概念一... 人们多对杜威"教育即生长"命题提出质疑,认为它没有解决生长方向的问题。然而事实是,"教育即生长"已暗含一个理论预设:人是一种可以向上生长的存在。"生长"在这里是一个普遍概念和本体概念。本体概念一经形成,即包含其所有的谓词,即"生长"已包含着向上、向善的规定性。这与性善论不谋而合。人性中存在一种自然向上生长的倾向,这乃是教育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教育无非是发掘和顺导这种倾向,使人成其为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教育生长 性善论 本体概念 成人
下载PDF
让教育教学更有温度 被引量:4
4
作者 魏安邦 《技术与教育》 2017年第2期13-17,共5页
"有温度"一词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不仅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普遍性意义,而且对高职院校更具有独特的指导性,即人际和谐与心灵温暖。为让课堂教学更有温度,提炼出"四情":对教育富有热情... "有温度"一词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不仅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普遍性意义,而且对高职院校更具有独特的指导性,即人际和谐与心灵温暖。为让课堂教学更有温度,提炼出"四情":对教育富有热情,对学生怀有温情,对讲授充满激情,对作业付出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教学 有温度 “教育生长
下载PDF
“教育是什么”的隐喻分析——从“教育即农业”和“教育即生长”的隐喻说开去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美辰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26,共4页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育即农业"的隐喻和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长"的隐喻都传达了作者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隐喻包含着作者个人的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学意蕴。分析这两个隐喻的内涵可以发现,二者在教育...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育即农业"的隐喻和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长"的隐喻都传达了作者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隐喻包含着作者个人的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学意蕴。分析这两个隐喻的内涵可以发现,二者在教育观、对人发展的认识和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上都蕴含着内发论的教育观、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相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即农业” “教育生长 隐喻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