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杂文的“感性诗学”——以论“文人相轻”系列文本为中心
1
作者 孙慈姗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7,共13页
在鲁迅看来,能“移人情”是杂文终将改写文学体系并介入社会变革的关键缘由,这体现出鲁迅以情为本的文学理念的延续。然而作为现代中国的新兴文体,鲁迅杂文的情感特征及“移情”方式又具备独特性,或可跳出传统的抒情维度,而用更为广义... 在鲁迅看来,能“移人情”是杂文终将改写文学体系并介入社会变革的关键缘由,这体现出鲁迅以情为本的文学理念的延续。然而作为现代中国的新兴文体,鲁迅杂文的情感特征及“移情”方式又具备独特性,或可跳出传统的抒情维度,而用更为广义的“感性”范畴加以考量。从作于1935年的论“文人相轻”系列杂文入手对鲁迅杂文感性诗学的生成过程及其特质的探究将呈现鲁迅杂文创作实践中“爱憎”表达的必要性及对象的可延展性。以“唤起”机制为媒介,种种“小事”所激发的私人身心体验及情感态度最终具备了公共意义。而在形诸切贴的“相”塑造公共感性的同时,以剪报等功夫对现实与文字空间中众多芜杂因素的展示则试图保存感性的整全样貌与流动的可能。经由对生活的感知与作者读者间错综的唤起,鲁迅杂文的感性诗学最终通向了一种文学的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文人相轻” 感性诗学 文学政治
下载PDF
鲁迅摒弃“文人相轻”思想探微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玉国 刘印房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7-99,共3页
鲁迅晚年极为关注知识分子问题,连续发表了七篇论述"文人相轻"的短评以及其他一些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文章。他强调知识分子要有鲜明的是非观和独特的见解,大力提倡知识界的争鸣,极力反对知识界,特别是"同一营垒"的... 鲁迅晚年极为关注知识分子问题,连续发表了七篇论述"文人相轻"的短评以及其他一些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文章。他强调知识分子要有鲜明的是非观和独特的见解,大力提倡知识界的争鸣,极力反对知识界,特别是"同一营垒"的知识分子的之间的"相轻"、相斥与谩骂。他的这一系列关于"文人相轻"现象的论述,对我们当今的知识分子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知识分子 “文人相轻”
下载PDF
“文人相轻”新论 被引量:1
3
作者 裴仁伟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73-76,83,共5页
“文人相轻”的实质并非“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而是文人之间的相互嫉妒。所谓“贵古贱今”、“贱同思古”,也是“文人相轻”的表现,实质上也是文人的嫉妒心理的反映。“文人相轻”作为文人嫉妒心理的表现形式,与竞争心理相联系,... “文人相轻”的实质并非“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而是文人之间的相互嫉妒。所谓“贵古贱今”、“贱同思古”,也是“文人相轻”的表现,实质上也是文人的嫉妒心理的反映。“文人相轻”作为文人嫉妒心理的表现形式,与竞争心理相联系,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作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文人,应该抛弃“文人相轻”的陋习,提倡“文人相亲”的新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相轻” 中国 古代文学 社会主义时代
下载PDF
文人相轻与文人相亲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印房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7-149,共3页
关键词 “文人相轻” 知识分子 伦理道德建设 文人相亲” 思想工作 中国
下载PDF
文人相“亲” 不如文人相“轻”
5
《出版参考》 2010年第1期7-7,共1页
最近,莫言新书首发,需要拉郭敬明来“站台”,从报纸上刊载的莫言和郭敬明在一起的照片看,莫言的面部表情似有几分尴尬、几分无奈……《深圳商报》为此发表陈歆耕的文章说:由此事,我想到了“文人相轻”这个成语。这个成语通常被用... 最近,莫言新书首发,需要拉郭敬明来“站台”,从报纸上刊载的莫言和郭敬明在一起的照片看,莫言的面部表情似有几分尴尬、几分无奈……《深圳商报》为此发表陈歆耕的文章说:由此事,我想到了“文人相轻”这个成语。这个成语通常被用来针砭文人的不良习气,我想,如果把“文人相轻”看成是文人间持有不同的思想立场、艺术观念、风格追求,倒是应该看作一个褒义而非贬义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相轻” 《深圳商报》 面部表情 艺术观念 风格追求 郭敬明 莫言 贬义词
下载PDF
相敬相伴 合作共生——基于共生视角的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 被引量:2
6
作者 宗加银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第7期38-39,共2页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专业素养关系到新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提升和高效课堂打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多维度、多途径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和重点。综观教师专业生活的现状,我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专业素养关系到新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提升和高效课堂打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多维度、多途径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和重点。综观教师专业生活的现状,我们可以把促进或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归结为三类:一是外在的培养与培训,对教师进行专业服务和学术引领;二是个人的实践与自我反思,激发内驱力,促进教师个体实践行为的改进;三是建构合作共生的教师文化,有利于教师群体的同伴互助与共同进步。但长期以来,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相轻”的偏见,也由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繁重,缺乏专业对话的时间和氛围,更由于教师劳动具有比较明显的个体性和教师考评制度以个体为主的导向,学校文化中充斥着浓厚的个人主义和学科本位思想,教师处于单兵作战、孤立无援,甚至是“假合作、真竞争”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共生 合作 教育教学工作 “文人相轻” 中国传统文化 教师考评制度 素质教育
下载PDF
假如回到童年——《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
7
作者 陈欣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I0003-I0005,共3页
我是一个一岁多宝宝的妈妈,《孩子是个哲学家》这本书让我感同身受,也让我“文人相轻”。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就已经意识到孩子给了我第二次成长的契机。
关键词 哲学家 孩子 读后感 童年 “文人相轻” 宝宝
下载PDF
学术研究需要有一个团结祥和的氛围
8
作者 张哲 遥远 《天中学刊》 1998年第4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学术研究 学术观点 自我权威意识 “文人相轻”思想 法律意识
下载PDF
姓名——理解人物卑微人生的切入点——鲁迅小说阅读例谈
9
作者 徐曼宇 《阅读与鉴赏(下旬)》 2010年第9期3-4,共2页
鲁迅曾经在《五论“文人相轻”——明术》中说:“创作难.就是给人起一个称号或浑名也不易。假使有谁能起颠扑不破的诨名的罢,那么。他如作评论,一定也是严肃正确的批评家.倘弄创作.一定也是深刻博大的作者。”可见鲁迅对小说人物... 鲁迅曾经在《五论“文人相轻”——明术》中说:“创作难.就是给人起一个称号或浑名也不易。假使有谁能起颠扑不破的诨名的罢,那么。他如作评论,一定也是严肃正确的批评家.倘弄创作.一定也是深刻博大的作者。”可见鲁迅对小说人物的名姓非常重视.甚至将它与思想的深刻博大联系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人物 小说阅读 鲁迅 人生 卑微 姓名 “文人相轻” 批评家
下载PDF
歌剧笔记(五)
10
作者 欧南 《歌剧》 2008年第6期48-49,共2页
相轻乎,谩骂乎! 中国历来有“文人相轻”之说,其实豁达一点的话,也无所谓。文人大多才思敏捷,观点不同于自己的,自然会数落几句,并非结怨。很多人可能仅仅是图一时嘴乐,事后即忘。近来读《约翰逊博士传》,感觉这老兄便是一个... 相轻乎,谩骂乎! 中国历来有“文人相轻”之说,其实豁达一点的话,也无所谓。文人大多才思敏捷,观点不同于自己的,自然会数落几句,并非结怨。很多人可能仅仅是图一时嘴乐,事后即忘。近来读《约翰逊博士传》,感觉这老兄便是一个没多少心机的人,脑子极快,说话也无所顾忌。倒是有好事者鲍斯威尔先生常常躲在一边,飞快地记录他的话语,才有这本大部头的传记得以传世。约翰逊还是幸运的,像歌德一佯,崇拜者的虔诚多少也是个安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记 歌剧 “文人相轻” 鲍斯威尔 约翰逊 传记 歌德
下载PDF
探寻一种“秀外而慧中”的校本研修方式
11
作者 陈芹 《小学科学》 2012年第5期121-121,共1页
一、主题与背景 教师的立身之本在于专业发展,新课改提倡以校为本的研修方式,倡导实现教师间的同伴互助。而长期以来形成的“文人相轻”的陋习,在短短几年内又很难得到根除,再加上教师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和教师之间的平行关系,各人... 一、主题与背景 教师的立身之本在于专业发展,新课改提倡以校为本的研修方式,倡导实现教师间的同伴互助。而长期以来形成的“文人相轻”的陋习,在短短几年内又很难得到根除,再加上教师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和教师之间的平行关系,各人手上都有众多的繁杂事务,要想在同一时间聚在一起,有时还真不容易。即便是有时被迫聚在了一起,若没有很好的引领,也会流于形式。这让领导们很困扰,也给老师们留下了“所谓校本研修、集体备课,其实就是找个时间地点聚在一起吹吹牛”的不良印象。教研组、备课组形同虚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研修 教师工作 “文人相轻” 相对独立性 专业发展 立身之本 以校为本 同伴互助
下载PDF
德艺双馨一楷模
12
作者 程良方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0年第9期31-31,共1页
我与洪宗礼先生相识相处20年以来,从未为“私”发生过一丝半点的不谐不协之音,两人从来都是坦诚进待,挚诚相处,推心置腹,情同手足。在我和洪宗礼老师合作共事的词典里,没有“文人相轻”的陈年尘灰,没有“争名夺利”的陈腐浮土,... 我与洪宗礼先生相识相处20年以来,从未为“私”发生过一丝半点的不谐不协之音,两人从来都是坦诚进待,挚诚相处,推心置腹,情同手足。在我和洪宗礼老师合作共事的词典里,没有“文人相轻”的陈年尘灰,没有“争名夺利”的陈腐浮土,没有“猜忌隔膜”的沉沙走石。我每每是怀着对他人格与教艺的感佩、钦敬之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楷模 “文人相轻” 合作共事 洪宗礼 “私”
下载PDF
文人相敬
13
作者 李秋生 《群言》 2018年第12期57-58,共2页
文人相轻,历来为人们所诟病:“文人相轻”一词语出三国时期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依我看来,文人相轻并非定论。自古以来,文人相敬的例子不胜枚举,有的读来还相当令人感动。
关键词 “文人相轻” 三国时期 曹丕
原文传递
才、胆、识、力兼具的新诗学者罗振亚
14
作者 王珂 《诗探索》 2017年第7期156-164,共9页
在三十多年的新诗研究职业生涯中,我接触过上百位新诗学者,虽然年轻时我的口头禅是“我不狂谁狂”,并没有“文人相轻”的坏毛病,不管是谁,只要他如我一般,愿意“为诗消得人憔悴”,我便惺惺相惜,视为“同志”。但是三十年下来,... 在三十多年的新诗研究职业生涯中,我接触过上百位新诗学者,虽然年轻时我的口头禅是“我不狂谁狂”,并没有“文人相轻”的坏毛病,不管是谁,只要他如我一般,愿意“为诗消得人憔悴”,我便惺惺相惜,视为“同志”。但是三十年下来,我发现很多“同志”却不能真正成为我的“战友”,尤其是长期为新诗研究这项事业打拼的“老战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研究 学者 罗振亚 “文人相轻” “同志” 职业生涯 口头禅 坏毛病
原文传递
一期一会——评库切与奥斯特的通信集《此时此地》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晖 《外国文学动态》 CSSCI 2013年第2期50-52,共3页
“愿上帝成全,或许我们还会相互撞击出火花。”这是库切(J.M.Coetzee,1940一)在2008年首次致信保罗·奥斯特(PaulAuster,1947-)时说的话。发信人是两届曼布克奖和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收信人则是美国后现代小说的扛... “愿上帝成全,或许我们还会相互撞击出火花。”这是库切(J.M.Coetzee,1940一)在2008年首次致信保罗·奥斯特(PaulAuster,1947-)时说的话。发信人是两届曼布克奖和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收信人则是美国后现代小说的扛鼎人物。“文人相轻”的说法在此显然并不适用:两人很早就彼此倾慕对方的作品,后来又合作编辑过格罗夫出版社百年纪念版《贝克特全集》的第四卷(“诗歌、短篇小说与文学批评卷”,2006年第1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特 库切 诺贝尔文学奖 通信 “文人相轻” 2008年 后现代小说 百年纪念
原文传递
林语堂日记中与鲁迅的恩怨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玲 《学习博览》 2011年第2期42-43,共2页
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与林语堂的争论颇为引人注目,他们曾围绕着“费厄泼赖”、“痛打落水狗”、“性灵小品”、“匕首投枪”、“做人与做文”、“文人相轻”等问题多次展开论战,言辞激烈多见锋芒剑光。鲁迅和林语堂二人由知己至仇怨,... 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与林语堂的争论颇为引人注目,他们曾围绕着“费厄泼赖”、“痛打落水狗”、“性灵小品”、“匕首投枪”、“做人与做文”、“文人相轻”等问题多次展开论战,言辞激烈多见锋芒剑光。鲁迅和林语堂二人由知己至仇怨,内中隐情曲折复杂,史料记载多语焉不详,岳人也只得凭空猜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鲁迅 恩怨 日记 “文人相轻” 现代文学史 性灵小品 史料记载
原文传递
文学随想
17
作者 李越 《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 2011年第12期68-69,共2页
文学的事情。现在大约很不好说。 不好说的原因也多。像以前所谓的“文人相轻”(曹丕语)。自文学出生,便有很大的分歧,即使辩了几千年,也没有见到有什么“人道”的共同。那么现今,怕是更不好说了。在这里,我写这小文,不是要批... 文学的事情。现在大约很不好说。 不好说的原因也多。像以前所谓的“文人相轻”(曹丕语)。自文学出生,便有很大的分歧,即使辩了几千年,也没有见到有什么“人道”的共同。那么现今,怕是更不好说了。在这里,我写这小文,不是要批驳什么,不过是谈谈感受。我想,在文学界一个人写感想,还是能被容纳的,何况我也还没有进入这“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界 随想 “文人相轻” “人道”
原文传递
王小波为什么值得缅怀
18
作者 郭之纯 《学习之友》 2007年第6期44-44,共1页
今年4月11目是王小波去世10周年的忌日,纪念他的文字和活动于是特别多了起来。事实上,自从网络普及以来,每年4月,都会有热心读者偏要对“拒绝恭维”的他进行祭奠、品读乃至膜拜。在有着“文人相轻”传统的中国,这是不多见的。
关键词 王小波 “文人相轻” 忌日 去世 文字 纪念 网络 恭维
原文传递
罗振宇们是否错了
19
作者 宋金波 《支点》 2019年第2期89-89,共1页
自打曹丕发明了“文人相轻”这个成语,它就在国人特别是不那么嗜好读书的人中流行开来。这成语的妙处在于,它能不动声色地消解掉一位文化人对另一位文化人评价的权威性、道德感,使本来苦心孤诣得出的评语,变成了二花脸。
关键词 “文人相轻” 文化人 道德感 成语 曹丕 中流 声色
原文传递
一位音乐教师的师德随想
20
作者 王维平 《教育文汇》 2007年第8期11-11,52,共2页
“文人相轻”就是你看不起我,我瞧不上你。你虽然唱得好,可是你的舞台形象不如我;你中国歌曲唱得好,可是你的外国歌剧咏叹调唱得不如我;你虽然声乐教学不错,可是你的钢琴即兴弹奏能力不如我;
关键词 音乐教师 随想 师德 “文人相轻” 歌剧咏叹调 舞台形象 中国歌曲 声乐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