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艺建设丛书”的命运与共和国初期文学的场域——以丁玲1952年致厂民信考释为中心
被引量:
1
1
作者
袁洪权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41,109,共9页
12卷本《丁玲全集》收录了丁玲给厂民(严辰)的一封信,此信并没注明写作日期,全集编辑委员会判定写于1952年编排在4月8日之前,其实是有误的。根据信件中丁玲提及的日丹诺夫引文、丁玲赞同厂民对引文的"修改",丁玲正在参加检查...
12卷本《丁玲全集》收录了丁玲给厂民(严辰)的一封信,此信并没注明写作日期,全集编辑委员会判定写于1952年编排在4月8日之前,其实是有误的。根据信件中丁玲提及的日丹诺夫引文、丁玲赞同厂民对引文的"修改",丁玲正在参加检查商人小组工作等内容,结合1952年全国文艺宣传教育部门参与"三反"、"五反"运动的相关材料,我们可以确定:此信写于1952年1月22日之后、2月26日之前。信件涉及共和国初期的大型文艺丛书——"文艺建设丛书"——的终止,以及丁玲对文学书籍出版的"设想",对《人民文学》杂志的"批评",这为我们反观建国初期的文学场域提供了"直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致厂民信
写作时间
“文艺
建设
丛书”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学场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光潜《诗论》手稿本述略——兼论抗战时期文艺作品的出版
2
作者
童一菲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年第1期34-51,共18页
1943年,朱光潜《诗论》一书由国民图书出版社出版,这是《诗论》的初版本,也被称为“抗战版”。《诗论》自此从高校讲义过渡为正式出版物,并逐步成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现藏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诗论》原稿正是...
1943年,朱光潜《诗论》一书由国民图书出版社出版,这是《诗论》的初版本,也被称为“抗战版”。《诗论》自此从高校讲义过渡为正式出版物,并逐步成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现藏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诗论》原稿正是朱光潜为这次出版及审查所递交的手稿本,其中保留了朱光潜本人所做的至少一百五十处的细节修改,呈现出作者创作及修改过程中的取舍、调整及思考,暗示着作品生产过程中的多种可能,是意义丰富的“前文本”。同时,手稿上还留有当时审查者、出版方等多人的审查或批示意见,结合该书出版的其他档案材料可以看出,《诗论》的出版并非一次孤立的文学事件,而是战时一系列官方文艺宣传及审查政策的实践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论》
文本修改
出版审查
“文艺丛书”
国民图书出版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艺建设丛书”的命运与共和国初期文学的场域——以丁玲1952年致厂民信考释为中心
被引量:
1
1
作者
袁洪权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41,109,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人民共和国初期文艺界的"内部清理">(11YJC751112)
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新中国初期中国文艺界的微观考察>(10zx7150)
+1 种基金
西南科技大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计划团队资助项目<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文学
历史与文化>(13SXT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12卷本《丁玲全集》收录了丁玲给厂民(严辰)的一封信,此信并没注明写作日期,全集编辑委员会判定写于1952年编排在4月8日之前,其实是有误的。根据信件中丁玲提及的日丹诺夫引文、丁玲赞同厂民对引文的"修改",丁玲正在参加检查商人小组工作等内容,结合1952年全国文艺宣传教育部门参与"三反"、"五反"运动的相关材料,我们可以确定:此信写于1952年1月22日之后、2月26日之前。信件涉及共和国初期的大型文艺丛书——"文艺建设丛书"——的终止,以及丁玲对文学书籍出版的"设想",对《人民文学》杂志的"批评",这为我们反观建国初期的文学场域提供了"直接材料"。
关键词
丁玲
致厂民信
写作时间
“文艺
建设
丛书”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学场域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光潜《诗论》手稿本述略——兼论抗战时期文艺作品的出版
2
作者
童一菲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年第1期34-51,共18页
文摘
1943年,朱光潜《诗论》一书由国民图书出版社出版,这是《诗论》的初版本,也被称为“抗战版”。《诗论》自此从高校讲义过渡为正式出版物,并逐步成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现藏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诗论》原稿正是朱光潜为这次出版及审查所递交的手稿本,其中保留了朱光潜本人所做的至少一百五十处的细节修改,呈现出作者创作及修改过程中的取舍、调整及思考,暗示着作品生产过程中的多种可能,是意义丰富的“前文本”。同时,手稿上还留有当时审查者、出版方等多人的审查或批示意见,结合该书出版的其他档案材料可以看出,《诗论》的出版并非一次孤立的文学事件,而是战时一系列官方文艺宣传及审查政策的实践产物。
关键词
《诗论》
文本修改
出版审查
“文艺丛书”
国民图书出版社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艺建设丛书”的命运与共和国初期文学的场域——以丁玲1952年致厂民信考释为中心
袁洪权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朱光潜《诗论》手稿本述略——兼论抗战时期文艺作品的出版
童一菲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