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红色背景下的神鬼人——“文革”时期文学中的人物形象
1
作者 汤翔鹤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89-93,共5页
本文对"文革"时期文学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系统梳理,将其归纳为英雄形象、反面形象和"异类"形象三类,对每一类形象产生的时代语境、形象特征及其艺术得失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通过对其时人物形象从畸形的神化、... 本文对"文革"时期文学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系统梳理,将其归纳为英雄形象、反面形象和"异类"形象三类,对每一类形象产生的时代语境、形象特征及其艺术得失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通过对其时人物形象从畸形的神化、鬼化到真实人的复归,揭示出一些人物形象塑造的永恒规律。并试图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研究,从一个侧面探究号称最革命的"文革"时期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潜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时期文学 英雄形象 反面形象 “异类”形象 传统
下载PDF
“文革”时期儿童文学的编年史记忆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泉根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35,共17页
"文革"时期儿童文学研究尚属空白。"文革"时期的儿童文学出版物,整体上没有引进出版外国儿童文学,也极少对"文革"前十七年本土儿童文学资源进行整合重版,而全由原创作品独立支撑。这一趋向无疑造成了儿... "文革"时期儿童文学研究尚属空白。"文革"时期的儿童文学出版物,整体上没有引进出版外国儿童文学,也极少对"文革"前十七年本土儿童文学资源进行整合重版,而全由原创作品独立支撑。这一趋向无疑造成了儿童文学出版物格局的单一与数量上的严重稀缺。"文革"时期儿童文学是指1966年至1976年公开发表出版的原创作品,呈现出小说一家独大,童话、寓言长期缺失。小说创作的三种叙事模式与"《闪闪的红星》现象"以及《红雨》与少年"赤脚医生"的故事,是"文革"时期儿童文学的重要景观。以编年纪事与原版图书内容介绍的形式,对"文革"时期儿童文学作一个文献性质的编年勾勒,或可弥补"文革"时期儿童文学研究的空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时期儿童文学 小说创作 编年史 《闪闪的红星》现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