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氨氮胁迫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唐首杰 刘辛宇 +1 位作者 吴太淳 赵金良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1-748,共8页
为查明慢性氨氮胁迫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程度,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5个氨氮质量浓度[0.016(对照组)、7.22、14.43、28.86、57.72 mg/L]下,体质量(38.6±0.2)g的“新吉富”罗非鱼选育系F 20幼鱼... 为查明慢性氨氮胁迫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程度,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5个氨氮质量浓度[0.016(对照组)、7.22、14.43、28.86、57.72 mg/L]下,体质量(38.6±0.2)g的“新吉富”罗非鱼选育系F 20幼鱼在30 d内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经过30 d慢性氨氮胁迫,组间试验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呈现随氨氮质量浓度升高而递减的趋势,对照组和7.22 mg/L组间差异不显著,并且这2组的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5);14.43、28.86、57.72 mg/L组两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0~10 d和10~20 d时段,对照组特定生长率最高;在20~30 d时段,7.22 mg/L组特定生长率最高。血清中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7.22、14.43 mg/L组的血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在30 d和20 d时高于对照组,28.86、57.72 mg/L组的血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10 d时,各组间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在20 d和30 d时,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呈现出随氨氮质量浓度升高而显著升高的趋势。结果表明,“新吉富”罗非鱼幼鱼对氨氮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氨氮胁迫质量浓度超出其耐受阈值后,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均受到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新吉富”罗非鱼 生长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新吉富”罗非鱼消化道指数及2种蛋白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斌 樊海平 +3 位作者 钟全福 翁祖桐 梁萍 陈度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727-730,共4页
开展“新吉富”罗非鱼消化道指数以及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新吉富”罗非鱼比肠长为4.921±0.187,比肠质量为0.018±0.002,比肝质量为0.014±0.003,比内脏质量为0.039±0.007,表现为偏... 开展“新吉富”罗非鱼消化道指数以及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新吉富”罗非鱼比肠长为4.921±0.187,比肠质量为0.018±0.002,比肝质量为0.014±0.003,比内脏质量为0.039±0.007,表现为偏植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特征。空腹再投喂后0~96 h ,胃蛋白酶活性于12h 增加至最大值167.872 U ,投喂12~96 h 其活性降低,特别是12~24 h ,减少幅度较大。同时检测其肝脏、前肠、中肠、后肠中胰蛋白酶活性动态变化情况,各组织的胰蛋白酶活性比较,肝<中肠<前肠<后肠,各部位的胰蛋白酶活性总体呈先增加达最大值后,再减小的趋势,各部位胰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吉富”罗非鱼 消化道指数 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下载PDF
氨氮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唐首杰 刘辛宇 +1 位作者 吴太淳 赵金良 《水产科技情报》 2017年第6期325-329,共5页
为了解氨氮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以体质量(28.1±1.4)g,体长(9.4±0.4)cm的幼鱼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氨氮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7.... 为了解氨氮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以体质量(28.1±1.4)g,体长(9.4±0.4)cm的幼鱼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氨氮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7.4±0.2)℃,p H为7.2±0.1,溶氧量为5.2~5.5 mg/L的条件下,氨氮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45.737、229.145、146.188、144.287 mg/L,安全浓度为14.429 mg/L。非离子氨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528、2.387、1.523、1.503 mg/L,安全浓度为0.150 mg/L。研究表明,氨氮、非离子氨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的毒性效应与浓度、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新吉富"罗非鱼幼鱼对非离子氨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吉富”罗非鱼 氨氮 非离子氨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下载PDF
“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连续12个世代的选育效果分析
4
作者 唐首杰 颉晓勇 +3 位作者 赵岩 于爱清 赵金良 李思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4-100,共7页
为了解"新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选育后期世代在长期选择下获得的遗传进展,对"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连续12个世代(F_9~F_(20))的生长性能进行了连续12年(2005-2016年)的跟踪评估。结果显示:随着选... 为了解"新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选育后期世代在长期选择下获得的遗传进展,对"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连续12个世代(F_9~F_(20))的生长性能进行了连续12年(2005-2016年)的跟踪评估。结果显示:随着选育世代的累进,"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世代F_9~F_(20)的生长速度、体重变异系数并没有呈现持续升高或持续降低的趋势,而是在世代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经过12个世代的连续选育,选育系F_(20)的生长速度比F_8提高了25.23%~69.34%,平均每代获得的相对遗传进展为2.00%~5.29%,不同世代的选育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动。研究结果表明,在选育后期连续12代的混合选育过程中,"新吉富"罗非鱼选育系获得了持续的遗传进展,由此推测,对"新吉富"罗非鱼的选育工作尚未达到选育极限,选育系F_(20)仍具有进一步选育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选育后期世代 混合选育 遗传进展
下载PDF
“新吉富”罗非鱼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免疫效果评价上的应用
5
作者 吴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7-191,共5页
制备了"新吉富"罗非鱼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单克隆抗体(McAb)并进行了特性分析,以血清IgM McAb为基础,建立了IgM捕获ELISA检测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健康"新吉富"罗非鱼IgM,纯化蛋白经SDS-PAGE检测,重链、轻链的相... 制备了"新吉富"罗非鱼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单克隆抗体(McAb)并进行了特性分析,以血清IgM McAb为基础,建立了IgM捕获ELISA检测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健康"新吉富"罗非鱼IgM,纯化蛋白经SDS-PAGE检测,重链、轻链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5~78、23~25 ku;以纯化的IgM为抗原制备IgM McAb,制备McAb杂交瘤细胞株系3株,分别命名为2H5、2D4、2B11,抗体亚型均为IgM,小鼠腹水效价分别为1.0×10^(-5)、1.0×10^(-4)、1.0×10^(-5),对IgM敏感度测定表明,2H5、2D4、2B11检测灵敏度分别为31.25、125.00、62.50 ng.以抗罗非鱼IgM McAb包被酶标板,建立IgM捕获ELISA检测方法.以无乳链球菌灭活疫苗免疫罗非鱼,受免血清按建立的IgM捕获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建立的IgM捕获ELISA检测方法可应用于免疫应答抗体水平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吉富”罗非鱼 免疫球蛋白IgM 单克隆抗体 ELISA检测方法
下载PDF
“新吉富”罗非鱼池塘健康养殖试验
6
作者 邓勇辉 曹义虎 万新民 《江西水产科技》 2011年第1期17-18,共2页
开展了"新吉富"罗非鱼健康养殖试验,在面积为1241㎡的池塘中,放养3000尾"新吉富"罗非鱼夏花鱼种,采取接种硅藻,加换水和微流儿,合理投喂等措施改善养殖生态环境,经过159 d养殖,产量为1164㎏,平均规格为412.8g,试验... 开展了"新吉富"罗非鱼健康养殖试验,在面积为1241㎡的池塘中,放养3000尾"新吉富"罗非鱼夏花鱼种,采取接种硅藻,加换水和微流儿,合理投喂等措施改善养殖生态环境,经过159 d养殖,产量为1164㎏,平均规格为412.8g,试验结果表明该养殖模式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吉富”罗非鱼 健康 生态 养殖
下载PDF
“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世代F_(13)-F_(15)的生长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唐首杰 何安元 +3 位作者 李思发 蔡完其 赵金良 王成辉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2011年在上海海洋大学鱼类种质研究试验站对"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F13、F14、F15 3个世代群体的生长性能进行了比较,67 d的试验结果表明:(1)F13、F14、F15 3个选育世代的平均试验末体重分别为:195.7、213.4和218.3 g,方差分... 2011年在上海海洋大学鱼类种质研究试验站对"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F13、F14、F15 3个世代群体的生长性能进行了比较,67 d的试验结果表明:(1)F13、F14、F15 3个选育世代的平均试验末体重分别为:195.7、213.4和218.3 g,方差分析表明,F14和F15世代间的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P=0.483),但F14、F15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F13(P<0.05);(2)F13、F14、F15 3个选育世代的绝对增重率分别为2.39、2.61和2.74 g/d,其中,F15比F14提高4.98%,F14比F13提高9.21%,生长速度逐代提高的平均值为7.10%,F13-F15生长性状的选择响应约为7.10%;(3)F13、F14、F15 3个选育世代的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为:6.33%、4.87%和1.60%,即F13>F14>F15,呈现出逐代降低的趋势。据此可以推测,在连续定向选育过程中,"新吉富"罗非鱼的遗传改良进程并没有停止,尚未到达选育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吉富”罗非鱼 选育后期世代 生长性能
原文传递
“新吉富”罗非鱼、“吉丽”罗非鱼及萨罗罗非鱼耐寒力的测定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兵 李思发 蔡完其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9-503,共5页
在上海地区室外自然降温条件下,连续3年观察测定了"新吉富"罗非鱼、"吉丽"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及萨罗罗非鱼对低温的耐受力,计算和分析了平均半致死水温。2008年,"新吉富&qu... 在上海地区室外自然降温条件下,连续3年观察测定了"新吉富"罗非鱼、"吉丽"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及萨罗罗非鱼对低温的耐受力,计算和分析了平均半致死水温。2008年,"新吉富"罗非鱼死亡水温范围是7.5~5.8℃,平均半致死水温是6.8℃,对水温降低过程中罗非鱼行为活动的变化进行了观察;2009年,"新吉富"罗非鱼和"吉丽"罗非鱼的死亡水温范围分别是10.8~7.6℃、12.4~9.2℃,平均半致死水温分别是9.2℃和11.4℃;2010年3种实验鱼的死亡水温范围分别是11.0~7.0℃、12.8~11.4℃、13.8~12.4℃,平均半致死水温分别是8.3℃、12.5℃、13.1℃,且3者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3年实验结果,开始死亡和100%死亡的水温为"新吉富"罗非鱼11℃、5.8℃,"吉丽"罗非鱼12℃、9.2℃,萨罗罗非鱼13.8℃、12.4℃。3种遗传型罗非鱼耐寒力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种间差异,杂交能一定程度地改良耐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吉富”罗非鱼 ”罗非鱼 萨罗罗非鱼 水温
原文传递
“新吉富”罗非鱼选育F_(10)~F_(13)遗传变异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于爱清 李思发 蔡完其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的F10、F11、F12、F13 4个世代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异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个微卫星位点扩增后,共得到78个等位基因,扩增片段长度大小在100~295bp之间,4个选育世代的平均... 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的F10、F11、F12、F13 4个世代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异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个微卫星位点扩增后,共得到78个等位基因,扩增片段长度大小在100~295bp之间,4个选育世代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84~3.27,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27 1~0.676 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CPI)为0.567 6~0.622 9,3个遗传参数都一致呈现随着选育世代数累进而稳定下降的趋势,表明"新吉富"罗非鱼在长期选育过程里越来越趋于纯化之中。另一方面,4个选育世代两两间遗传分化FST值为0.019 07~0.133 54,世代间亦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显示"新吉富"罗非鱼的选育技术路线(黄河、长江及珠江3大农业生态区同步选育、适时交流,始终注意保持繁育群体的有效大小,严格的择优四步程序等)可使选育群体保持较丰富的遗传变异水平,有利于长期选育的持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吉富”罗非鱼 选育世代 遗传变异
原文传递
2个养殖水温下罗非鱼食后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翁祖桐 《渔业研究》 2018年第5期374-379,共6页
在26℃和30℃养殖水温下,于"新吉富"罗非鱼摄食后0、1、3、6、12、24、30、36、48、56、96 h共11个时间点采样,分别研究了前、中、后肠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罗非鱼经饥饿再摄食后,前、中、后肠... 在26℃和30℃养殖水温下,于"新吉富"罗非鱼摄食后0、1、3、6、12、24、30、36、48、56、96 h共11个时间点采样,分别研究了前、中、后肠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罗非鱼经饥饿再摄食后,前、中、后肠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基本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30℃养殖水温下,肠道各段消化酶活性均高于26℃养殖水温,且活性升高时间更早,较高活性水平持续时间更长。罗非鱼肠道各段消化酶活性存在组织差异性,在30℃养殖水温下,胰蛋白酶活性大小顺序为后肠>前肠>中肠,淀粉酶活性大小顺序为中肠>后肠>前肠,脂肪酶活性大小顺序为前肠>中肠>后肠,由此推测罗非鱼饲料中蛋白质、淀粉、脂肪成分在肠道中的主要消化部位分别为后肠、中肠、前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水温 “新吉富”罗非鱼 肠道 胰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