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无兵文化”与“新四民”观的历史考量
1
作者
熊志勇
高钟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6-59,共4页
2 0世纪 4 0年代“战国策派”著名人士雷海宗曾以兵在中国传统社会的边缘角色而提出“无兵文化”说。然而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显著表象却是“兵”的角色崛起 ,军人群体进踞社会中坚 ,势必改变传统的四民结构 ,亦对社会文化转型产...
2 0世纪 4 0年代“战国策派”著名人士雷海宗曾以兵在中国传统社会的边缘角色而提出“无兵文化”说。然而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显著表象却是“兵”的角色崛起 ,军人群体进踞社会中坚 ,势必改变传统的四民结构 ,亦对社会文化转型产生深远影响。严复审视近代社会转型而倡言以兵为首的“新四民”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兵文化
社会变迁
“新
四
民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娇红记》
2
作者
孙琳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第7期144-144,共1页
《娇红记》是继汤显祖的《牡丹亭》之后的又一部宣扬至情的传奇创作,只是孟称舜看到了在思想解放的年代,人欲逐渐超出了道德可以管束的范围,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社会上充满淫亵的味道,所以努力把“情”建构在遵从道德的基础上。晚明...
《娇红记》是继汤显祖的《牡丹亭》之后的又一部宣扬至情的传奇创作,只是孟称舜看到了在思想解放的年代,人欲逐渐超出了道德可以管束的范围,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社会上充满淫亵的味道,所以努力把“情”建构在遵从道德的基础上。晚明是个复杂的社会,人们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开始怀疑,士商的互动让知识分子对于一直信仰的道路产生疑问。孟称舜自然脱离不了这样的社会,他也开始反思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娇红记》孟称舜情
理
“新四民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近世“兵”的角色演变——从《社会通诠》译者序说开去
3
作者
熊志勇
董文俊
《贵州文史丛刊》
2003年第4期25-28,共4页
近代以来 ,中国社会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各形色人等俱分进化 ,社会角色此隐彼现 ,“用进废退”的社会需求律 ,成就了御侮平乱的“兵” ,近代军人逐渐取代八股士人晋身为“过渡时代”的中坚。严复审视近代社会转型而译介以兵为首...
近代以来 ,中国社会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各形色人等俱分进化 ,社会角色此隐彼现 ,“用进废退”的社会需求律 ,成就了御侮平乱的“兵” ,近代军人逐渐取代八股士人晋身为“过渡时代”的中坚。严复审视近代社会转型而译介以兵为首的“新四民”观 ,则对这种历史性变迁作了颇有见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通诠》
“兵”
近代
社会角色
严复
“新
四
民
”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兵文化”与“新四民”观的历史考量
1
作者
熊志勇
高钟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
湖北师范学院
出处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6-59,共4页
文摘
2 0世纪 4 0年代“战国策派”著名人士雷海宗曾以兵在中国传统社会的边缘角色而提出“无兵文化”说。然而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显著表象却是“兵”的角色崛起 ,军人群体进踞社会中坚 ,势必改变传统的四民结构 ,亦对社会文化转型产生深远影响。严复审视近代社会转型而倡言以兵为首的“新四民”观 。
关键词
无兵文化
社会变迁
“新
四
民
”
Keywords
no soldier culture
socical change
Xinsimin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娇红记》
2
作者
孙琳
机构
西安文理学院
出处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第7期144-144,共1页
文摘
《娇红记》是继汤显祖的《牡丹亭》之后的又一部宣扬至情的传奇创作,只是孟称舜看到了在思想解放的年代,人欲逐渐超出了道德可以管束的范围,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社会上充满淫亵的味道,所以努力把“情”建构在遵从道德的基础上。晚明是个复杂的社会,人们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开始怀疑,士商的互动让知识分子对于一直信仰的道路产生疑问。孟称舜自然脱离不了这样的社会,他也开始反思了。
关键词
《娇红记》孟称舜情
理
“新四民论”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近世“兵”的角色演变——从《社会通诠》译者序说开去
3
作者
熊志勇
董文俊
机构
海军院校教育编辑部
南开大学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2003年第4期25-28,共4页
文摘
近代以来 ,中国社会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各形色人等俱分进化 ,社会角色此隐彼现 ,“用进废退”的社会需求律 ,成就了御侮平乱的“兵” ,近代军人逐渐取代八股士人晋身为“过渡时代”的中坚。严复审视近代社会转型而译介以兵为首的“新四民”观 ,则对这种历史性变迁作了颇有见地的阐释。
关键词
《社会通诠》
“兵”
近代
社会角色
严复
“新
四
民
”观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无兵文化”与“新四民”观的历史考量
熊志勇
高钟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再论《娇红记》
孙琳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近世“兵”的角色演变——从《社会通诠》译者序说开去
熊志勇
董文俊
《贵州文史丛刊》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