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敦颐的人生境界论探微 被引量:2
1
作者 宁新昌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6-40,共5页
周敦颐的人生境界论探微宁新昌在儒家的思想中,道问学与尊德性统一,为学与做人统一。对承续这一思想的宋明新儒家来说,他们的道问学主要是对本体的探索,他们的尊德性则体现在论及人生境界。在他们那里,本体呈现的是一个本然的世界... 周敦颐的人生境界论探微宁新昌在儒家的思想中,道问学与尊德性统一,为学与做人统一。对承续这一思想的宋明新儒家来说,他们的道问学主要是对本体的探索,他们的尊德性则体现在论及人生境界。在他们那里,本体呈现的是一个本然的世界,人的思想境界则是这一本然世界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敦颐 人生 “无思” 《宋元学案》 “诚” 道德主体 “无我”之境 《易传》 无我之境 《太极图说》
下载PDF
无我便是大我
2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0-70,共1页
韩少功在《无我之我》.(《新民晚报》1994年9月4日)一文中说:据说现代人主张创作主体的强化,作者由该成为作品真正的主角,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最好的内容应化作形式.这些当然是十分益智的见解,被我多次热烈拥护.不过.... 韩少功在《无我之我》.(《新民晚报》1994年9月4日)一文中说:据说现代人主张创作主体的强化,作者由该成为作品真正的主角,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最好的内容应化作形式.这些当然是十分益智的见解,被我多次热烈拥护.不过.还有另一条见解现在很少有人说,也是应该好好说的.那就是,最好的形式应该化作内容,最好的“怎么说”应该化作“说什么”,最好的作者应该在他们的叙述对象里悄悄消失,从而达到“无我”之境.无我便是大我.古典的《史记》、《荷马史诗》等等多是无我亦即大我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我”之境 创作主体 叙述对象 《荷马史诗》 《史记》 韩少功 《新民晚报》 人类心灵 现代人 作品
下载PDF
试论丁玲小说创作的三种境界
3
作者 李仕中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32-36,共5页
关键词 丁玲 小说创作 “无我”之境 “有我” 早期创作 个性解放 世界观 研究资料 杜晚香 艺术创作
下载PDF
汉诗新世纪:诗人写作或“我”的写作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霞 《诗探索》 1999年第1期31-38,共8页
一 90年代汉诗写作,有两个比较明显的阶段或主线,即后现代诗歌写作和个人化诗歌写作。且不谈此命名的可疑性,当它们不得不作告别状时,我们在就要到来的又一个一千年,该怎样对诗发言,况且我们不能不对诗发言。
关键词 汉诗 西方诗歌 于坚 诗歌写作 王家新 新世纪 脱离生活 个人化 口语 “无我”之境
原文传递
反观自身的《达摩为何向东行》
5
作者 丁小雄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84-85,共2页
反观自身的︽达摩为何向东行丁小雄在和中国颇有文化渊源关系的韩国,近几年出现了《达摩为何向东行》、《华严经》、《破戒》等一系列佛教电影,昭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态度。它们宣讲的不仅仅是禅学关于反观生命本身的话题,更为重要更... 反观自身的︽达摩为何向东行丁小雄在和中国颇有文化渊源关系的韩国,近几年出现了《达摩为何向东行》、《华严经》、《破戒》等一系列佛教电影,昭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态度。它们宣讲的不仅仅是禅学关于反观生命本身的话题,更为重要更具有启示性的是在于它们从高度发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东行 达摩 高速摄影 “悟” 生命本体 “自在” “无我”之境 电影 和尚 反观生命
原文传递
《傅雷书信集》阅读记
6
作者 金梅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0-54,共5页
一部《傅雷家书》,已经风靡了成千上万的读者.成为人们提高思想、道德、艺术修养的最佳读物之一.这是近一二十年来少见的一种阅读现象.日前,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推出了《傅雷书信集》(上海教育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编).从所收书信中,人们看... 一部《傅雷家书》,已经风靡了成千上万的读者.成为人们提高思想、道德、艺术修养的最佳读物之一.这是近一二十年来少见的一种阅读现象.日前,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推出了《傅雷书信集》(上海教育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编).从所收书信中,人们看到了傅雷人格品性和艺术见解的另一些侧面.书信集中收录的,主要是傅雷写给国画大师黄宾虹的信件.傅、黄相识于30年代初.1931年秋天,23岁的傅雷到上海美专出任办公室主任时,早在那里任教的黄宾虹,已近古稀之年,他们俩却很快成了情谊深厚的忘年交.抗战期间,宾翁困居北平,傅雷则蜇居沪渎.1943年春.傅和当时留守上海的宾翁的其他一些朋友,准备来年宾翁80大寿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雷 黄宾虹 书信集 1943年 “有我” “无我”之境 书画展 画理 人格品性 画论
原文传递
傅雷的历史观念与世界眼光
7
作者 金梅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8年第2期70-76,共7页
傅雷的历史观念与世界眼光金梅傅雷先生是我国现当代杰出的文学翻译家。他译出的巴尔扎克、梅里美、丹纳和罗曼·罗兰等法国著名作家的作品,在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声誉,数十年来流传不衰。傅雷先生也是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和艺术鉴... 傅雷的历史观念与世界眼光金梅傅雷先生是我国现当代杰出的文学翻译家。他译出的巴尔扎克、梅里美、丹纳和罗曼·罗兰等法国著名作家的作品,在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声誉,数十年来流传不衰。傅雷先生也是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和艺术鉴赏家。是我国现当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观念 “世界眼光” 傅雷 艺术家 “有我” “无我”之境 人间性 西方文化艺术 外部世界 外国作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