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壶关方言断言性话语标记“不是说嘞”研究
1
作者 秦煜松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0-88,共9页
壶关方言中,“不是说嘞”属于断言类话语标记。在会话中,“不是说嘞”只能够出现在回应序列的开始或中间位置;在功能上,其具有断定、称赞、自我肯定、贬斥、示诚的功能;在地域分布上,河南省是“不是说嘞”的集中分布地区,而由于方言接... 壶关方言中,“不是说嘞”属于断言类话语标记。在会话中,“不是说嘞”只能够出现在回应序列的开始或中间位置;在功能上,其具有断定、称赞、自我肯定、贬斥、示诚的功能;在地域分布上,河南省是“不是说嘞”的集中分布地区,而由于方言接触的影响,其他与河南省毗邻的地区也有分布。将“不是说嘞”与西南官话中的“不是说”进行对比,发现“不是说嘞”断言义的浮现是受其递进语用模式的影响而产生的,其表达的语义为“不(仅仅)是说Z,而是事实上就是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关方言 不是说嘞 话语标记 断言
下载PDF
话语标记“不是我说”:从“辩解义”到“预设义”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用源 王旭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对话语标记“不是我说”进行历时考察,可以揭示“不是我说”的会话模型及其演变。意义方面,“不是我说”由“辩解义”向“预设义”发展;在形式上,“不是我说”来源于“不是+小句”结构形式,并由“不是我说X话”演变成“不是我说”。从... 对话语标记“不是我说”进行历时考察,可以揭示“不是我说”的会话模型及其演变。意义方面,“不是我说”由“辩解义”向“预设义”发展;在形式上,“不是我说”来源于“不是+小句”结构形式,并由“不是我说X话”演变成“不是我说”。从会话模型的演变推断出话语标记“不是我说”的形成动因是主观化及交互主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标记 不是我说 预设义 主观化 交互主观化
下载PDF
“谁说不是(呢)”的话语立场表达探究
3
作者 李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150-156,共7页
现代汉语中,“谁说不是(呢)”常常出现于互动会话语境中,通过所构建的话语立场行为表达言者肯定的态度立场。“谁说不是(呢)”属于回应性成分,表达立场主体2对立场主体1的相对赞成或相对不赞成,在不同话语环境中所体现出的赞同、确认、... 现代汉语中,“谁说不是(呢)”常常出现于互动会话语境中,通过所构建的话语立场行为表达言者肯定的态度立场。“谁说不是(呢)”属于回应性成分,表达立场主体2对立场主体1的相对赞成或相对不赞成,在不同话语环境中所体现出的赞同、确认、接受和反驳功能反映在认同度上形成一个连续统。在“谁说不是(呢)”立场表达中,两个立场主体通过“评价”“设置”和“认同”三个子行为实现趋同或趋异立场构建,交互主观性在此过程中得以浮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谁说不是(呢)” 话语立场 立场构建 交互主观性
下载PDF
话语标记“不是”:从话语修正到话语推进
4
作者 刘梁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不是”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动词短语、名词、连词等多种语法属性,本文聚焦“不是”的话语标记功能,考察其在当代汉语口语中从话语修正到话语推进的发展演化。语料显示,“不是”基于否定判断产生话语修正功能,分为修正自我和修正他人。随... “不是”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动词短语、名词、连词等多种语法属性,本文聚焦“不是”的话语标记功能,考察其在当代汉语口语中从话语修正到话语推进的发展演化。语料显示,“不是”基于否定判断产生话语修正功能,分为修正自我和修正他人。随着否定义进一步弱化产生话语推进功能,具体又包括反向转接和正向延续。“不是”言语功能的演化,伴随否定语义的逐步弱化和语篇衔接功能的相应增强,但“不是”用于话语修正和话语推进时,分别暗含言者对命题的不认同和对话语的负面评价。“不是”共时层面功能演化的动因和机制是标异性的主观化表达、基于会话合作原则推动的人际互动和“不是”作为否定性应答的肯定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是” 话语标记 话语修正 话语推进 语义弱化
下载PDF
说话语标记“不是” 被引量:23
5
作者 殷树林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5,共10页
话语标记"不是"的语用价值在于标示说话人所接受的信息与自己的认知状态有偏差,但它的使用可能会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体现说话人的自我中心;二是提示冲突性。这两个效果都会增加对对方面子的威胁,所以在日常会话中,说话人持谨... 话语标记"不是"的语用价值在于标示说话人所接受的信息与自己的认知状态有偏差,但它的使用可能会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体现说话人的自我中心;二是提示冲突性。这两个效果都会增加对对方面子的威胁,所以在日常会话中,说话人持谨慎态度,较少使用。"不是"有6个使用模式。在这些模式中,以出现在话轮开头的居多,也可以出现在话轮的中间,并且要求有后续句,后续句大多数是问句。此外,文章还探讨话语标记"不是"的语法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标记 不是 使用模式 语法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要不是”违实句探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晋霞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58-76,共19页
现代汉语中,“要+不是”格局的“要不是”主要有四种用法:直陈条件句、选择关系句、假转关系句、违实条件句。违实条件句占绝对优势。从违实解读的实现路径看,违实条件句“要不是”有三种:正推式、倒推式、评价式。正推式占绝对优势。... 现代汉语中,“要+不是”格局的“要不是”主要有四种用法:直陈条件句、选择关系句、假转关系句、违实条件句。违实条件句占绝对优势。从违实解读的实现路径看,违实条件句“要不是”有三种:正推式、倒推式、评价式。正推式占绝对优势。就时制和时体而言,违实句“要不是”通常用于过去时和现在时,少量也可用于“近现在的将来”;同时,后件句末“了”表示已然对于“要不是”实现违实解读十分重要。违实句“要不是”的前、后件均为假命题,文章重点分析了后件为假对后件语言形式的影响,主要有四种:1.否定标记;2.反问句;3.心理动词;4.含否定义的词汇成分。违实“要不是”与直陈“要不是”在韵律上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停顿和重音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不是” 违实 “了” 否定 韵律
下载PDF
“不是X吗”句的语义特征和表达功能 被引量:5
7
作者 郑贵友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21,95,共8页
"不是X吗"是一个较为常用的、形式变化较多的句式,其基本的句式含义是对X所表内容的强调肯定,各种同现成分对该格式整体语义特征产生不同向度的增值;在话语结构里,"不是X吗"句出现的位置比较灵活,并可与前后话语实... "不是X吗"是一个较为常用的、形式变化较多的句式,其基本的句式含义是对X所表内容的强调肯定,各种同现成分对该格式整体语义特征产生不同向度的增值;在话语结构里,"不是X吗"句出现的位置比较灵活,并可与前后话语实体构成多种语义关系;同时,"不是X吗"句可以承载"提醒""表疑""断言""宣泄""反驳""劝解""申辩"等七种表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是X吗”句 语义特征 表达功能
下载PDF
反喻性“A不是B”句的语篇模式和信息组配 被引量:2
8
作者 郝琳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63,共9页
反喻性"A不是B"句作为一种否定形式的隐喻句,在结构和语义上都体现出依附性。与其带有的低及物性特征相匹配,在具体语篇中用作后景,特定的语用条件下也可以充当前景。不同功能的语用分工对应于语篇组织模式的变化,语篇组织模... 反喻性"A不是B"句作为一种否定形式的隐喻句,在结构和语义上都体现出依附性。与其带有的低及物性特征相匹配,在具体语篇中用作后景,特定的语用条件下也可以充当前景。不同功能的语用分工对应于语篇组织模式的变化,语篇组织模式体现了话语编制者对多种信息整合方式的充分利用,是信息包装策略的有效实施和具体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不是B” 反喻 依附性 后景 前景
下载PDF
“不是A,就是B”选择构式义的形成——基于互文的空间认知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甘莅豪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68,共9页
由于词汇兴替,"不是A,就是B"源自"非A则B"。在"非A则B"结构中,"非A""则B"对举,形成对举空间,从而在语言流中营造了一个微环境,在此微环境中,基于互文的认知机制,A、B信息互换,形成格... 由于词汇兴替,"不是A,就是B"源自"非A则B"。在"非A则B"结构中,"非A""则B"对举,形成对举空间,从而在语言流中营造了一个微环境,在此微环境中,基于互文的认知机制,A、B信息互换,形成格式"非B则A",此格式再和"非A则B"结合,形成"非A则B,或者非B则A","非A则B"的选择义也由此产生。"不是A,就是B"的选择义也来源于互文。明末清初,由于"不是A,就是B"出现频率渐高,选择义逐渐固定到"不是A,就是B"结构中,此时即使A、B结构不对称,"不是A,就是B"也可以表达选择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是A 就是B” 构式义
下载PDF
“莫非”、“莫不是”、“难道”辨析——兼论三者的语法化过程 被引量:5
10
作者 楚艳芳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5-58,共4页
文章从历时的角度对语气副词"莫非"、"莫不是"、"难道"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考察,从共时的角度对三者进行了辨析。发现三者在现代汉语中虽然是同义词,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并非完全可以替换,它们的具体用法及... 文章从历时的角度对语气副词"莫非"、"莫不是"、"难道"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考察,从共时的角度对三者进行了辨析。发现三者在现代汉语中虽然是同义词,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并非完全可以替换,它们的具体用法及所表达的语气等方面都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非 莫不是 难道 语法化 辨析
下载PDF
“要不是P,就Q”的语用条件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燕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31,共11页
"要不是P,就Q"的语用条件可以从语用意图、信息类型、使用语境等方面分析。从语用意图看,该句式常用于表达"庆幸"(或兼"感谢")、"惋惜"、"责怪"这几种心理;从信息传递的类型看,"... "要不是P,就Q"的语用条件可以从语用意图、信息类型、使用语境等方面分析。从语用意图看,该句式常用于表达"庆幸"(或兼"感谢")、"惋惜"、"责怪"这几种心理;从信息传递的类型看,"要不是P"和Q大多数都是可推断信息,只有少数属于未知信息,个别属于半可推断信息;从使用语境看,总体上,上文与句式间存在着转折、因果、顺承和解说四种语义关系类型。该句式语用条件各因素内部存在着明显的频率差异。本文试图对其成因以及一些相关现象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不是P 就Q” 语用意图 信息类型 语义关系
下载PDF
“不是N的N”的评价功能与主观移情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清国 王光和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33,共11页
标记性构式'不是N的N'表达两种构式义;构式的语用功能为评价,而正负评价与构式语义相关,评价功能的赋得源自构式内在的反预期信息;'不是N的N'尚未完成构式化而定型固化,构式化的理据在于主观移情。
关键词 “不是N的N” 评价功能 反预期信息 主观移情
下载PDF
表示转折关系的“不过”和“就是”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岩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96,共5页
本文从意义和结构两方面分析表示转折关系的"不过"和"就是"的差异。同时指出,"不过"是可以兼表重转和轻转的关联词语,而"就是"是只能表示轻转的关联词语。
关键词 不过 就是 轻转 重转
下载PDF
选择关联“不是X就是Y”的语法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席嘉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7,共7页
“不是X就是Y”表示选择来源于假设句式中的“非X则Y”,起初是一种语用形式,表示选择的条件是:假设句式,否定和肯定判断的对立,X和Y之间结构的对应或准对应;其中第三个条件是早期表达非此即彼选择必具的语用标记。在演化过程中,经过重... “不是X就是Y”表示选择来源于假设句式中的“非X则Y”,起初是一种语用形式,表示选择的条件是:假设句式,否定和肯定判断的对立,X和Y之间结构的对应或准对应;其中第三个条件是早期表达非此即彼选择必具的语用标记。在演化过程中,经过重新分析,这一关联逐步摆脱语用标记,形成固化的结构意义,最终成为自足的选择句式。这一句法结构演化的动因是效益最大化(maximization of economy)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是……就是…… 选择句式 语法化 结构式
下载PDF
北京自然口语中的“是不是”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咸菊 《现代语文》 2019年第6期35-41,共7页
通过对“是不是”虚化为话语标记过程的探讨,认为北京口语中“是不是”表疑问的语用功能显现出一个由强到弱到无的连续链,它发端于有疑而问,经过疑问功能的减弱、消失,成为“非问”的话语标记成分。功能上的迁移变化是由于“是不是”在... 通过对“是不是”虚化为话语标记过程的探讨,认为北京口语中“是不是”表疑问的语用功能显现出一个由强到弱到无的连续链,它发端于有疑而问,经过疑问功能的减弱、消失,成为“非问”的话语标记成分。功能上的迁移变化是由于“是不是”在疑问结构体中语法位置的变化和凝固引起的。虚化为话语标记后,“是不是”除了含有与对方商议或进行求证的功能外,还说明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关注,努力在自己与听话人之间建立起共同的交际背景,来实现交际中应遵循的礼貌原则。同时,话语标记“是不是”具有肯定、确认之前的旧信息和提示、凸显之后的新信息等话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不是” 疑问结构体 语法化 话语标记 话语功能
下载PDF
大连方言中的程度范畴构式“是不(是)X”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明辉 王昕昱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95-97,共3页
大连方言中的“是不(是)X”构式整体不带有疑问意味,而是表示一种程度上的加重。这个意义无法从其各组分的意义推导而来,只能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从构式整体来分析。这类构式除在语法上具有典型性,也反映了使用者的特定认知模式。
关键词 大连方言 程度范畴 构式 是不(是)X
下载PDF
“X不是/没有”的假设表义功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雪平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32,共9页
"X不是/没有"是"如果、要"等假设连词与"不是/没有"连用而形成的连词化词语或词连。由在不同语义假设句中的语用分布得知,"X不是/没有"主要表反事实假设,较少表可能假设,其表义功能与假设连词... "X不是/没有"是"如果、要"等假设连词与"不是/没有"连用而形成的连词化词语或词连。由在不同语义假设句中的语用分布得知,"X不是/没有"主要表反事实假设,较少表可能假设,其表义功能与假设连词大致互补。本文通过语料分析与统计证明:"要不是"是典型反事实假设标记;"假如不是、若不是"是比较典型的反事实假设标记,"若非"、其他"X不是"和"X没有"也倾向表反事实假设。它们标记反事实假设的功能强弱为:要不是>假如不是>若不是>若非>其他"X不是">X没有。否定式假设成分"X不是/没有"的反事实假设表义倾向与反事实假设句的语义内涵、说话人的认知心理等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不是/没有” 假设句 表义功能 反事实假设
下载PDF
经典诠释的变迁与经典价值的重建——以思想史上原壤形象的建构及其变迁为中心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4-124,共11页
在思想史上,对原壤形象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构。原壤先被视为一个"失礼"之人,后被皇侃改塑成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方外圣人"。前者关注原壤与孔子的"故旧"关系,从而将全章主旨放在"老而不死是为贼&qu... 在思想史上,对原壤形象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构。原壤先被视为一个"失礼"之人,后被皇侃改塑成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方外圣人"。前者关注原壤与孔子的"故旧"关系,从而将全章主旨放在"老而不死是为贼"之上,由此深入思考礼法秩序的存在根基问题;后者则侧重思考原壤的个人思想,为原壤的失礼进行辩护,进而为消解礼法秩序提供思想资源。朱子对原壤形象进行了创造性的重构,在尊重原壤思想形象的同时对之进行了根本否定,使该章主旨得以重现。现代思想基于平等自由的诉求,消解了朱子的努力,遮蔽了该章本来严肃重大的问题,降低了该章及经典的重大价值。只有超越现代思想的视野,才能够真正重建经典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壤 “老而不死是为贼” 政治哲学 皇侃 朱子
下载PDF
汉语新型“V的不是A,是B”构式整合的修辞动因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文博 《语言与翻译》 2013年第4期9-14,共6页
文章认为当代汉语中流行的"V的不是A,是B"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融入了使用者交际意图的修辞构式,其核心在于用一个表面"否定_肯定"的形式去整合深层的肯定并表达实际上的递进义,以凸显抽象的概念、事物的本质以及主观... 文章认为当代汉语中流行的"V的不是A,是B"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融入了使用者交际意图的修辞构式,其核心在于用一个表面"否定_肯定"的形式去整合深层的肯定并表达实际上的递进义,以凸显抽象的概念、事物的本质以及主观化的情感和认识,因此,这一构式比"肯定再肯定"的形式更能获得特定的语用修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的不是A 是B”结构 递进 整合 修辞动因
下载PDF
反事实假设句的功能及其表达手段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雪平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19-26,共8页
现代汉语反事实假设句是用反证法进行推理论证的一种假设复句,常用“如果(不是/没有)……,就……”框架结构形式表示。说话人采用假设性反证释因或归谬法来证明或反驳某种观点,反证释因句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反证归谬句,前者是典型的反事... 现代汉语反事实假设句是用反证法进行推理论证的一种假设复句,常用“如果(不是/没有)……,就……”框架结构形式表示。说话人采用假设性反证释因或归谬法来证明或反驳某种观点,反证释因句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反证归谬句,前者是典型的反事实假设表达法,多使用“X不是/没有”作假设标记,后者多使用“X说”作假设标记,其频率差异受表达的需要和言者认知心理的制约。句式反事实假设意义的表达通常依靠反事实假设标记、假设标记与词汇标记的配合,或者通过句子本身的语义内涵、特定的上下文语境等达成。语料统计结果表明,现代汉语中只有连词化的“要不是”是专职反事实假设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事实假设句 反证释因 反证归谬 反事实假设标记 “要不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