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务业增长的知识产权保护“最适强度”动态演化及其决定因素——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综合框架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唐保庆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共18页
先从服务品市场需求量(宏观层面)、服务业市场结构(中观层面)以及服务企业模仿能力(微观层面)三个层面对服务业增长中知识产权保护"最适强度"动态演化的理论机制进行分析,接下来以服务业企业微观数据开展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 先从服务品市场需求量(宏观层面)、服务业市场结构(中观层面)以及服务企业模仿能力(微观层面)三个层面对服务业增长中知识产权保护"最适强度"动态演化的理论机制进行分析,接下来以服务业企业微观数据开展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服务业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存在理论上的知识产权保护"最适强度",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服务业增长呈现出先扬后抑的"倒U型"作用特征,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远远低于理论上的"最适强度";服务品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服务业市场结构趋于竞争型以及服务企业模仿能力的提高均会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最适强度"向上动态演化,决策部门应当根据宏观、中观和微观多维度的服务业发展检测指标,阶段性地调整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强度标杆。上述研究结论在总体样本和分类样本中均具有一般性,并且在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知识产权保护 “最适强度” 动态演化 微观证据
下载PDF
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区域失衡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与最适强度偏离度的视角 被引量:44
2
作者 唐保庆 邱斌 孙少勤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7-162,共16页
基于服务业占比、服务业增加值以及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三个维度进行度量的中国服务业增长区域失衡状态正愈演愈烈。本文从知识产权保护(IPR)实际强度与"最适强度"偏离度的视角解读了中国服务业增长区域失衡的理论机制,并借助于... 基于服务业占比、服务业增加值以及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三个维度进行度量的中国服务业增长区域失衡状态正愈演愈烈。本文从知识产权保护(IPR)实际强度与"最适强度"偏离度的视角解读了中国服务业增长区域失衡的理论机制,并借助于不同的计量模型开展间接论证和直接论证,基于多样化知识产权保护指标和基于服务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多次回归均得到了较为稳健的研究结论。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显著地促进了中国的服务业增长,而且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尚未达到理论上的"最适强度";东中西部地区存在各自理论上的知识产权保护"最适强度",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与自身"最适强度"的偏离度较大,导致中西部地区原先落后于东部地区服务业增长的劣势进一步加剧,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区域失衡越发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服务业增长 “最适强度” 区域失衡
原文传递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吗? 被引量:8
3
作者 唐保庆 韩守习 陈启斐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9,共11页
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视角出发阐释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的复杂非线性演化理论机制,进而运用基于"距离指数"和"铁路密度"构建的工具变量实证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 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视角出发阐释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的复杂非线性演化理论机制,进而运用基于"距离指数"和"铁路密度"构建的工具变量实证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增长推动了我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升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分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拉大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地区差距;知识产权保护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先扬后抑的"倒U"型特征,我国当前的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低于理论上的"最适强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上述研究结论在基于多种知识产权保护指标和多种回归方法的检验中均表现得十分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最适强度” 知识密集型 服务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