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有没有”结构的形成 被引量:3
1
作者 薛宏武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46-50,共5页
笔者认为,现代汉语"有没有"是由于"有NP没有(NP)"认知及焦点结构上存有缺陷,在"V不V"历时类推下形成的状性结构。"有没有"问句是时体、焦点与疑问点合一的前摄性语用句,它便于信息安排与提取... 笔者认为,现代汉语"有没有"是由于"有NP没有(NP)"认知及焦点结构上存有缺陷,在"V不V"历时类推下形成的状性结构。"有没有"问句是时体、焦点与疑问点合一的前摄性语用句,它便于信息安排与提取。表意上它有主观肯定倾向、强调与委婉等功能。"没有"羡余脱落,由"有没有S/VP"可逆序构造出一个新的疑问求证状性动词"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有没有” 结构 焦点 组形
下载PDF
“有没有”测度句:询问与反诘的中间阶段
2
作者 陈伟 《现代语文》 2018年第1期61-66,共6页
具有疑问功能的"有没有"问句从表层来看属形式单一的正反问句,但是其自身的疑问功能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根据发话人已知信息的多少或疑惑程度的不同,将"有没有"疑问句分为三种句式:询问句、测度句、反诘句... 具有疑问功能的"有没有"问句从表层来看属形式单一的正反问句,但是其自身的疑问功能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根据发话人已知信息的多少或疑惑程度的不同,将"有没有"疑问句分为三种句式:询问句、测度句、反诘句。通过分析发现,"有没有"测度句既有询问的功能,即发话人有疑惑需要听话人给予解答;也有反诘的功能,即发话人实施请求或指令的祈使性行为。但表达测度语气的"有没有"问句则不同于询问与反诘问句,主要是外部形式和内部功能的不同,表现为搭配成分的不同、语义所指的不同、回答方式的不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没有” 测度 询问 反诘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中的助动词“有没有” 被引量:40
3
作者 董秀芳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共8页
现代汉语中的“有没有”有两种用法 ,一种是作为实义动词的正反重叠 ,用于名词性成分之前 ;一种是出现于动词性成分之前 ,帮助表示对过去是否发生某事件的一般性疑问 ,这种用法应看作是助动词。“有没有”作为助动词的用法是从其作为实... 现代汉语中的“有没有”有两种用法 ,一种是作为实义动词的正反重叠 ,用于名词性成分之前 ;一种是出现于动词性成分之前 ,帮助表示对过去是否发生某事件的一般性疑问 ,这种用法应看作是助动词。“有没有”作为助动词的用法是从其作为实义动词的正反重叠用法演变出来的。作为一般性疑问的标记 ,助动词“有没有”与其他表示一般性疑问的方式有着一些用法上的不同 ,因而在语用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动词 “有没有” 汉语 语法化 用法 实义动词
原文传递
“有没有”测度句的界定与功能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伟 李静 《对外汉语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57-169,共13页
本文通过检索语料库,对"有没有"构成的三类疑问句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有没有"测度句是位于询问句与反诘句的中间阶段,并占据多数的比重。测度句中的"有没有"不再作为主要动词的正反叠加形式,而是一种测度... 本文通过检索语料库,对"有没有"构成的三类疑问句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有没有"测度句是位于询问句与反诘句的中间阶段,并占据多数的比重。测度句中的"有没有"不再作为主要动词的正反叠加形式,而是一种测度语气的表达标记。"有没有"测度句之所以能够表达测度语气,主要是与言者对事实的预估或对已知信息的主观倾向性有关。该类句式还具有多重语用功能,其功能主要靠"疑问话语标记""语力"和"信疑互动的认知转化"三方面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没有” 测度 询问 反诘
原文传递
“有没有+VP”问句的重新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聂志军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58,共7页
通过对"有没有"的早期用例进行重新考察,发现光杆"有没有"始见于明代,"有没有+NP"从清代中后期开始出现,"有没有+VP"始见于清末,纠正了前人提出的错误结论。光杆"有没有"是"有+... 通过对"有没有"的早期用例进行重新考察,发现光杆"有没有"始见于明代,"有没有+NP"从清代中后期开始出现,"有没有+VP"始见于清末,纠正了前人提出的错误结论。光杆"有没有"是"有+NP+没有"演变为"有没有+NP"的桥梁。"有没有+VP"的产生受南方方言影响,并根据它早期大都出现在江浙、福建、广东籍作家作品中的现象,推断"有没有+VP"问句可能是从清末开始逐步从南方方言进入到现代汉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没有” 词汇化 类推 方言影响
下载PDF
降格否定“鲜有”的语义、功能及演化--兼论与常规否定“没有”的否定纠葛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彧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降格否定是指句法上黏着、语义上不全、语用上委婉的否定。"鲜有"作为降格否定,句法上,后接成分为无界名词和名化动词,"鲜有+NP"可以参与构成多种句法成分,其主语也多为无生主语;语义上,"鲜有"具有量的... 降格否定是指句法上黏着、语义上不全、语用上委婉的否定。"鲜有"作为降格否定,句法上,后接成分为无界名词和名化动词,"鲜有+NP"可以参与构成多种句法成分,其主语也多为无生主语;语义上,"鲜有"具有量的否定或部分否定的性质,语义为"少于";由于兼语脱落形成句法空位,"鲜有"在紧邻语境中逐渐副词化,其功能表达体现为:遵守礼貌、维护面子、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鲜有"与"没有"的差异表现在四个方面:语义辖域不同、否定纠葛产生、预设存在差异、语体和篇章表现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有” 没有” 功能表现 副词化 对比分析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中的“是不是VP”与“有没有VP”句式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莹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2-85,共4页
"是不是VP"与"有没有VP"句式的句法归属,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确定"是"和"有"的句法属性有助于确定两类句式的句法地位,"是不是VP"与"有没有VP"两类句式中的"是&... "是不是VP"与"有没有VP"句式的句法归属,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确定"是"和"有"的句法属性有助于确定两类句式的句法地位,"是不是VP"与"有没有VP"两类句式中的"是"和"有"都是作为强调标记使用的助动词;它们都是位于"谓头"位置,两类疑问句式都是在"谓头"位置上通过正反重叠语法手段形成的,应该归属正反问句。在本文的理论框架下,两类疑问句式能够得到统一的句法分析,这种统一分析和"是"与"有"在句法上有若干平行的特征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不是VP” “有没有VP” 助动词“是” 助动词“有” “谓头”位置
下载PDF
“有没有句”在闽南方言区的结构变异——关于新兴问句“有没有+VP”产生依据的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秀明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4-38,共5页
考察一种新兴的句法现象,有必要将其放在特定的地域和特殊的语用群体中进行审视。文中着重分析普通话“有没有句”在闽南方言区的结构变异,进而探讨新兴问句“有没有+VP”的产生依据。
关键词 “有没有+VP” 闽南方言区 结构变异 产生依据
下载PDF
论“有没有+V”句式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如正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8-10,13,共4页
在最近几年里产生了使用"有没有+V"进行提问的句子,使现代汉语以往的规范化受到干扰和冲击。这个句式不是以前尚未发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汉语句式,也不属于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语料,追根寻源属于英语干扰现代汉语的不规范现... 在最近几年里产生了使用"有没有+V"进行提问的句子,使现代汉语以往的规范化受到干扰和冲击。这个句式不是以前尚未发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汉语句式,也不属于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语料,追根寻源属于英语干扰现代汉语的不规范现象。大家所持的态度应该是尊重汉语语法规范原则,维护现代汉语的民族面目,对不规范的语法现象及早认识并且予以纠正,让对世界影响日益巨大的现代汉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没有+V”句式 不规范 积极纠正 维护现代汉语的民族面目
下载PDF
甘肃合水太白镇方言中的“太没有X”结构
10
作者 陈立中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63,共9页
甘肃省合水县太白镇境内通行的本地话(以下简称"太白方言")中的"太没有X"结构可以分为"太没有NP"、"太没有人VP"和"太没有VP"三种类型。其中的"没有"可以被替换为"没... 甘肃省合水县太白镇境内通行的本地话(以下简称"太白方言")中的"太没有X"结构可以分为"太没有NP"、"太没有人VP"和"太没有VP"三种类型。其中的"没有"可以被替换为"没",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被替换为"没有得"。在会话中,NP还可以承前省略。与普通话相比,太白方言"太没有NP"中的NP多指具体的人、物或词语;"太没有VP"中的VP则多指人们具体的行为动作;"太没有NP"和"太没有VP"都不表达强烈的情感,意思分别与普通话的"不太有NP"(或"不大有NP")、"没太VP"大致相当,以至于太白方言语料中检索不到"不太有NP"(或"不大有NP")、"没太VP"这样的用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方言 副词 没有 没有X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中的三种“有…无/没…”四字格——以白话文经典作家老舍中文小说语言语料库为依据
11
作者 聂志平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46-53,共8页
文章以白话文经典作家老舍250万字较大规模中文小说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分析老舍作品语言中的三种四字格“有A无B”“有A没B”与“有A无/没A”。通过穷尽老舍小说语言中所有这三种格式构成的四字语,发现三种格式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共同点... 文章以白话文经典作家老舍250万字较大规模中文小说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分析老舍作品语言中的三种四字格“有A无B”“有A没B”与“有A无/没A”。通过穷尽老舍小说语言中所有这三种格式构成的四字语,发现三种格式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共同点有3点:1)单位性质相同,即A与B必须同为词或不成词语素;2)A与B词性必须相同,必须同为名词或动词性词或不成词语素;3)A与B语义上具有某种相关性。差异有3点:1)由于A、B之间是对义、反义和相关义的不同而使“有A无B”表示不同的构式义,或{认为不存在的B比存在的A更为重要}表示一种遗憾的否定;或通过“有”与“无”的对立、A与B反义对比,对A予以强调;或者表示前后两项之间是一种或因果或转折的逻辑语义关系。2)“有A没B”与“有A无B”不同,前者表示{势不两立;两者必居其一}。3)“有A无/没A”除了词化的“有意无意”以外,有时后边带“的”,表示{无论有A还是无A(都会如何)},充当条件复句的条件部分(偏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文经典 老舍 四字格 “有A无B” “有AB” “有A无/A”
下载PDF
浅谈有没有V的句法结构及语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冬红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3年第4期21-23,共3页
新兴句式有没有v与传统句式v没v在句法上有明显区别,虽然语义相近可以相互变换,但有没有v在语用中表示出希望对方作出自己所期盼的回答,有明显的主观意愿倾向。
关键词 句法 语用 主观意愿倾向 《汉语口语》
下载PDF
“没有X就没有Y”的构式解析及生成动因
13
作者 李静 《现代语文》 2018年第2期75-79,共5页
"没有……就没有……"这一格式在现代汉语中早就出现,最初用关联词及标点符号连接,但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逐渐演变为"没有X就没有Y"结构。根据构式语法理论以及"没有X就没有Y"结构在结构-语义上的特点,我... "没有……就没有……"这一格式在现代汉语中早就出现,最初用关联词及标点符号连接,但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逐渐演变为"没有X就没有Y"结构。根据构式语法理论以及"没有X就没有Y"结构在结构-语义上的特点,我们将此称为"没有X就没有Y"构式,并从模因论的角度对该构式进行分类。此外,"没有X就没有Y"从条件复句经过压缩与整合而质变为"没有X就没有Y"构式,并且在象似原则,尤其是距离象似原则和顺序象似原则的促动下,"没有X就没有Y"构式逐渐形成,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能产性,适应不同的语言使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有X就没有Y 构式 类型 生成动因
下载PDF
话语标记“有没有一种可能”的语用分析
14
作者 韦思雨 师琳 《汉字文化》 2024年第13期25-28,共4页
在当今的交际互动中,“有没有一种可能”逐渐演变为会话中显性的弱断言话语标记,以此中和说话者对某些判断/认识高度确定性的强势态度,是现代社会必备的“社交润滑剂”之一。文章从语用学角度切入,分析交际中的经典会话,可知“有没有一... 在当今的交际互动中,“有没有一种可能”逐渐演变为会话中显性的弱断言话语标记,以此中和说话者对某些判断/认识高度确定性的强势态度,是现代社会必备的“社交润滑剂”之一。文章从语用学角度切入,分析交际中的经典会话,可知“有没有一种可能”的分布特征鲜明有序,主要位于话轮开头和中间,不仅具有主观性、强调性、幽默性的语用特征,还具备明显的标记焦点,凸显立场和减缓语力,彰显礼貌的语用功能。目前,“有没有一种可能”在人们言谈交际中不断复制和传播,正逐渐应用于更多使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没有一种可能” 话语标记 位置分布 语用分析
原文传递
清中叶琉球官话的反复问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琳 《汉语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68-76,共9页
琉球官话的反复问句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的使用情况各有特点,除了使用频率有所差别外,还有一种具有南方方言特色的反复问格式"有+VP+没有"。从"官话"层面的角度,琉球官话中选取各种不同形式的倾向性表明其"官... 琉球官话的反复问句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的使用情况各有特点,除了使用频率有所差别外,还有一种具有南方方言特色的反复问格式"有+VP+没有"。从"官话"层面的角度,琉球官话中选取各种不同形式的倾向性表明其"官话"层面的取向;但"有+VP+没有"这种反复问格式的存在,说明琉球官话与闽、粤、客等各大方言相一致,具有南方方言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官话 反复问句 南方官话 “有+VP+没有”南方方言
下载PDF
“有没有/有/没有+VP”句 被引量:35
16
作者 王森 王毅 姜丽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8,共9页
本文主要依据央视等媒体的口语语料描写了"有没有+VP"、"有+VP"、"没有+VP"三种相关联的句子。认为"有没有+VP"句已经进入普通话,并列举讨论了它的一些值得注意的结构和用法;同时认为,"有... 本文主要依据央视等媒体的口语语料描写了"有没有+VP"、"有+VP"、"没有+VP"三种相关联的句子。认为"有没有+VP"句已经进入普通话,并列举讨论了它的一些值得注意的结构和用法;同时认为,"有+VP"句也正在成为一种新生的表肯定的动词谓语句,也列举并讨论了它的结构和用法;还指出了"没有+VP"句的新用法。文章认为,后两种句子的结构或新用法主要因"有没有+VP"在语用和结构上的诱发作用而渐渐形成;而"有+VP"句可能还与近代汉语北方话中同类格式的遗留以及目前闽粤方言句式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没有+VP”句“有+VP”句 没有+VP”句 诱发 口语 近代汉语 闽粤话
原文传递
“有得”句的形成、演化及相关问题
17
作者 郝璐杰 陈昌来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有得"句最早在宋代出现,随着"得"的虚化,"有/无+得NP/VP"得以重新分析为"有/无得+NP/VP",从而形成"有得"句。"有得"句与"得"字句在近古汉语中结构基本相似,其... "有得"句最早在宋代出现,随着"得"的虚化,"有/无+得NP/VP"得以重新分析为"有/无得+NP/VP",从而形成"有得"句。"有得"句与"得"字句在近古汉语中结构基本相似,其产生也受到"得"字句的类化作用影响,并在演化过程中呈现出四种不对称现象。"有得"句是特殊的"得"字句,其在补语和表示的事件范畴上都较为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得”句 “得”字句 有得(的)VP 得(的)VP 语法化 事件范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