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词形式对汉语名词所指“有界”、“无界”事物的影响——从事物的“有界”、“无界”判断,看汉、英语社会对事物的感知方式与文化类型差异 被引量:6
1
作者 龙涛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9-74,共6页
文章从广义的文化修辞学角度,探讨了现代汉语名词对"有界"事物的表达。针对汉语的个体名词有一部分的所指是"同质"事物的事实,认为汉语的个体名词所指事物的"有界"与"无界"性质不适合用"... 文章从广义的文化修辞学角度,探讨了现代汉语名词对"有界"事物的表达。针对汉语的个体名词有一部分的所指是"同质"事物的事实,认为汉语的个体名词所指事物的"有界"与"无界"性质不适合用"同质"与"异质"标准来区分,但可以靠个体量词对事物空间外形的"定型"特征来区分,并认为对现代汉语名词所指事物的"有界"与"无界"性质判断,更适合采取事物的外形是否"定型"的"定形"标准。这种"定形"标准能充分反映出汉语名词特有的形式标签"量词"所具有的表形特征与汉语名词特有的个体量词这一形式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汉语的名词是属于所指事物在汉语社会的认知中"外形突显"的事物类型;同时,这种"定形"标准与有可数与不可数名词之分的语言所适合采取的"同质/异质"这样的"定性"标准,具有语言类型学意义上的互补性。文章认为,汉语名词所表现出的在事物空间"有界"、"无界"方面偏向外形的认知特征,反映的其实是汉语社会对事物的概念思维判断上的"具象性"文化特征;这种来自语义范畴这个语言最底层也是最终决定性方面的反映,较之语言的其他层面诸如文字、词汇、句法结构等,更具有深层隐秘性与真实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量词 “有界”与“无界”事物 外形“定型”标准 “定性”型事物与“定形”型事物 “具象性”文化特征
下载PDF
数字线估计的模型与策略:有界和无界的相似与分离
2
作者 李敏 孙晓辉 +1 位作者 李文杰 李梦霞 《心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301-307,共7页
Cohen于2011年提出了无界数字线估计任务,诸多研究表明该任务克服了传统有界数字线估计任务的局限,能够反映更加纯粹的数字表征本质。然而,无界数字线估计的模型与策略与有界数字线估计的异同,还有待检验。文章分别对有界和无界数字线... Cohen于2011年提出了无界数字线估计任务,诸多研究表明该任务克服了传统有界数字线估计任务的局限,能够反映更加纯粹的数字表征本质。然而,无界数字线估计的模型与策略与有界数字线估计的异同,还有待检验。文章分别对有界和无界数字线估计任务中的数字表征模型和估计策略进行梳理,分析两种任务中数字线表征模型以及估计策略发展与转变的相似与分离,并进一步推测估计策略与表征模型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数字认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界数字线估计 无界数字线估计 数字表征模型 估计策略
下载PDF
基于认知语言学有界无界理论的二语词汇习得与教学
3
作者 吴优 李国宏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5期55-60,共6页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相结合。二语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知语言学近三十年来的蓬勃发展,无疑为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及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广阔的前景。有界无界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相结合。二语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知语言学近三十年来的蓬勃发展,无疑为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及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广阔的前景。有界无界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名词和动词两方面具体探讨了有界无界理论在二语词汇习得与教学中的体现及运用,旨在为二语词汇习得与教学提供一些实用的理论参考。文章提出教师一方面应创新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运用词汇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应营造活跃的英语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语言学习更加轻松和愉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有界无界理论 二语词汇习得 二语教学
下载PDF
由几种“V+了+宾语”的自由结构看“有界与无界”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刚 陈力坤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152-157,共6页
"有界与无界"分为三个层面:客观实际层面、主观认知层面、语言语法层面,三个层面之间是参差互现的。宾语有界的方式也不局限于宾语为指示代词、专有名词、在宾语前面加数量词三种,还可以通过主语与宾语的关系、句意、乃至宾... "有界与无界"分为三个层面:客观实际层面、主观认知层面、语言语法层面,三个层面之间是参差互现的。宾语有界的方式也不局限于宾语为指示代词、专有名词、在宾语前面加数量词三种,还可以通过主语与宾语的关系、句意、乃至宾语本身来承担。汉语中为数不少的"V+了+宾语"格式不仅说明沈家煊先生关于这一命题的解释是有漏洞的,也说明"V+了+宾语为粘着结构"这一命题本身需要进一步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结构 V+了+宾语 有界 无界
下载PDF
“有界”“无界”与补语“完”的有界化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思旭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82,共10页
本文结合意象图示及相关标记词,对动词"有界""无界"进行新的阐释,并对谓语动词有界化的手段进行例释。在分析"了""过"对谓语动词的有界化作用的基础上,尝试把"有界""无界"... 本文结合意象图示及相关标记词,对动词"有界""无界"进行新的阐释,并对谓语动词有界化的手段进行例释。在分析"了""过"对谓语动词的有界化作用的基础上,尝试把"有界""无界"理论与补语的语义指向相结合,分析补语"完"因语义指向不同而导致其有界化对象的差异。最后从认知上解释宾语的"有指""无指"对补语"完"语义指向及其有界化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界/无界 语义指向 有界 语义指称
下载PDF
“界”与有界化 被引量:41
6
作者 刘辰诞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58,共6页
“界”理论揭示了人类对客观外界事物认识的本质特征,对语言学研究有重要意义。但前辈语言学家的研究局限于对语法范畴的定义,因而对“界”在哪个层次的语言结构中进行讨论最为适当,存在分歧。本文通过考察认为,“界”是人类经验投射到... “界”理论揭示了人类对客观外界事物认识的本质特征,对语言学研究有重要意义。但前辈语言学家的研究局限于对语法范畴的定义,因而对“界”在哪个层次的语言结构中进行讨论最为适当,存在分歧。本文通过考察认为,“界”是人类经验投射到语言的结果,是自然语言表达式的典型特征,表达式结构必须是结构-边界统一体,必须实现有界化。无界结构导致整个结构崩溃。语言表达式的有界化是人类认知特征——完型感知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 语言表达式 有界 涉身经验 完型感知
下载PDF
Kirchhoff方程解的有界性(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岩 蒲志林 陈波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共4页
利用Galerkin方法证明了非线性Kirchhoff方程解的存在性,进一步得到了解的有界性和有界吸收集的存在性.
关键词 解的有界 吸收集 非线性Kirchhoff方程 GALERKIN方法
下载PDF
“有疆无界”到“有疆有界”--中国疆域话语体系建构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大龙 铁颜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53,共12页
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以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尼布楚条约》的签订、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新中国的成立为界,划分为4个不同时期。历代王朝的疆域固然是中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王朝之外,尤其是边疆地区存在的众多族群及其所建... 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以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尼布楚条约》的签订、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新中国的成立为界,划分为4个不同时期。历代王朝的疆域固然是中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王朝之外,尤其是边疆地区存在的众多族群及其所建政权的疆域,也是中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称之为“自古以来”并无不妥。《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疆域开始从传统王朝国家“有疆无界”向近现代主权国家的“有疆有界”转变。域外殖民势力东来并构建殖民体系,不仅终止了中国疆域的“自然凝聚”过程,而且已经明晰的疆域也遭到了蚕食鲸吞。当今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与邻国签订一系列边界条约才得以最终确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疆域 有疆无界 有疆有界 话语体系建构
下载PDF
有界/无界:形容词描写与评价功能的认知识解 被引量:4
9
作者 成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203,230,共13页
一直以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对形容词都有着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的功能区分。以形容词“好”为个案,在对其形态、概念语义进行系统刻画的基础上,可以对形容词做出一种新的功能区分。从交际功能角度区分形容词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表... 一直以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对形容词都有着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的功能区分。以形容词“好”为个案,在对其形态、概念语义进行系统刻画的基础上,可以对形容词做出一种新的功能区分。从交际功能角度区分形容词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表达功能——描述功能与评价功能,其中描述功能大体涵盖形容词对事物性质与状态两方面的客观表达,而评价功能则让形容词表达对事物的主观性价值评判成为可能。形容词的这两种功能区分,可从有界/无界的认知识解角度得到动因解释。通过分析“好”这一个案揭示语言形式与意义、功能以及认知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性关系,对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功能分类有着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界/无界 形容词 描写功能 评价功能 认知识解
下载PDF
动宾组合中的“有界”与“无界”问题质疑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有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5-103,共9页
本文讨论动宾组合中的"有界"与"无界"问题。本文认为,宾语的有界性难以确立动宾短语的有界性,Verkuyl提出的从树状图底部往上判断动宾组合是否有界的观点,以及与之类似的Tenny和Krifka的观点难以成立;部分动词的&qu... 本文讨论动宾组合中的"有界"与"无界"问题。本文认为,宾语的有界性难以确立动宾短语的有界性,Verkuyl提出的从树状图底部往上判断动宾组合是否有界的观点,以及与之类似的Tenny和Krifka的观点难以成立;部分动词的"有界"与"无界"、动宾短语的"有界"与"无界"很多情况下是在句子层面上反映出来的;在特定的语境中,有界宾语未达到其内在的终止点句子也成立;汉语"了"只是完成体标记,"了"本身不能确立动词的有界性,动补结构才是有界动词,单音节动词加"了"既可能表示有界意义,也可能表示无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界 无界 名词宾语 动宾短语 体标记
下载PDF
论日语中动作的“有界”与“无界”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敦夫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31,共5页
将与动作有关的时间量划分为所需时间和经过时间,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动作"有界"或"无界"的标准;同时,还把与宾语有关的空间量划分为特定空间量和非特定空间量,并通过这两种空间量及完整体、非完整体这一"体"... 将与动作有关的时间量划分为所需时间和经过时间,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动作"有界"或"无界"的标准;同时,还把与宾语有关的空间量划分为特定空间量和非特定空间量,并通过这两种空间量及完整体、非完整体这一"体"范畴概念,验证了"有界""无界"的标准,提出了"有界""无界"的实现条件。此外,还考察了及物动词、非作格动词和非宾格动词在"有界""无界"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有界 无界 非宾格动词 非作格动词
下载PDF
压缩弹性杆模型中的各种有界和无界行波 被引量:1
12
作者 芮伟国 龙瑶 万飞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6年第5期116-120,共5页
用动力系统分支理论和微分方程数值算法研究了压缩弹性杆模型.计算了与鞍点处的两种稳定和不稳定流形相对应的有界和无界行波解.在不同的参数条件下,利用Maple软件绘出了周期波、周期尖波、孤立波、紧孤立波等解的波形图.给出了一些有... 用动力系统分支理论和微分方程数值算法研究了压缩弹性杆模型.计算了与鞍点处的两种稳定和不稳定流形相对应的有界和无界行波解.在不同的参数条件下,利用Maple软件绘出了周期波、周期尖波、孤立波、紧孤立波等解的波形图.给出了一些有界和无界行波解的隐式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杆模型 有界行波解 无界行波解 紧孤立波解
下载PDF
“有界”与“无界”:二律背反命题界限域的认知语言诠释 被引量:3
13
作者 尹付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89-93,共5页
"有界"与"无界"是语言学概念中的哲学意义上的二律背反,是认知主体对其在时间、空间、性状和心理上的投射。通过分析梳理可以解释语言符号形式或多或少地映射事物本身的特点,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主体的认知方式,并且... "有界"与"无界"是语言学概念中的哲学意义上的二律背反,是认知主体对其在时间、空间、性状和心理上的投射。通过分析梳理可以解释语言符号形式或多或少地映射事物本身的特点,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主体的认知方式,并且与数量词起制约作用有关的一系列句法现象。但对于两者概念的确立与区分,必须适应一定的"认知域"和对其作主观上的"识解"。在"有界"和"无界"范围之间存在着无限的"准有界"的认知体,"有界"认知体是认知原型,具有容易学习、记忆、使用等完形特征。"无界"的认知体因为可以被看作为属于另一认知结构,因此可成为新的认知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界 “无界 时间 空间 语义句法 心理 认知语言
下载PDF
“P了又P”的有界性和无界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红斌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2,共5页
“P了又P”是有界的还是无界的与“P了又P”中成分的性质和该结构本身的语义以及结构之外的时间参照点都有关系。文章从静态的角度考察了“P了又P”中谓词的小类和句法语义上的差别,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P了又P”无界的相对性和有界的... “P了又P”是有界的还是无界的与“P了又P”中成分的性质和该结构本身的语义以及结构之外的时间参照点都有关系。文章从静态的角度考察了“P了又P”中谓词的小类和句法语义上的差别,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P了又P”无界的相对性和有界的绝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功能 有界无界 连续与间断 语义特征
下载PDF
从日语持续动词的有界化审视语言中的“界”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林俊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0,共5页
本文主要考察日语持续动词的有界化过程,探讨语言中的"界"概念。"无界"与"有界"是事物、动作与状态存在的两种方式。语料分析发现,即使是典型日语持续动词的"无界"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实... 本文主要考察日语持续动词的有界化过程,探讨语言中的"界"概念。"无界"与"有界"是事物、动作与状态存在的两种方式。语料分析发现,即使是典型日语持续动词的"无界"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实现有界化。持续动词的有界化是人类认知活动中视点变换的结构性显现。"界"是人类经验在语言中的投射,正如任何事物最终都存在边界一样,有界状态是事态在语言中存在的终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界 投射
下载PDF
论英汉运动事件的有界与无界词化模式和句子建构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2-29,共8页
本研究通过对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考察,发现英汉语路径概念的词化模式均呈分布性方式体现,路径概念不仅由动词或者介词来表达,而且还可以通过介副词短语、构式来表达。在句子层面,英汉路径概念可能由多个路径成分共同组合表达,体现出... 本研究通过对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考察,发现英汉语路径概念的词化模式均呈分布性方式体现,路径概念不仅由动词或者介词来表达,而且还可以通过介副词短语、构式来表达。在句子层面,英汉路径概念可能由多个路径成分共同组合表达,体现出英语和汉语运动事件词化模式的复杂性。此外,在句子层面,英汉有界与无界路径概念语义的词化单位组织排列方式有很大区别,体现出概念结构语义"界态"的句法—语义接口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双语 平行语料库 运动事件 路径 有界 无界
下载PDF
述评词的“有界”与“无界”对语法结构的影响——读沈家煊《“有界”与“无界”》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振远 李浓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8期770-774,共5页
认知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是研究人类大脑认知与语言紧密相关的科学,主张通过语言分析研究人的思维过程、认知策略。"有界"与"无界"这对概念也是在一定的认知领域内进行的,按照沈家煊先生《"有界&qu... 认知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是研究人类大脑认知与语言紧密相关的科学,主张通过语言分析研究人的思维过程、认知策略。"有界"与"无界"这对概念也是在一定的认知领域内进行的,按照沈家煊先生《"有界"与"无界"》一文观点,可以尝试对结构语法、配价语法没有解答或分析不透彻的问题进行认知分析。在对沈先生文章阅读过程中,我们从名词、动词、形容词三个角度,通过比较的方法,将结构语法、语义特征、变换分析、配价语法提出过的争议问题及未解答问题,运用认知域中的"有界"与"无界"进行重新分析,探析认知语言学路线优于语言学研究的其他两条路线(结构语言学路线和功能语言学路线)的地方-汉语语法结构除了受语境、语义、功能分布、语用等影响,词的"有界"与"无界"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有界"与"无界" 语法结构
下载PDF
动宾式被动有界结构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红斌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6-50,共5页
动宾式被动有界结构是讨论认知上的有界在被动结构中的句法表现形式。动宾式被动有界结构在句法结构上对其组成成分述语和宾语有语义选择上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动宾式被动有界结构中的宾语是有界的,同时它还应具有下列语义之一:施事、受... 动宾式被动有界结构是讨论认知上的有界在被动结构中的句法表现形式。动宾式被动有界结构在句法结构上对其组成成分述语和宾语有语义选择上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动宾式被动有界结构中的宾语是有界的,同时它还应具有下列语义之一:施事、受事、处所、材料、工具,而充任动宾式被动有界结构述语的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应具有[+及物][±促变/移]的语义特征,而真正的有界受事宾语充任被动有界结构中光杆动词的宾语要受很大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结构 被动表述 有界无界 信息结构 语义补偿
下载PDF
“有界”和“无界”理论发展概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睿文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54-57,共4页
90年代初,沈家煊将"有界"和"无界"这一认知语言学领域的概念传入中国。对"有界"和"无界"的提出、引入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同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有界"和"无界"这一... 90年代初,沈家煊将"有界"和"无界"这一认知语言学领域的概念传入中国。对"有界"和"无界"的提出、引入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同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有界"和"无界"这一对概念引进国内学界后,国内学者对这对概念的发展、完善,也提出了这一理论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有界/无界 发展
下载PDF
英语有界谓语结构的翻译技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书能 谢甜 《外语教育研究》 2018年第4期39-45,共7页
有关研究表明,人类习惯于使用有界的语言结构。然而,各种不同的语言建构有界语言结构的手段不尽相同,因此在语言转换中,我们必须有效处理语言之间有界结构的转换技巧或翻译技巧。本文拟聚焦英语谓语结构的有界化以及转换为汉语有界谓语... 有关研究表明,人类习惯于使用有界的语言结构。然而,各种不同的语言建构有界语言结构的手段不尽相同,因此在语言转换中,我们必须有效处理语言之间有界结构的转换技巧或翻译技巧。本文拟聚焦英语谓语结构的有界化以及转换为汉语有界谓语结构的几种重要方式。我们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翻译研究、认知语言学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带来积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界Vs.无界 有界 有界谓语结构 翻译技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