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略论类时体标记在汉语口语互动中的功能——以“起来”“下去”“来着”为例 |
关越
郭锐
|
《辞书研究》
|
2024 |
0 |
|
2
|
语义图模型理论下“来往”的词义演变 |
林松
王新蕾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3
|
常山话“来”的特殊用法 |
占小蝶
王闰吉
|
《丽水学院学报》
|
2023 |
0 |
|
4
|
现代汉语代动词“来”新论 |
池昌海
王芸华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5
|
由代动词“来”构成的述宾短语及数量词的功能 |
陈昌来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
6
|
“说来”和“来说”及“X说来/来说”功能差异溯源 |
李治平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7
|
“来”的“代动用法”再考察 |
张寒冰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8
|
客家方言实现体助词“来”及其探源 |
李小华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2
|
|
9
|
“来/去”语义泛化的过程及诱因 |
左双菊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0
|
试说“N来了”与“来N了”句式 |
王灿龙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11
|
从“来”的语法化看焦点结构与焦点标记的产生 |
张全生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12
|
“来/去”带宾能力的优先序列考察 |
左双菊
|
《汉语学报》
|
2007 |
8
|
|
13
|
“来”的代动用法考察及其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
左双菊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9 |
7
|
|
14
|
互动交际中“来着”的提醒功能 |
饶宏泉
|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
2020 |
3
|
|
15
|
梅县方言语气助词“来”及其语法化研究 |
黄映琼
|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3
|
|
16
|
论现代汉语表示目的的“来” |
王凤兰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7
|
流行于广东的句末语气词“来的” |
曾炜
|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
2005 |
3
|
|
18
|
时间助词“来着”与“的_2”辨析 |
郭红
|
《嘉兴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9
|
“来+VP+来”结构与“来”的性质 |
张和友
曹婉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20
|
吴方言“来~”结构语义表达研究——以桐庐方言为例 |
宋桔
|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