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唐代逐臣别诗中的回归情结——以逐臣别诗中“柳”意象的匮乏为观照点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建虎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65-68,共4页
“柳”意象在逐臣别诗中几乎销声匿迹,说明柳意象所传达的情感内蕴在逐臣那里处于弱势。逐臣别诗中惯用的“北望”、“北归”两组动态意象,道出了逐臣在别诗中所要表达的回归朝廷、重新实现生命价值的渴望,根据感情和意象对应的原则,柳... “柳”意象在逐臣别诗中几乎销声匿迹,说明柳意象所传达的情感内蕴在逐臣那里处于弱势。逐臣别诗中惯用的“北望”、“北归”两组动态意象,道出了逐臣在别诗中所要表达的回归朝廷、重新实现生命价值的渴望,根据感情和意象对应的原则,柳意象被逐出逐臣视界。而逐臣执着的回归情结,有其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和心理层面的深刻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逐臣别诗 “柳”意象 回归情结
下载PDF
“以诗证史”视域中《平露堂集》“柳”意象的美学内涵
2
作者 邓昕 史应勇 《汉字文化》 2024年第2期200-202,共3页
“以诗证史”是陈寅恪先生治学中的诠释方法,尤以《柳如是别传》的考据最为成熟。《平露堂集》为明末文学家陈子龙在松江南园时所作,其中不少影射柳如是的诗作。陈子龙、柳如是二人情缘似乎亦通过《平露堂集》中“柳”意象的择取与演绎... “以诗证史”是陈寅恪先生治学中的诠释方法,尤以《柳如是别传》的考据最为成熟。《平露堂集》为明末文学家陈子龙在松江南园时所作,其中不少影射柳如是的诗作。陈子龙、柳如是二人情缘似乎亦通过《平露堂集》中“柳”意象的择取与演绎,隐秘而幽婉地呈现出来。本文试图运用“以诗证史”思想研究方法对陈子龙《平露堂集》中“柳”意象所承载的美学内涵进行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诗证史 《平露堂集》 陈子龙 “柳”意象 美学内涵
原文传递
送别诗中“柳”翻译之我见
3
作者 杜丽娟 《铜仁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67-69,共3页
"柳"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在诗歌中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尤其是在送别诗中。通过对比分析三首含有"柳"意象的送别诗及其译文,探讨作为送别意象的"柳"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送别诗 “柳”意象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