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赵树理的“标本”意义
1
作者 宋阜森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7,共4页
 赵树理在中国1940—1960年代的文坛上几度浮沉,最终以悲剧告终,对研究这期间的中国文学是有着"标本"意义的。其"问题小说"创作与"中间人物"的塑造都为他招来不少是非,而究其根源却在于他所坚持的现实...  赵树理在中国1940—1960年代的文坛上几度浮沉,最终以悲剧告终,对研究这期间的中国文学是有着"标本"意义的。其"问题小说"创作与"中间人物"的塑造都为他招来不少是非,而究其根源却在于他所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对赵树理的褒与贬实际上与对现实主义把握的正确与否有关。赵树理这一"标本"提供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为现实主义正本清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标本”意义 “问题小说” 人物塑造 现实主义 “中间人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