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菲尔墨格语法谈藏语格范畴 |
万么加
多拉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
2023 |
0 |
|
2
|
“格栅-槽钢”联合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张冠洲
杨杰
舒国铭
谈欢欢
|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3
|
词乃乐府的“格”、“律”化——词体生成问题新论 |
曹辛华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4
|
近代“格致学”的传播与辨义 |
张帆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5
|
“格义”之法与中国比较文学——一种跨文化传播的范式研究 |
陈义海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6
|
从“格义”方法看印度佛学与中国哲学的早期结合 |
何锡蓉
|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
1998 |
7
|
|
7
|
静心·格己·古雅:《溪山琴况》中的乐境创构观--兼论与明代江南审美文化的关系 |
田婧媛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8
|
从“格义”到“得意”──佛教般若学与魏晋玄学交融的主线 |
彭自强
|
《佛学研究》
|
1999 |
5
|
|
9
|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高校思政工作方法新探——从“严格要求”说起 |
谢彪
郭永云
|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
2011 |
1
|
|
10
|
中国古典词学“格”范畴的承传 |
胡建次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1
|
《洛阳伽蓝记》的体例渊源及其与名僧“格义”的关系 |
范子烨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6 |
1
|
|
12
|
重识“格义” |
华满元
|
《外国语文研究》
|
2016 |
2
|
|
13
|
论西方对龙的“不充分格义”及应对策略 |
李涛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14
|
剧之“风”与人之“格”——中国电视剧导演的主体意识与风格辩证法 |
刘静
邓秀军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5
|
《格萨尔》与民间艺术关系研究述评 |
扎西东珠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16
|
教学风格形成的必经之“格” |
邵军
|
《湖北教育》
|
2009 |
1
|
|
17
|
论王世贞书法理论中的“格” |
熊沛军
|
《书画世界》
|
2009 |
1
|
|
18
|
江西防御5号台风“格美”分析与反思 |
廖金源
康戍英
|
《江西水利科技》
|
2006 |
1
|
|
19
|
清代文论对“格”范畴的阐说 |
胡建次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20
|
论诗格之“格”及其理论意义 |
杨星丽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