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金秀大瑶山瑶族“梁祝”故事传播的变异表征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唐骋帆
-
机构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
出处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45-47,共3页
-
基金
2016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金秀大瑶山瑶族民间文学的整理与研究”(KY2016YB549阶段性成果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文化研究基地”成果
-
文摘
“梁祝”故事是中国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包容性与渗透性。“梁祝”故事大约在明朝时期开始在广西大瑶山地区传播。大瑶山瑶族在传播“梁祝”故事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需求对传统的“梁祝”故事进行了创造性的艺术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唱本。与传统的“梁祝”故事相比较,《梁山伯与祝英台》唱本在文本结构、故事情节、传承观念、人物形象和故事结局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既是“梁祝”故事自身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表征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民族艺术独特性的重要体现。
-
关键词
“梁祝”故事
大瑶山瑶族
传播
变异
民族融合
-
Keywords
the story of"butterfly lovers"
Dayaoshan Yao nationality
spreading
variation
national fusion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川剧“梁祝戏”的生成与演变
- 2
-
-
作者
肖娇娇
-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成都图书馆
-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79,共5页
-
基金
2016年四川省文化厅图书情报学与文献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WHTTSXM[2016]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梁祝”故事在清末进入川剧表演,留存下许多剧本,既有全本,也有折子戏。折子戏以《送行》《骂媒》《祝庄访友》为多,剧本的刊刻地点集中在四川地区,这与川剧的地域性有关。相较其他剧种,川剧“梁祝戏”发生了许多变化,包括语言的本地化和世俗化,人物设置的变动,故事情节的变化等。此外,“梁祝”故事也在川剧内部流动和变化,包括语言由世俗到文雅,场次的精简、结局的变迁以及经典情节的安排等。探讨“梁祝”故事在各剧种间的差异及其演变,对当下川剧“梁祝戏”的改编和演出都有启发意义。
-
关键词
川剧“梁祝戏”
“梁祝”故事
《柳荫记》
《骂媒》
《祝庄访友》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