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转型期幼女性侵害问题研究
1
作者 杨红霞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02-105,共4页
社会转型期,幼女性侵害案件倍增。幼女性侵案件具有隐蔽性强、受害者年龄低、犯罪手段多样、危害后果严重等特点。这类案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监护人疏于监管、性教育与安全教育缺乏、法律惩罚力度轻、社会道德沦丧等因素。要保护幼女的... 社会转型期,幼女性侵害案件倍增。幼女性侵案件具有隐蔽性强、受害者年龄低、犯罪手段多样、危害后果严重等特点。这类案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监护人疏于监管、性教育与安全教育缺乏、法律惩罚力度轻、社会道德沦丧等因素。要保护幼女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必须加强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加大刑罚的惩处力度、加强法律和安全教育,完善未成年女性受害者的救济措施、实施性犯罪者的信息登记与公示制度,最大限度的减少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女 性侵害 “梅根法”
下载PDF
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的效用质疑 被引量:1
2
作者 方瑞安 《少年儿童研究》 2022年第3期62-71,共10页
中国版“梅根法”现已在至少三地试行,学界不少质疑之声聚焦在该制度的利弊分析或者预防犯罪和罪犯隐私权保护间的价值衡量。但是,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的其它问题在于其前提性要件,即其效用在理论和实证上高度存疑。从... 中国版“梅根法”现已在至少三地试行,学界不少质疑之声聚焦在该制度的利弊分析或者预防犯罪和罪犯隐私权保护间的价值衡量。但是,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的其它问题在于其前提性要件,即其效用在理论和实证上高度存疑。从理论上看,不仅有更具针对性的制度可以取而代之,而且信息公开制度根本难以发挥作用。在实证层面,除了少数研究成果佐证了其能够显著降低性犯罪再犯罪率,美国大量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梅根法”并没有显著降低性犯罪再犯罪率,且未显著减少甚至增加了整体犯罪的再犯罪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根法” 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 熟人作案 性犯罪再犯罪率 整体犯罪再犯罪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