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网络“梗”文化:特征、影响及引导策略
1
作者 刘利才 周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7期36-41,共6页
青年网络梗文化是流量时代常见于青年群体间的文化现象,它反映了当前青年的实际思想动态。梗以其语言表达变更性、形式风格多样性、情感价值多元性和流行传播圈层性的多维特征深受青年追捧和喜爱。当代青年以梗疏解现代焦虑,拓宽了意见... 青年网络梗文化是流量时代常见于青年群体间的文化现象,它反映了当前青年的实际思想动态。梗以其语言表达变更性、形式风格多样性、情感价值多元性和流行传播圈层性的多维特征深受青年追捧和喜爱。当代青年以梗疏解现代焦虑,拓宽了意见表达空间,但在流行中也诱发了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同质化的语言表达,消解传统文化魅力;戏谑情绪主导用梗,引发传统道德危机;陷入价值意义迷失,冲击主流意识形态。针对这些消极影响,可以从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加强青年人文关怀、提升青年媒介素养、强化媒介平台治理等多方面发力引导青年“梗”文化正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网络“梗”文化 网络亚文化
下载PDF
网络青年“梗”文化的现实审视与引导路径
2
作者 夏祥慧 韩丹凤 《高校辅导员》 2024年第4期44-49,共6页
“梗”文化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产物,当今青年群体的社交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在许多方面深受“梗”文化的影响。“梗”文化本质上属于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具有表意形式新颖、流行传播社群化和价值情感多样等诸方面的突出特征,容易引起青... “梗”文化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产物,当今青年群体的社交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在许多方面深受“梗”文化的影响。“梗”文化本质上属于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具有表意形式新颖、流行传播社群化和价值情感多样等诸方面的突出特征,容易引起青年群体效仿参与。由于“梗”文化内容参差不齐、形式泥沙俱下,易引发网络语言失范、违背网络道德底线、破坏社会共识等问题,致使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受到冲击。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提升青年网络道德素养、纾解青年成长成才压力、构建主流文化生态等多个角度发力,多措并举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与青年网络社交活动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网络社交 “梗”文化
下载PDF
青年群体“梗”文化传播中的情绪价值研究
3
作者 王思淼 刘庆华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6期147-150,共4页
作为Z世代青睐的自我表达方式,更迭不断的“梗”现象总是以简洁又诙谐的方式反映着社会现状和时代情绪。研究发现,“梗”文化具有触发情绪支持、固化情绪经验、引动情绪体验、凝结情绪共同体的传播属性,从社会层面、环境层面和心理层面... 作为Z世代青睐的自我表达方式,更迭不断的“梗”现象总是以简洁又诙谐的方式反映着社会现状和时代情绪。研究发现,“梗”文化具有触发情绪支持、固化情绪经验、引动情绪体验、凝结情绪共同体的传播属性,从社会层面、环境层面和心理层面来看,劳动异化、网络迷因、自我认同是“梗”文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文章旨在探究“梗”文化中的青年心态及情绪传播价值,为情绪传播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话题性的知识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价值 “梗”文化 青年群体 社交需求 自我认同
下载PDF
社交货币:网络“梗”文化在社交互动中的传播逻辑 被引量:1
4
作者 廖思琪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21期12-15,共4页
从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分析网络“梗”文化作为社交货币时的流通表征,旨在探究“梗”文化发展为社交货币的原因;从网络“梗”文化的客体原因、“Z世代”数字技术“原住民”的主体原因以及承载信息交流功能的社交媒体的媒介原因三... 从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分析网络“梗”文化作为社交货币时的流通表征,旨在探究“梗”文化发展为社交货币的原因;从网络“梗”文化的客体原因、“Z世代”数字技术“原住民”的主体原因以及承载信息交流功能的社交媒体的媒介原因三个层面进一步探讨了网络“梗”文化在社交互动中的传播逻辑,以期为读者研究网络“梗”文化在社交互动中的传播活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货币 “梗”文化 迷因理论 跨圈层传播 用户生产 社交媒体
下载PDF
B站“梗”文化的特点与传播研究
5
作者 王艺铎 马冬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19期11-13,共3页
“梗”文化是在国内最大的弹幕视频网站bilibili上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B站是互联网时代青少年重要的文化社群,其独特的“梗”文化作为青少年重要的社交语言,是一种独特的叙事表达方式。“梗”文化的流行与传播机制符合模因传播理论,这... “梗”文化是在国内最大的弹幕视频网站bilibili上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B站是互联网时代青少年重要的文化社群,其独特的“梗”文化作为青少年重要的社交语言,是一种独特的叙事表达方式。“梗”文化的流行与传播机制符合模因传播理论,这也使其成为亚文化领域重要的一种文化现象。模因理论基于生物学,将信息视为能够自我复制的单位,认为信息可以像基因一样,通过复制进行传播变异。在这一过程中弱势模因逐渐消失,强势模因不断发展传播。在网络媒体时代,热点内容层出不穷,B站凭借其年轻化的用户群体形成“梗”文化氛围,B站的“梗”文化表现形式多样。这些“梗”可能来自网络热点、二次元文化、游戏、电影等。通过创造和分享这些“梗”,B站用户能够在社区中建立共同的语言和认同感。“梗”文化还常常以幽默、讽刺、调侃等形式展现,使得青少年能够暂时摆脱学校和家庭的监管,通过特定语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进一步加深青少年的身份认同。同时用户带来的反馈也刺激了“梗”文化创作者的参与热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传播反馈链条。文章在网络模因传播的理论基础上,探究B站“梗”文化的特点与表现形式,旨在为理解和研究青少年文化氛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站 “梗”文化 文化 网络模因 青少年
下载PDF
迷因理论视域下B站“梗”文化传播探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怡宁 李欣然 董若 《视听》 2022年第5期118-122,共5页
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媒体的推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对流行“梗”的创造与传播中。对于“梗”文化及其传播过程,可以尝试性运用迷因理论来解释。以B站(bilibili)为例进行研究发现,B站视频形态的“梗”文化通常具有强势迷因的属性,便... 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媒体的推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对流行“梗”的创造与传播中。对于“梗”文化及其传播过程,可以尝试性运用迷因理论来解释。以B站(bilibili)为例进行研究发现,B站视频形态的“梗”文化通常具有强势迷因的属性,便于记忆,而个体仪式感与趣缘共同体助推迷因繁衍,促进“梗”文化在网络空间中的传播与扩散。互联网环境及平台优势是“梗”文化在B站平台传播的重要条件,B站中的“梗”文化传播是一种表现型迷因创作,个体和群体层面的互动心理也是“梗”文化传播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因理论 “梗”文化 B站
下载PDF
网络时代“梗”文化的实践逻辑与动因探究——以B站虚拟社区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赵光亚 元丹 《东南传播》 2021年第5期84-86,共3页
如今,在网络媒体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对"梗"的创作与传播上。随着网民们对"梗"的不断使用,"玩梗"行为已经渗透到网民们的生活方式之中逐渐形成了"梗"文化。本文以B站(哔哩哔哩)虚拟社... 如今,在网络媒体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对"梗"的创作与传播上。随着网民们对"梗"的不断使用,"玩梗"行为已经渗透到网民们的生活方式之中逐渐形成了"梗"文化。本文以B站(哔哩哔哩)虚拟社区中"梗"文化为例,发现其在实践中不仅呈现出戏谑自嘲的特点,而且通过拼贴、同构、戏仿的方式也表现出典型的亚文化风格特征。"梗"文化在社交媒体扩散传播中,凭借可以消解乏闷、进行印象管理、引起情感共鸣等内在动因而被大众接受与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文化 文化 风格
下载PDF
青年网络交往“梗”文化的特征及其引导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子星 《思想理论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0-95,共6页
“梗”文化是网络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产物,青年网络交往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深受“梗”文化的影响。“梗”文化本质上属于网络亚文化,具有表达形式多样、流行传播圈层化和价值情感成分多元的特征,为青年群体热衷追捧。但由于“梗”文... “梗”文化是网络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产物,青年网络交往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深受“梗”文化的影响。“梗”文化本质上属于网络亚文化,具有表达形式多样、流行传播圈层化和价值情感成分多元的特征,为青年群体热衷追捧。但由于“梗”文化内容鱼龙混杂,形式泥沙俱下,容易引发侵蚀语言文字规范、触犯网络空间道德底线等问题,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这需要从提升青年网络素养、纾解青年成长成才压力、创新主流文化内容等多个角度发力,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与青年网络交往活动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网络交往 “梗”文化
原文传递
“玩梗”短视频背后的异化与规制 被引量:2
9
作者 范思琦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13期57-62,共6页
网络传播时代“玩梗”现象异军突起,网络“玩梗”迎合了受众的快感需求,网民沉浸在虚拟的同质化景观世界,以“网络热梗”作为虚拟互动的社交货币,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变得模糊,消解了个体自身的主体性,群体价值追求偏移,并形成了新的异化... 网络传播时代“玩梗”现象异军突起,网络“玩梗”迎合了受众的快感需求,网民沉浸在虚拟的同质化景观世界,以“网络热梗”作为虚拟互动的社交货币,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变得模糊,消解了个体自身的主体性,群体价值追求偏移,并形成了新的异化。借助网络“玩梗”现象,得以窥见网络传播时代的异化景观,而其背后必然存在更深层次的扭曲和畸变。研究认为,规避异化风险不是彻底拒绝“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而是应该深入溯源表象背后的核心,发现问题的根源并探索顺应当前发展规律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文化 异化 短视频 工具理性 消费社会
下载PDF
群体与仪式:网络“梗”文本的传播符号学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谦 《东南传播》 2020年第11期79-82,共4页
流行语"梗"是十几年前就出现的对"哏"字的误用,"梗"拥有"好笑、可笑"的基本意义,它使读者从趋向于严肃性的叙述中抽离出来。"梗"作为体现边界的文本同时又将群体凝结成整体,同时&qu... 流行语"梗"是十几年前就出现的对"哏"字的误用,"梗"拥有"好笑、可笑"的基本意义,它使读者从趋向于严肃性的叙述中抽离出来。"梗"作为体现边界的文本同时又将群体凝结成整体,同时"梗"和传统定义之间存在理据性。趣缘群体是"临界大多数",其促进了"梗"文本在社会中的传播,最后在整合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的整体中来考察"梗"在群体中的意义,"梗"是一种"默契",因而"梗"的内涵十分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文化 理据性 趣缘群体 传播的“仪式观”
下载PDF
青年亚文化社区传播内容及其特点研究——基于B站2019年-2021年“每周必看”栏目内容分析
11
作者 冯尹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第20期82-84,87,共4页
本文通过对300个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游戏动漫仍然是哔哩哔哩虚拟社区(B站)用户所感兴趣的内容,但也存在用户共同关注内容焦点在逐渐偏移的倾向,从二次元亚文化转向日常生活类、自制剧情类、搞笑段子类内容。此外,文化收编现象并未大规模... 本文通过对300个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游戏动漫仍然是哔哩哔哩虚拟社区(B站)用户所感兴趣的内容,但也存在用户共同关注内容焦点在逐渐偏移的倾向,从二次元亚文化转向日常生活类、自制剧情类、搞笑段子类内容。此外,文化收编现象并未大规模地出现,主流媒体账号下的视频数据呈现点赞量高,但投币、评论的数量较于同期热门视频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 “梗”文化 信息茧房
下载PDF
“废话文学”探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樊媚 《今古文创》 2022年第36期113-115,共3页
废话文学是网络流行语的一种,近年来在各大网络平台频繁出现。本文试图对废话文学的类型进行分类,废话文学包括重复型、词义相等或相近型、逻辑等式(数学关系)型、悖论型和信息冗余型;废话文学具有幽默性、信息低密度的特点;其本质是梗... 废话文学是网络流行语的一种,近年来在各大网络平台频繁出现。本文试图对废话文学的类型进行分类,废话文学包括重复型、词义相等或相近型、逻辑等式(数学关系)型、悖论型和信息冗余型;废话文学具有幽默性、信息低密度的特点;其本质是梗文化的产物,反映了年轻一代网民求新求异、渴望认同和寻求狂欢的心理。废话文学具有积极、消极影响,需要辩证地看待,正确地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话文学 网络流行语 “梗”文化 用户心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