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近世前欧洲“歇斯底里”概念内涵刍议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赵秀荣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115,共11页
-
文摘
“歇斯底里”概念是医疗史上最古老、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歇斯底里”症状被认为是子宫移动导致。自中世纪至近代,“歇斯底里”的概念内涵涉及巫术及欲望,且“歇斯底里”被认为是女性特有的疾病。“歇斯底里”概念内涵演变的历史是一部女性被污名化的历史。究其原因在于古代至近世的欧洲社会是父权制的,自古以来的偏见从未消失;社会对男女性道德持双重标准;“歇斯底里”并非女性的本性使然,而是社会文化因素造就。不同时代对“歇斯底里”相同的症状提出完全不同的解释,但不变的是“歇斯底里”的性别内涵。
-
关键词
欧洲
女性
“歇斯底里”
概念内涵
-
Keywords
Europe
female
hysteria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
分类号
K507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简析福尔曼的先锋派戏剧理念
- 2
-
-
作者
黄艳春
-
机构
浙江外国语学院
西班牙罗维拉-威尔吉利大学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2期72-76,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研究"(14ZDB088)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美国著名戏剧家理查德·福尔曼,曾以独特的"歇斯底里"表演盛行一时。其反戏剧、反传统、反文化的先锋派戏剧理念秉承的是斯泰因的美学观,基于的是海德格尔现象学的本体论:"存续的当下""当下瞬间的知觉"便是现实的本质、世界的本体。因此戏剧之美就在于上演这样的现实,而且首先要以"存在写作"取代传统的"认同写作":剧作家涂写下自己当下自然流露的杂乱意识、内省和激奋,并充当导演把这样的剧作刻板地搬上舞台。如此反常的病态表演,目的就是要冲击观众的感知,唤醒他们回归自己的内心和自性,达到佛教禅宗般的心理治疗效果。福尔曼以此自说自话、"现身说法"的戏剧,暴露了现代美国人的精神危机,"物极必反"似地表达一种独特深刻的现实关怀。
-
关键词
福尔曼
戏剧理论
先锋派
“歇斯底里”
“存续的当下”
“存在写作”
-
分类号
I712.07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崇高观
- 3
-
-
作者
李宏清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8期38-41,共4页
-
文摘
詹姆逊在分别继承伯克和康德二人关于崇高的恐惧和无力的特性的基础上,加以"强度""狂喜"等特征,共同构成"歇斯底里式"崇高这一后现代崇高的话语形态。"歇斯底里式"崇高从主体的消逝、客体的虚无、情感状态的极端非理性以及最终价值指向的沉沦、无超越等方面表现出对当下社会现状的反思,描述出后现代社会中一种新的情感体验。
-
关键词
詹姆逊
后现代主义
“歇斯底里式”崇高
-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