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性学习的“真”与“深”——听黄爱华老师执教“求平均数”一课实录与体悟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爱华(设计、执教) 任建波(实录整理)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09年第7期39-43,共5页
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是五年级几班的?生:五(1)班的。师:你们学校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生:有13个班。师:有13个班,那么为什么会选你们班来和黄老师一起上这节课?(生笑,听课者笑) [悟:教师抛出这样一个不需回答的问题... 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是五年级几班的?生:五(1)班的。师:你们学校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生:有13个班。师:有13个班,那么为什么会选你们班来和黄老师一起上这节课?(生笑,听课者笑) [悟:教师抛出这样一个不需回答的问题,让学生感到非常自豪。使课堂气氛立刻变得更加融洽,有利于接下来进行的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平均数” 探究性学习 老师 黄爱华 “真” 体悟 实录 执教
下载PDF
“求平均数”教学建议
2
作者 邱廷建 《小学教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求平均数” 教学建议 统计学 小学 数学教学 教学情境
下载PDF
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自己解决——“求平均数”教学片断及反思
3
作者 沈曙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07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求平均数” 学生 教学片断 主动探究 练习设计 教师要 新授课 应用题
下载PDF
“老师,您帮了倒忙”——“求平均数”教学片段与反思
4
作者 黄丽君 《湖南教育(数学教师)》 2007年第1期24-24,共1页
案例描述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27页-29页) …… 师: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感受?能谈谈吗? 生:今天我的收获可大了,我明白了求平均数的方法.
关键词 “求平均数” 教学片段 老师 九年义务教育 数学第八册 六年制小学 人教版 学习
下载PDF
“求平均数”一课两个教学片断的比较和反思
5
作者 钱建兵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04年第7期15-16,共2页
下列是两位教师在教学较复杂的平均数一课时的两个教学片断:A教师的设计一、1.出示第一题:五年级一班分两组植树,第一组植了150棵,第二组植了180棵,平均每组植树多少棵?2.学生试做。二、1.出示第二题:五年级一班分两组植树,第一组18人... 下列是两位教师在教学较复杂的平均数一课时的两个教学片断:A教师的设计一、1.出示第一题:五年级一班分两组植树,第一组植了150棵,第二组植了180棵,平均每组植树多少棵?2.学生试做。二、1.出示第二题:五年级一班分两组植树,第一组18人共植树43棵,第二组22人共植树77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平均数” 教学片断 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 小学
下载PDF
“求平均数”教学四要
6
作者 王锁国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4年第10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求平均数” 教学内容 小学教育 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7
作者 徐巧艳 徐树东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07年第12期14-15,共2页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青岛版(五·四分段)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131~133。
关键词 “求平均数”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 四年级 青岛版
下载PDF
透过人文的对话语境 折射人格的无穷魅力——吴正宪老师“求平均数”的启示
8
作者 李光珍 余爱华 《四川教育》 2013年第9期36-36,共1页
观摩过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课的一线教师,无不为吴老师的课堂境界的折服。其中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是,吴老师与孩子们的对话情境,人文关怀无痕却可寻。仔细品味吴老师名课“求平均数”的课堂实录,笔者以为,吴老师与学生在浓浓的... 观摩过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课的一线教师,无不为吴老师的课堂境界的折服。其中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是,吴老师与孩子们的对话情境,人文关怀无痕却可寻。仔细品味吴老师名课“求平均数”的课堂实录,笔者以为,吴老师与学生在浓浓的人文的对话语境中,折射的却是教师人格的无穷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平均数” 人文关怀 对话语境 教师人格 吴正宪 老师 折射 课堂实录
下载PDF
“求平均数”的说课
9
作者 吴玉娟 《西宁教研》 2001年第4期41-42,共2页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求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它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求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它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工农业生产中,要经常用到。如汽车的平均速度,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农作物的平均产量,人们的平均收入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平均数” 组数 小学数学 说课 一般 地位与作用 工农业生产 表示 个数 算术平均数
下载PDF
“求平均数”教学谈
10
作者 许华庚 《云南教育》 2005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求平均数” 入学 学生学习 平均数问题 小学阶段 应用题 小学数学 算术平均数 统计学 生活
下载PDF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11
作者 郑光辉 徐占文 《辽宁教育》 2004年第4期55-56,共2页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27—31页。
关键词 “求平均数” 教学设计 评析 人教版 第八册 小学 数学教学 教学目的
下载PDF
怎样教学“求平均数”
12
作者 郑文武 《山东教育》 2005年第7期46-47,共2页
“平均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的教学内容。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应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关键词 “求平均数” 平均数 六年制小学 数学第八册 九年义务教育 教学 学时 难点 含义
下载PDF
一节“求平均数”的练习课
13
作者 吴明 《教师之友》 2003年第2期46-46,共1页
【正】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求平均数练习课,教材是苏教版第九册。因昨天已学了求平均数的第一课时,今天该进入应用环节。如用课本上的题目,那就是求“平均每平方米能产小麦多少千克”与“每千克什锦糖的单价”等常规应用题的练习。
关键词 “求平均数” 练习课 苏教版 小学 数学教学 教学案例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体验——“求平均数”教学片段及反思
14
作者 黄文华 《魅力中国》 2010年第10期151-151,共1页
一、案例背景及学生情况分析 平均数问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把重点放在围绕“总数量+总份数一平均数”这个除法数量关系进行变式训练。新教材中把平均数问题放在简单统计部分,重在把平均数... 一、案例背景及学生情况分析 平均数问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把重点放在围绕“总数量+总份数一平均数”这个除法数量关系进行变式训练。新教材中把平均数问题放在简单统计部分,重在把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方法,运用平均数问题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平均数” 教学片段 转变学习方式 学生体验 数学应用题教学 平均数问题 反思 数量关系
下载PDF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15
作者 马大庆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11年第12期11-11,共1页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92~94页。
关键词 “求平均数” 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三年级下册 实验教科书 教学内容 苏教版
下载PDF
“求平均数”教学实录
16
作者 汪美玲 《湖南教育(综合版)》 2002年第10期43-43,44,共2页
关键词 “求平均数”教学 小学 数学教学 教学案例
下载PDF
有感于“求平均数”课尾的精彩练习设计
17
作者 侯强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8年第12期33-33,共1页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统计中的平均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内容)。课尾构思巧妙,匠心独具,仔细拜阅,并有所思。
关键词 “求平均数” 练习设计 三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特级教师 构思巧妙 吴正宪 数学
原文传递
“求平均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18
作者 张萍 柳永平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03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关键词 “求平均数” 评析 小学 数学 第八册 浙教版 教学目标 教学案例
原文传递
生活性 人文性 发展性——“求平均数”教学片断与评析
19
作者 袁仕理 《小学教学设计(理科版)》 2003年第1期24-24,共1页
一、案例以下是“求求均数”一课中的精彩一幕:镜头一师:我们班的钟榕滨同学参加学校的卡拉OK比赛时,7位评委给出的分数分别是93分、96分、89分、92分、89分、94分、92分,怎样确定她的最后得分呢?生1:把7位评委评出的分数加起来,再除以... 一、案例以下是“求求均数”一课中的精彩一幕:镜头一师:我们班的钟榕滨同学参加学校的卡拉OK比赛时,7位评委给出的分数分别是93分、96分、89分、92分、89分、94分、92分,怎样确定她的最后得分呢?生1:把7位评委评出的分数加起来,再除以7。生2:我有不同意见。因为按比赛规则,必须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算平均分。师:你们认为呢?(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那么按这种方法再来算算她的最后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性 人文性 发展性 “求平均数” 教学片断 评析 数学教学 小学 课程标准
原文传递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20
作者 姚顺姬 祝咏梅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04年第1期114-116,共3页
关键词 “求平均数” 教学设计 评析 小学 数学教学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