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视听文本的译者行为批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宁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38-139,143,共3页
译者行为批评是翻译内外相结合的翻译社会学研究,关注的是译者意志性行为与译文之间的关系。译者行为批评能有效提升翻译批评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本文基于视听文本这一特殊文本形态,以某高校宣传片为语料,在"求真-务实"... 译者行为批评是翻译内外相结合的翻译社会学研究,关注的是译者意志性行为与译文之间的关系。译者行为批评能有效提升翻译批评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本文基于视听文本这一特殊文本形态,以某高校宣传片为语料,在"求真-务实"的连续统评价模式下对译本所体现出的译者行为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译者"务实性"行为背后的社会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求真-务实”连续评价模式 视听文本翻译
下载PDF
“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相关概念辨析——译者行为研究(其七) 被引量:21
2
作者 周领顺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49,共8页
译者行为研究是对译者借翻译活动参与社会的社会化过程(角色化)的研究,译者的角色化之于译文上的表现需要通过构建评价模式加以描写和解释,而"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具体化的产物。该评价模式与... 译者行为研究是对译者借翻译活动参与社会的社会化过程(角色化)的研究,译者的角色化之于译文上的表现需要通过构建评价模式加以描写和解释,而"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具体化的产物。该评价模式与译者行为的研究和评价涉及一些概念,廓清其中容易混淆的一些概念,如"求真"、"忠实"和"求真-务实"、"忠实"和"忠实度(性)"、"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忠实"、"忠诚"和"原文"、"原意"等,纠正传统认识上的一些偏颇,有益于该评价模式的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评价模式 概念 辨析
下载PDF
秦腔英译剧本中译者行为的“求真”与“务实”性研究
3
作者 尹丕安 胡姣姣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77-83,共7页
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以其理论核心“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为理论工具,探讨秦腔英译剧本中译者行为的“求真”与“务实”性。研究发现,现有秦腔英译剧本无论是在微观词汇层面,还是在唱段语篇整体上,都体现出译者不同... 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以其理论核心“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为理论工具,探讨秦腔英译剧本中译者行为的“求真”与“务实”性。研究发现,现有秦腔英译剧本无论是在微观词汇层面,还是在唱段语篇整体上,都体现出译者不同程度的“求真”与“务实”倾向。现有秦腔英译剧本虽有误译且未达到最好的“求真”与“务实”平衡,但从整体上看英译剧本译文从不同程度上体现出译者求内容,风格以及意义之真,务社会、传播、读者以及市场之实。这种“求真”和“务实”性的平衡与整合,能为秦腔艺术在国际传播中的翻译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促进秦腔戏曲文化“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秦腔 “求真-务实连续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现代诗集《纳米集》作者-译者互动英译探析
4
作者 高晚晚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0期35-38,共4页
诗歌是人类心灵和思想的印记,诗歌翻译是作者与译者的灵魂交换之旅。文章从译者行为批评的角度,基于求真-务实连续统批评模式,以中国现代诗集《纳米集》为研究对象,研究原作者和他译者之间的互动翻译行为。通过具体案例对比分析语言的... 诗歌是人类心灵和思想的印记,诗歌翻译是作者与译者的灵魂交换之旅。文章从译者行为批评的角度,基于求真-务实连续统批评模式,以中国现代诗集《纳米集》为研究对象,研究原作者和他译者之间的互动翻译行为。通过具体案例对比分析语言的“求真”与社会的“务实”如何在原作者和他译者之间通过话语权博弈达到译文最佳合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译者行为批评 “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批评模式 《纳米集》 作者-译者互动翻译
下载PDF
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边城》文化负载词英译
5
作者 祝雷 李崇月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6期7-10,共4页
本文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以《边城》金介甫译本的文化负载词英译为案例,从翻译内和翻译外两个维度出发,结合湘西民俗文化,通过使用“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分析译者行为对译作的制约和影响,旨在为翻译批评研究提供有效思路。结... 本文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以《边城》金介甫译本的文化负载词英译为案例,从翻译内和翻译外两个维度出发,结合湘西民俗文化,通过使用“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分析译者行为对译作的制约和影响,旨在为翻译批评研究提供有效思路。结果显示,金介甫译本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主要服务于原文/作者,在连续统上求真程度较高,展现了译者“语言人”的身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城》 译者行为批评 文化负载词 “求真务实”连续评价模式 金介甫
下载PDF
闵福德《鹿鼎记》英译本的译者行为批评分析
6
作者 吴越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作为中国文学的一种特殊类型,武侠小说以武功、侠义和江湖为背景,塑造了一批性格各异、行事作风独特的江湖大侠形象,传达了如侠义精神、忠诚、道德等核心价值观,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中不可磨灭的独特符号。《鹿鼎记》作为金庸先生笔下的... 作为中国文学的一种特殊类型,武侠小说以武功、侠义和江湖为背景,塑造了一批性格各异、行事作风独特的江湖大侠形象,传达了如侠义精神、忠诚、道德等核心价值观,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中不可磨灭的独特符号。《鹿鼎记》作为金庸先生笔下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且基于本书主角韦小宝以不学无术的市井小人物形象登场,最终却立下千秋功业,乃是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侠”的存在;且书中囊括众多市井人物语言、江湖人物称呼以及历史朝代的知识,无一不在证明其英译本研究价值。本文基于周领顺教授提出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从“翻译外”角度研究影响译者行为的社会制因,并从“翻译内”视角分析译者在对《鹿鼎记》进行英译活动时采取的具体翻译策略、方法及技巧,探究译者对“求真”与“务实”两个翻译倾向所做出的抉择倾向,并为未来外国汉学家英译中国武侠小说提供实例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求真务实”连续评价模式 《鹿鼎记》 武侠小说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边城》乡土语言英译对比
7
作者 叶春波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8-75,共8页
乡土语言是乡土文学载体,乡土语言英译对中国乡土文学对外传播意义重大。文章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以杨宪益、戴乃迭《边城》合译本和金介甫译本为语料,对两译文中的方言、惯用语和俗语等乡土语言英译进行定性对比研究,并借助“求真—... 乡土语言是乡土文学载体,乡土语言英译对中国乡土文学对外传播意义重大。文章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以杨宪益、戴乃迭《边城》合译本和金介甫译本为语料,对两译文中的方言、惯用语和俗语等乡土语言英译进行定性对比研究,并借助“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对译者行为的“求真度”和“务实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杨宪益和戴乃迭在“求真”的基础上更“务实”,金介甫则力求“求真为本,兼顾务实”。基于此,结合不同译者行为差异分析了译者身份和译者翻译观对译文的综合影响,以期为中国乡土文学外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乡土语言 《边城》 “求真务实”连续评价
下载PDF
“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下《周易·贲卦》英译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付永 羲和 李青宗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2年第4期119-126,共8页
作为中国本土新生的翻译批评理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对翻译实践具有强大的阐释力。以该理论中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为评价工具,探析了《周易·贲卦》四个通行译本的英译特征,将其译者行为合理程度公式化为:卫/贝本>理本&... 作为中国本土新生的翻译批评理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对翻译实践具有强大的阐释力。以该理论中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为评价工具,探析了《周易·贲卦》四个通行译本的英译特征,将其译者行为合理程度公式化为:卫/贝本>理本>傅本>汪任本。秉承该理论的精神主旨,进一步认为:在评价翻译批评实践过程中,应摈弃传统的静态文本批评分析法,动态地从翻译内外因素分析译者行为、身份、角色化以及它们共同对目标语文本生成的影响,扬弃翻译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客观、全面、科学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建《周易》较为理想的英译复译本,以推动翻译批评理论的长足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 “求真-务实”连续评价模式 《周易·贲卦》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诗歌叠词翻译对比研究——以《唐诗三百首》为例
9
作者 张红霞 林萌萌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4期82-89,共8页
研究采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对《唐诗三百首》两个全英译本——许渊冲译本和Witter Bynner(宾纳)与江亢虎的合译本——中叠词的英译进行了描写性对比与评价。研究发现,两个译本中叠词英译均呈现较强的... 研究采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对《唐诗三百首》两个全英译本——许渊冲译本和Witter Bynner(宾纳)与江亢虎的合译本——中叠词的英译进行了描写性对比与评价。研究发现,两个译本中叠词英译均呈现较强的社会性和务实性。但相比较而言,许渊冲译本“求真度”更高,而WitterByn-ner与江亢虎合译本“务实度”更高。研究还对隐藏在各译本不同的“求真度”“务实度”背后的译者个人因素、翻译目的进行了分析阐释,并指出翻译汉语诗歌中叠词时应兼顾语言性求真与社会性务实,尽可能达到译本在“求真—务实”之间的合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求真务实”连续评价模式 叠词 翻译方法
下载PDF
“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下白睿文《活着》英译本中常见修辞的翻译研究
10
作者 杨露 《文教资料》 2020年第1期59-60,46,共3页
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的《活着》一经出版,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作者余华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象征、重复、反讽、比喻等,以此增强小说的感染力。本文就《活着》中比喻、转喻、拟人、夸张和讳饰这五种... 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的《活着》一经出版,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作者余华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象征、重复、反讽、比喻等,以此增强小说的感染力。本文就《活着》中比喻、转喻、拟人、夸张和讳饰这五种常见的语义上的修辞翻译为例,结合周领顺教授提出的"求真一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对译者白睿文的修辞翻译行为进行分析。经研究发现,白睿文《活着》译本的译者行为在"求真"的基础上兼顾"务实",符合译者"求真为本,务实为用"的行为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睿文 《活着》 修辞 译者行为批评 “求真-务实”连续
下载PDF
乡土语言英译译者行为研究——以《暂坐》英译为考察中心
11
作者 孙晓燕 冯正斌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6-63,共8页
乡土语言作为窥探中国本土文化的一面镜子,其英译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在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对《暂坐》中的方言以及包括成语、谚语和歇后语在内的俗语等乡土语言的英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译者韩斌和刘浚在其英译过... 乡土语言作为窥探中国本土文化的一面镜子,其英译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在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对《暂坐》中的方言以及包括成语、谚语和歇后语在内的俗语等乡土语言的英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译者韩斌和刘浚在其英译过程中出于自身翻译观采取“推拉”策略,并受到出版社的影响,在努力保证原文信息准确性的前提下,为使译文更加地道易懂,译者行为表现出“求真为本,务实为用(上)”的特征,整体英译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语言 《暂坐》 韩斌刘浚译本 译者行为批评 “求真务实”连续评价模式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贵生》乡土语言英译探究--基于戴乃迭译本和金介甫译本的对比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翟文慧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93-98,共6页
《贵生》是由沈从文创作、以湘西为背景的短篇小说,含有大量乡土语言。比较戴乃迭和金介甫的译文对乡土语言,特别是对方言和熟语的处理,分析其在“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上的差异,进而揭示出两位译者面对乡土语言采用不同处理方式... 《贵生》是由沈从文创作、以湘西为背景的短篇小说,含有大量乡土语言。比较戴乃迭和金介甫的译文对乡土语言,特别是对方言和熟语的处理,分析其在“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上的差异,进而揭示出两位译者面对乡土语言采用不同处理方式的动因。研究表明,在处理乡土语言时,戴乃迭倾向于归化,直接将原文的深层意义传达,以保证译本的流畅度,可读性和务实度较高;金介甫则倾向于异化,努力将原文的语言形式与内容忠实传达,以保证译文知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求真度较高。而两位译者处理乡土语言时的差异,则与译者角色、赞助人、翻译观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语言 《贵生》 译者行为批评 “求真务实”连续评价模式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黑白李》三个英译本中熟语翻译比较 被引量:15
13
作者 黄勤 余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9-39,130,共11页
熟语在小说中一般起到简练语言、展现地域特色和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本文选择老舍短篇小说《黑白李》的王际真(Chi-Chen Wang)英译本、莱尔(William A.Lyell)英译本和科恩(Don J.Cohn)英译本,基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 熟语在小说中一般起到简练语言、展现地域特色和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本文选择老舍短篇小说《黑白李》的王际真(Chi-Chen Wang)英译本、莱尔(William A.Lyell)英译本和科恩(Don J.Cohn)英译本,基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从译者行为批评视域对三个英译本中熟语的翻译进行描写性对比与评价,发现三个译本在"求真—务实"连续统一体中都偏向"务实"一端,但相比较而言,王际真译本务实度最高,莱尔译本务实度次之,科恩译本则求真度最高。通过对三个译本中的熟语翻译进行对比研究,我们认为汉语熟语的翻译应以务实为上,同时兼顾求真,在最大程度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以服务于目的语读者和社会为目的。译者应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此外,由于词义的细微差别会影响到熟语功能的再现,所以译者不仅要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还应注意词语选择的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达到译本在"求真—务实"之间的最佳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李》 熟语 “求真-务实”连续评价模式 译者行为批评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一句顶一万句》中乡土语言的译者行为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文雄 黄嘉乐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08-113,共6页
借助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中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对葛氏夫妇英译《一句顶一万句》中的乡土语言行为度展开系统研究,在连续统评价两端中依据译者作出的不同译介行为所产出的译文按照“务实”“半务实”“半求真半务实”“半务实... 借助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中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对葛氏夫妇英译《一句顶一万句》中的乡土语言行为度展开系统研究,在连续统评价两端中依据译者作出的不同译介行为所产出的译文按照“务实”“半务实”“半求真半务实”“半务实”“务实”进行归类分析,对译者的翻译行为进行合理度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句顶一万句》 乡土语言 译者行为 “求真务实”连续评价模式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视阈下的中国古典诗词中文化意象“天”的英译探析——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罗静 吕文澎 《语言教育》 2020年第1期71-75,83,共6页
文化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之"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1个英译本为例,探讨文化意象"天"的翻译策略与译者行为,发现国内外译者求... 文化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之"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1个英译本为例,探讨文化意象"天"的翻译策略与译者行为,发现国内外译者求真于"作者/原文"的努力高于务实于"读者/社会"之努力,可谓"意美"为上,其行为符合文学翻译"求真为本、求真兼顾务实"的一般译者行为规律,据此可为中国诗词翻译研究及文化核心关键词的国际传播提供些许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中国古典诗词英译 文化意象 英译“天” “求真-务实”连续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思想刍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洁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8期127-129,共3页
翻译批评研究既需要有理论的高度,又应当能够指导实践。译者行为批评思想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研究译者行为,创新地提出动态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机制,增强了翻译批评的实践应用能力,但也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文字"求真&qu... 翻译批评研究既需要有理论的高度,又应当能够指导实践。译者行为批评思想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研究译者行为,创新地提出动态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机制,增强了翻译批评的实践应用能力,但也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文字"求真"与市场"务实"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译者行为合理度最高的产物处于"既求真又务实"的最佳平衡点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翻译批评理论 “求真-务实”连续
下载PDF
汉语“乡土语言”葛译译者行为度——“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视域 被引量:47
17
作者 周领顺 杜玉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26,共6页
乡土小说极具乡土气息,其中"乡土语言"的翻译是公认的难题。本文借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的"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发现,汉学家葛浩文在英译莫言作品时,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行为特征。基于"葛(浩文)... 乡土小说极具乡土气息,其中"乡土语言"的翻译是公认的难题。本文借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的"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发现,汉学家葛浩文在英译莫言作品时,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行为特征。基于"葛(浩文)译莫言10本小说‘乡土语言’翻译语料库",本文归纳出译者"求真为本,务实为用(上)"的总的行为规律,据此可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些许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语言 葛浩文 “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评价模式 行为规律
原文传递
译者行为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译者行为研究(其一) 被引量:71
18
作者 周领顺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7,共5页
本文基于对译者属性和翻译本质的认识,并在"文化转向"和翻译研究从规定走向描写这一总范式转变的大背景下,构建了翻译"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该模式可用作描写和解释译者行为动因以及翻译社会化程度的一个工具。
关键词 译者行为 “求真-务实”连续评价模式 社会化
原文传递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译者行为研究
19
作者 李正栓 张丹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52-66,110,共16页
《忆秦娥·娄山关》描写的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第二次攻克娄山关的情形。上阕写攻克娄山关后诗人的心情,下阕写黄昏战斗打响前的状况,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作战时的神速和声势以及完成长征的雄心壮志。《忆秦娥·娄山关》意象鲜明、... 《忆秦娥·娄山关》描写的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第二次攻克娄山关的情形。上阕写攻克娄山关后诗人的心情,下阕写黄昏战斗打响前的状况,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作战时的神速和声势以及完成长征的雄心壮志。《忆秦娥·娄山关》意象鲜明、意境雄浑,突出了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组织能力及其情感表达的文学底蕴。布洛克、巴恩斯通、许渊冲和李正栓都对毛泽东及其诗歌心怀崇敬,他们身处不同的时代和国家,深受历史语境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忆秦娥·娄山关》的英译版本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论文运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对四位译者的译文进行评析,基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研究译者翻译内和翻译外的行为,从而对其行为合理度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秦娥·娄山关》 译者行为批评 “求真务实”连续 合理度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视阈下的《阿Q正传》魏简法译本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冬冬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122,共8页
法国比较文学家魏简(Sebastian Veg)在21世纪初重译《阿Q正传》,旨在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本文借助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对该小说的法语复译进行翻译外和翻译内的分析。从翻译外视角去探讨重译《阿Q正传》的原因;从翻译内视角,聚焦... 法国比较文学家魏简(Sebastian Veg)在21世纪初重译《阿Q正传》,旨在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本文借助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对该小说的法语复译进行翻译外和翻译内的分析。从翻译外视角去探讨重译《阿Q正传》的原因;从翻译内视角,聚焦原著中独具特色的修辞手法,分析译者忠实再现原文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研究表明,外籍研究型译者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对翻译对象的深入研究可以较好地保证中国经典外译的质量,能够在高度“求真”的同时做到高度“务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Q正传》 法语译本 译者行为批评 "求真-务实"连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