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村调查”的历程、传承及“江村学”的创建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豪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0,共16页
"江村"是费孝通两次学术生命的起点,社会学、人类学的实验室,世界观察中国社会的窗口。费孝通开创的江村调查将社会学和人类学融为一体,研究本民族的文明社区,开拓了人类学的新领域,打破了西方人类学固化了的"文明"... "江村"是费孝通两次学术生命的起点,社会学、人类学的实验室,世界观察中国社会的窗口。费孝通开创的江村调查将社会学和人类学融为一体,研究本民族的文明社区,开拓了人类学的新领域,打破了西方人类学固化了的"文明"与"野蛮"之别,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江村调查成就了费孝通的事业,也使费孝通的事业遭逢挫折,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社会学重见光明,费孝通获得新生,重回江村,又走出江村,并延伸到小城镇、大中城市和经济区域等宏观领域,使江村调查更加兴盛,为人民生活富裕和学科发展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江村调查事业后继有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创建"江村学",是历史的使命,这将有利于促进江村调查研究的深入和社会学中国学派的凸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江村调查” “文野之别” 学术生命 “江村学”
下载PDF
创建“江村学”之再思考
2
作者 刘豪兴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3,共5页
江村是费孝通两次学术生命的起点,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社会实验室,世界观察中国社会的窗口。"江村学"将江村研究引入到新的阶段,增强江村研究人员的学说责任感和使命感,旨在综合整理、总结概括费孝通为主导的江村调查研究成果... 江村是费孝通两次学术生命的起点,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社会实验室,世界观察中国社会的窗口。"江村学"将江村研究引入到新的阶段,增强江村研究人员的学说责任感和使命感,旨在综合整理、总结概括费孝通为主导的江村调查研究成果,促进"社会学的中国学派"(Chinese School of sociology)的实现,扩大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和话语权。江村调查已有80多的历史,积累了社区研究的丰硕成果和经验,值得认真地研究,上升为理论,形成一种学说。江村研究的对象、代表人物、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等都可以在研究中探索、形成,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村调查 “江村学” 中国学派 实事求是
下载PDF
“从实求知”与作为研究范式的“江村学”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友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9,共7页
我们要贴切地理解和构建认识中国社会的知识体系,用以恰当地反思和理解全球时代的中国社会及其遭遇的复杂多变的新问题,其核心在于我们如何认识中国之"实"。跟随费孝通先生的江村调查和"行行重行行"的反复论证,我... 我们要贴切地理解和构建认识中国社会的知识体系,用以恰当地反思和理解全球时代的中国社会及其遭遇的复杂多变的新问题,其核心在于我们如何认识中国之"实"。跟随费孝通先生的江村调查和"行行重行行"的反复论证,我们逐步领悟到了一种建立在"志在富民"社会诉求基础上的情怀和基于"从实求知"、"实事求是"原则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其足以使我们将之作为一种"江村学"范式来理解和学习。"江村学"的真谛是"从实求知",其意在不断地"从实"中建设能够清楚认识中国之"实"的知识体系,又在"实践"中持续推进对"实"的理解和对"从实"的验证。正是基于对"实"的扎实认知,费先生进一步严肃地提出了"文化自觉",将其思考又延伸到对世界秩序与文明进程的总体性把握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从实求知” “江村学 ”研究范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