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姓氏的“沈”不能念“チン”
1
作者 曹建南 《日语知识》 2000年第4期22-22,共1页
一位从日本回来的姓沈的就学生,自称自己为“チソです”当我纠正他“沈”字该读“シソ”时,他辩解说,日本语学校的老师都叫他“チソきん”。无独有偶,前几天和日本某大学的一位副教授通电话,当谈到我校心理学的沈老师时,那位副教... 一位从日本回来的姓沈的就学生,自称自己为“チソです”当我纠正他“沈”字该读“シソ”时,他辩解说,日本语学校的老师都叫他“チソきん”。无独有偶,前几天和日本某大学的一位副教授通电话,当谈到我校心理学的沈老师时,那位副教授纠正我说,应该称“チソ先生”。看来,即使是日本人,把中国人的姓氏的“沈”错念成“チソ”的,也不在少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氏 “沈” “チソ” 日语 “シソ” 《当用汉字音训表》
下载PDF
“沉”与“沈”、“間”与“閒”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3
2
作者 郝晋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10-112,共3页
汉字与它记录的词,有的对应,有的不对应,其中的异体字,在使用过程中有分有合,情况相当复杂。本文以"沉"与"沈"、""与"""为例,探索这两组字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动因,提示... 汉字与它记录的词,有的对应,有的不对应,其中的异体字,在使用过程中有分有合,情况相当复杂。本文以"沉"与"沈"、""与"""为例,探索这两组字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动因,提示阅读古籍时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 “沈” “間” “閒” 汉字 异体字
下载PDF
沈长云先生在先秦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
3
作者 李禹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先秦史研究领域进入一个思想解放、鼎故革新的阶段。沈长云先生伴随这一历程,通过求实创新的治学精神、独具一格的学术视野和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对先秦历史的诸多重要问题提出了颇为深刻的学术观点,为先秦史研究做...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先秦史研究领域进入一个思想解放、鼎故革新的阶段。沈长云先生伴随这一历程,通过求实创新的治学精神、独具一格的学术视野和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对先秦历史的诸多重要问题提出了颇为深刻的学术观点,为先秦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家起源等重要问题上,沈先生既遵循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主张理论与实际结合,同时还结合塞维斯“酋邦”理论和最新考古发现。作为中国古代“无奴派”早期代表性学者,沈先生提出中国古代不同于希腊、罗马,虽存在一定数量的奴隶制经济,但并非以奴隶制为主。相比五种社会形态说,中国古代社会演进道路更接近亚细亚生产方式。我国直接由血缘氏族组织进入早期国家形态,是氏族、部落首领由“公仆”蜕变为统治阶层,这种“家国同构”的权力结构成为帝制时代的君主专制主义的基础。在三代族源考索方面,沈先生坚持认为夏代是存在的,且夏族兴起于古河济地区,商族起源于晋中地区,周人、夏人没有族属方面的传承关系,周族起源于白狄。沈长云先生注重古典文献的考订、甄别,他参与点校的《国语集解》是海内外学者研究春秋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云 先秦史 求实创新 重要贡献
下载PDF
历史记忆与“神话”制造:1899年沈鹏上书事件再研究
4
作者 常嵩涛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9,共9页
1899年沈鹏上书事件震动朝野。学界以往多结合时局,从新旧、满汉、忠奸关系等角度加以考察,予以肯定和认同。详细梳理沈鹏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史,会发现其人虽有家国情怀与匡救时弊之志,但上书更多是在家事刺激下精神疾患加重,无法自控,产... 1899年沈鹏上书事件震动朝野。学界以往多结合时局,从新旧、满汉、忠奸关系等角度加以考察,予以肯定和认同。详细梳理沈鹏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史,会发现其人虽有家国情怀与匡救时弊之志,但上书更多是在家事刺激下精神疾患加重,无法自控,产生的希图泄愤求名的极端行为。上书事件发生后,各大势力出于不同的现实需要,掩盖上书的真实动机,将其包装为反抗暴政的“神话”。沈鹏案表明,政治人物的个性特质、家庭氛围、情感关系网络会对政治事件产生重大影响,引入情感视角有助于实现“总体史”的史学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 常熟士绅 历史记忆 “神话”制造
下载PDF
沈(阳)吉(林)铁路的修建与1920年代奉天、吉林两省东部地区的城市化 被引量:5
5
作者 曲晓范 王凤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2-60,共9页
中华民国初期,以奉系军阀主导的中国东北三省地方政府曾大力引进和建设以铁路为代表的近代交通设施和近代交通工具,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使东北地区由此成为当时国内铁路交通最为现代化的一个地区。这其中,影响最大的一项工程是沈(阳)... 中华民国初期,以奉系军阀主导的中国东北三省地方政府曾大力引进和建设以铁路为代表的近代交通设施和近代交通工具,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使东北地区由此成为当时国内铁路交通最为现代化的一个地区。这其中,影响最大的一项工程是沈(阳)吉(林)铁路的修建。该路是东北地区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由中国人独资建设和管理的铁路,也是东北地区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最成功的标志性铁路。它的开通不仅带动了其他铁路的建设,而且拉动了铁路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铁路 吉海铁路 奉海铁路 张作霖 张作相
下载PDF
张廷玉《明史》重要拟稿徐氏《明史》试探之一——序言作者韩方卓乃沈朝初之号说 被引量:5
6
作者 南炳文 魏淑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87,共7页
"二十四史"之一的张廷玉等撰《明史》,在长达数十年的修撰过程中,形成了多部拟稿。这些拟稿的前后形成关系情况复杂,至今仍是史学史上有待彻底解决的重要学术课题。徐乾学作为总裁而编成了很有价值的一部《明史》拟稿,但由于... "二十四史"之一的张廷玉等撰《明史》,在长达数十年的修撰过程中,形成了多部拟稿。这些拟稿的前后形成关系情况复杂,至今仍是史学史上有待彻底解决的重要学术课题。徐乾学作为总裁而编成了很有价值的一部《明史》拟稿,但由于学术界得知此拟稿存世为近年之事,特别是其序言作者署名"韩方卓",其身世难于查出,从而导致学术界至今对这部拟稿了解甚少,甚至出现重大误解。本文利用大量资料进行考证,提出韩方卓实乃清初苏州人沈朝初之号,目的在于揭开徐乾学《明史》拟稿神秘面纱之一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乾学《明史》拟稿 韩方卓 朝初父子字号 《诗经》《韩奕》篇
下载PDF
“生命的力”:与人类原初经验的对话——浅析沈从文小说的“生命本体”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翔宇 薛敏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0期95-96,共2页
“力”是人类原初经验的积淀,本文用“原型批评”方法解读沈从文小说的“生命意识”,乡村生命盈盈不息的生命力与都市生命“力”的匮乏形成呼应与比照。显然,“力”是人类繁衍、发展的不朽动力,生命生生不息的储备。
关键词 从文 强力原型 生命意识
下载PDF
早熟抗病辣椒新品种沈椒6号的选育
8
作者 杨凤梅 王志强 +2 位作者 薛庆华 宋兆华 沈萍 《中国辣椒》 2001年第2期20-22,共3页
沈椒6号是利用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23—6—3—1—2和国外引进自交系S11—4—2—1—3做父本配制的杂交种。生育期105d(天)左右。果实长灯笼形、纵径12.5cm、横径7.5cm,抗病毒病和疫病,每667m^2前期产量1816.4kg,总产量3971.1kg。适合春... 沈椒6号是利用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23—6—3—1—2和国外引进自交系S11—4—2—1—3做父本配制的杂交种。生育期105d(天)左右。果实长灯笼形、纵径12.5cm、横径7.5cm,抗病毒病和疫病,每667m^2前期产量1816.4kg,总产量3971.1kg。适合春秋保护地及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已在辽宁、湖北、山东等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抗病辣椒 “沈椒6号” 生育期 品种来源 特征特性 选育方法 丰产性
下载PDF
翠翠的孤独 沈从文的痛
9
作者 盛竞凌 宗先鸿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6-68,共3页
沈从文的作品,读者从中透视出的不单是人性美,人情美的书写,还有他心灵深处内隐的孤独和苦痛。本文试图以《边城》主人公翠翠生命自在自为状态在现实生存环境中的种种遭际及其透彻心骨的孤独,来探视作者孤独的人生及其对人类生存状态的... 沈从文的作品,读者从中透视出的不单是人性美,人情美的书写,还有他心灵深处内隐的孤独和苦痛。本文试图以《边城》主人公翠翠生命自在自为状态在现实生存环境中的种种遭际及其透彻心骨的孤独,来探视作者孤独的人生及其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忧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文 《边城》 中国 文学评论
下载PDF
沈德潜游杭考
10
作者 潘务正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40-47,共8页
沈德潜晚年编纂《沈归愚自订年谱》,对其一生行迹作了大略的记录,其中不免有疏漏之处。如游杭之事,沈德潜曾数次入浙,或观赏西湖、钱塘美景,或应邀前往修志,或陪同乾隆巡幸。不过除三次随驾所记准确之外,其他几次杭州之游或失载,或误记... 沈德潜晚年编纂《沈归愚自订年谱》,对其一生行迹作了大略的记录,其中不免有疏漏之处。如游杭之事,沈德潜曾数次入浙,或观赏西湖、钱塘美景,或应邀前往修志,或陪同乾隆巡幸。不过除三次随驾所记准确之外,其他几次杭州之游或失载,或误记。杭州之行是其首度出省,其声誉也随之扩展至两浙,且因与浙派诗人的密切交往而调整诗学宗尚,所以此事具有重要的意义,年谱中本不应有这些疏漏。本文根据相关文献对此进行考订,意在提醒研究者在使用这部年谱时应持审慎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潜 归愚自订年谱》 杭州
下载PDF
论京派巨子沈从文的文学批评
11
作者 井延凤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37-239,共3页
沈从文是中国新文学久负盛名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有个性、有影响的批评家。他的文学观带有审美理想主义色彩,因此,他反对文学的政治化和商业化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否认丈学的社会功利性。恰恰相反,他认为文学有"引人向善"... 沈从文是中国新文学久负盛名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有个性、有影响的批评家。他的文学观带有审美理想主义色彩,因此,他反对文学的政治化和商业化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否认丈学的社会功利性。恰恰相反,他认为文学有"引人向善"的力量,能够承担起重塑民族性格的使命。同时在为数不多的文学批评丈章,他已显露出独特的批评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从文 京派 审美理想主义 中国新文学 社会功利性 民族性格 批评个性 批评家 文学观 商业化 政治化
下载PDF
静水流深——论沈从文湘西题材悲剧创作
12
作者 向洁 李文魁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静水流深”是一种生命的完满和蕴藉,是世人难以企及的大境界。而“静水流深”用在沈从文的身上恰如其分。尤其是他的湘西题材悲剧小说,表层“水波不兴”的意境,而底层有着“鱼龙潜跃”的生命意识,使人在无可奈何的微笑背后看到讽刺,... “静水流深”是一种生命的完满和蕴藉,是世人难以企及的大境界。而“静水流深”用在沈从文的身上恰如其分。尤其是他的湘西题材悲剧小说,表层“水波不兴”的意境,而底层有着“鱼龙潜跃”的生命意识,使人在无可奈何的微笑背后看到讽刺,看到苦涩,看到中国历史上不断出现的最令人心痛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文 湘西题材 悲剧创作 小说
下载PDF
日本人は「沈黙は金」を重んじるのは何故か——日本の言霊から見た日本人の行動意識
13
作者 高岚 《科技信息》 2013年第6期191-191,共1页
皆さんはこういう経験があるだろう。パーティーに参加するとき、西洋人やヨーロッパ人や中国人たちはいつもはっきりと自分の意見などを言って、すぐ話題に入ることができ、仲良くなった。それに対して、いつも黙っていて、自分の意見... 皆さんはこういう経験があるだろう。パーティーに参加するとき、西洋人やヨーロッパ人や中国人たちはいつもはっきりと自分の意見などを言って、すぐ話題に入ることができ、仲良くなった。それに対して、いつも黙っていて、自分の意見を表さなくて、ただ他の人の話しを聞くだけのは日本人に違いない。世界のさまざまな民族に比べたら、日本民族(大和民族ともいう)は比較的に沈黙な民族で言えるだろう。一方、日本人は世界のどんな国の人より、挨拶が重視している。例えば、朝にあった時、日本人は必ず「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といって、人から何か恩を受ける時、「ありがとう」といって、病気の人を見舞い終わったとき、「お大事に」という。こういう例は数えられない。なぜ日本語には挨拶語がそんなに多いのであろうか。日本民族のこういう沈黙の行動意識と日本人の挨拶語に対する重視は日本の昔から伝えられた言霊とは何か関係があるだろうとわたしは思う。以下は日本の言霊についての考察からこういう原因を探求しよ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霊 行動意識
下载PDF
白玉米自交系“沈219”的选优及利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建刚 雷正斌 +4 位作者 赵保献 智润芬 贾建修 廉明哲 王海滨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1997年第3期37-38,49,共3页
实践证明,应用多年的优良自交系,容易发生混杂退化,丧失其固有的优良特征特性,其生长势、自身产量、配合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通过选化利用,使白玉米自交系“沈219”的这些性状特点得以恢复、提高,并组配出优良杂交种在农业生产上推广... 实践证明,应用多年的优良自交系,容易发生混杂退化,丧失其固有的优良特征特性,其生长势、自身产量、配合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通过选化利用,使白玉米自交系“沈219”的这些性状特点得以恢复、提高,并组配出优良杂交种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219” 自交系利用
下载PDF
静观生命:沈从文文学批评理念
15
作者 孙明英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4-65,共2页
沈从文作为一位风格独异的作家批评家,他的批评都是基于对创作的真知灼见。静观理念贯穿他整个的文学批评当中,这与中国古代的“虚静”论有一定的继承性,有赋予了更多的现代意识。要求作家能静观生命,达到生命的明悟。注重理性和情感的... 沈从文作为一位风格独异的作家批评家,他的批评都是基于对创作的真知灼见。静观理念贯穿他整个的文学批评当中,这与中国古代的“虚静”论有一定的继承性,有赋予了更多的现代意识。要求作家能静观生命,达到生命的明悟。注重理性和情感的节制,通过独立思索把对生命的体验展现在和谐的形式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文 文学批评 静观生命 中国
下载PDF
天龙屯堡“沈万三”后裔寻根的场域分析
16
作者 傅慧平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6-10,共5页
无论是家族内部借助谱牒的反复考证,还是与南京沈氏及相关机构的互动,在这场由少数精英开始,扩展至整个天龙屯堡乃至贵州省内“沈万三”后裔的寻根历程中,体现了多种力量的参与,构造了一个又一个寻根实践的特殊场域。借助布迪厄的“场... 无论是家族内部借助谱牒的反复考证,还是与南京沈氏及相关机构的互动,在这场由少数精英开始,扩展至整个天龙屯堡乃至贵州省内“沈万三”后裔的寻根历程中,体现了多种力量的参与,构造了一个又一个寻根实践的特殊场域。借助布迪厄的“场域论”对其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探析传统家族理念的时代传承、谱牒叙事的现实反映,还凸显了旅游文化背景下,不同群体为扩大影响,通过各类关系网络,丰富名人符号,构建名人品牌的互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龙屯堡 “沈万三” 场域论
下载PDF
平菇“沈杂5号”的栽培技术
17
作者 高红治 《现代园艺》 2012年第6期37-38,共2页
平菇是传统的食用菌品种,也是栽培面积最大、年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种类,市场供需平衡,价格稳定。平菇生产具有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栽培技术简单易操作等特点,而且可以不占农时,不占耕地,充分利用农村闲暇劳力和房前屋后空闲地,以... 平菇是传统的食用菌品种,也是栽培面积最大、年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种类,市场供需平衡,价格稳定。平菇生产具有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栽培技术简单易操作等特点,而且可以不占农时,不占耕地,充分利用农村闲暇劳力和房前屋后空闲地,以各种农作物下脚料为栽培基质开展生产,因此为广大农民普遍接受,发展速度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沈杂5号”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基于射影变换的柔性铰链构型综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裴旭 于靖军 赵山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36,共3页
柔性机构应用中,大行程柔性铰链可以满足较大运动行程和高精度兼备的应用场合。但现有的大行程柔性铰链构型匮乏,因此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构型综合研究。通过建立平面、圆、圆柱及球面空间的映射关系,在直线机构和转动机构之间找到了一种... 柔性机构应用中,大行程柔性铰链可以满足较大运动行程和高精度兼备的应用场合。但现有的大行程柔性铰链构型匮乏,因此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构型综合研究。通过建立平面、圆、圆柱及球面空间的映射关系,在直线机构和转动机构之间找到了一种映射关系,例如可将一个点绕着一个固定圆心的转动分别看作是在圆、圆柱面、或球面坐标系下的直线运动,因此如果已知一种柔性直线导向机构,就可以衍生出多种转动型柔性铰链。反之,也可从现有的转动型柔性铰链反推出更多的直线导向机构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行程柔性铰链 射影变换 构型综合
下载PDF
朱子楚辞学研究方法的理学背景发微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伟光 《云梦学刊》 2014年第3期23-30,共8页
朱子一生最后绝笔为《楚辞集注》。正因为感同身受,朱子才能在生命中最后的几年,花极大的心血注解《楚辞》,实则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在极力表彰屈原"忠君爱国"精神的同时,极力痛斥扬雄之"偷生幸死",将忠... 朱子一生最后绝笔为《楚辞集注》。正因为感同身受,朱子才能在生命中最后的几年,花极大的心血注解《楚辞》,实则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在极力表彰屈原"忠君爱国"精神的同时,极力痛斥扬雄之"偷生幸死",将忠义之精神、君臣之大义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将朱子心中郁积之情愫表露得一清二楚。正如朱子在序言中的夫子自道,《楚辞集注》度越前人的方法有两端:沈潜反复与嗟叹咏歌。"沈潜反复"是朱子治学的普遍方法,"嗟叹咏歌"是朱子治诗赋的特别方法。二者之间其实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理一分殊的关系,也可谓主从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集注 理学 潜反复 嗟叹咏歌
下载PDF
再议清末法律变革的内在理路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娓妮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0-98,共9页
回复"三代"理想、昌明古法"精义"实际为清末法律变革的重要内在思虑,也是那次法律变革的重要出发点,变革的结果事实上令传统法制终丧其"体",但同时,亦令到"野蛮"、"残忍"成为人所习... 回复"三代"理想、昌明古法"精义"实际为清末法律变革的重要内在思虑,也是那次法律变革的重要出发点,变革的结果事实上令传统法制终丧其"体",但同时,亦令到"野蛮"、"残忍"成为人所习用的概括"中律"的关键词。对于这一结局(或许尤其是后者),即使是对沈家本这样的法律变革的主持者而言,也是相当出乎意料的。清末法律变革由自信和期待出发而终至于"反失其故"的结局,单单这一颇有戏剧性的过程本身,便已极耐人寻味。尤其,清末"法变"实际所遭遇的问题是"如何变"的问题,它所触碰到的是法律的内在精神与其外在形式的协调这一法理学上的核心问题,即使时至今日,这仍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变 中律 家本 西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