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否定的对象和“不”的位置──兼谈“不”、副词“没”的语用区别 被引量:23
1
作者 史锡尧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0,共4页
“不”否定的对象和“不”的位置──兼谈“不”、副词“没”的语用区别史锡尧一、不"不"是个副词,表示否定,称为否定副词。既然是表示否定,否定的具体对象是什么?否定某一具体对象时,"不"的位置在哪里?这都是需要讨论的。"... “不”否定的对象和“不”的位置──兼谈“不”、副词“没”的语用区别史锡尧一、不"不"是个副词,表示否定,称为否定副词。既然是表示否定,否定的具体对象是什么?否定某一具体对象时,"不"的位置在哪里?这都是需要讨论的。"不"否定动作、活动、发展、变化,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 动补短语 “没” 双重否定 图书馆 表示否定 否定副词 因果关系 动宾短语 主观意志
下载PDF
否定词“没”“没有”的来源和语法化过程 被引量:33
2
作者 徐时仪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6,共6页
否定副词“没”、“没有”早于 15世纪已出现 ,《朱子语类》、《张协状元》等文献中已有用例。唐宋时“没”所表示的“消失”、“失去”义由具体趋于抽象 ,“无”的白读音与“没”趋于相近 ,“无”的“没有”义融入了“没” ,“没”渐... 否定副词“没”、“没有”早于 15世纪已出现 ,《朱子语类》、《张协状元》等文献中已有用例。唐宋时“没”所表示的“消失”、“失去”义由具体趋于抽象 ,“无”的白读音与“没”趋于相近 ,“无”的“没有”义融入了“没” ,“没”渐取代“无”而成为否定动词。“没”、“没有”由动词演变为副词是一个连续的渐变的语法化过程。用于正反问句末尾的“没”、“没有”与语气词“么”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动词 否定副词 “没” “没有” “无” 演变 语法化 “么”
下载PDF
由“没”、“了”同现句说“异常态”的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一 董贤玲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31-135,共5页
"没"和"了"同现的句子存在多种结构、语义类型。对相关语言事实的充分观察是合理解释的前提,选择解释的角度需要充分考虑系统性和易接受性。表达"异于常态"的意义、处于不相邻层次,这两个因素对于分析&qu... "没"和"了"同现的句子存在多种结构、语义类型。对相关语言事实的充分观察是合理解释的前提,选择解释的角度需要充分考虑系统性和易接受性。表达"异于常态"的意义、处于不相邻层次,这两个因素对于分析"没"、"了"同现句可以有较强的解释力。汉语的"异常态"表达系统有待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 “了” 同现 解释 异常态
下载PDF
汉语否定副词“不”“没”的类型学初探 被引量:7
4
作者 林素娥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5期162-165,共4页
从否定副词“不”的形态类型、否定副词“没”的语法类别及“不”“没”类的分合等方面对汉语否定副词“不”类和“没”类进行比较,“不”类否定词的形态一致性体现了否定范畴的标记性。否定词不仅是汉语方言分区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且也... 从否定副词“不”的形态类型、否定副词“没”的语法类别及“不”“没”类的分合等方面对汉语否定副词“不”类和“没”类进行比较,“不”类否定词的形态一致性体现了否定范畴的标记性。否定词不仅是汉语方言分区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且也是判断汉语尤其是南方方言与其他汉藏语系语言在类型上亲疏程度的语法参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副词 “不”类 “没” 汉藏语系 参项
下载PDF
现代汉语“没”与句中“了”的时体属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潘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现代汉语中的否定词"没"的使用主要受时制方面的限制,它表示的是"已然"的时制意义,可以用于先事时、方事时、过去时、现在时,但不可以用于将来时、后事时。位于句中的"了1"至少包括两个,其一是具有先事... 现代汉语中的否定词"没"的使用主要受时制方面的限制,它表示的是"已然"的时制意义,可以用于先事时、方事时、过去时、现在时,但不可以用于将来时、后事时。位于句中的"了1"至少包括两个,其一是具有先事时意义或者过去时意义的时制助词"了11";其二是具有动词意义,充当补语的动词弱化形式"了12"。因为"没"和"了11"具有相同的语法属性,所以不太能在同一小句中共现,一些共现的情况要么语感接受度不高,要么受到了语言经济性原则或其他语法条件的限制;"了12"与"没"的共现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 句中“了” 时制 体态 共现
下载PDF
母语为英语者口语中混用“不”和“没”的个案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英 徐霄鹰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3期20-26,共7页
本文对两位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口语中使用否定词"不"和"没"的情况进行了个案追踪调查,对其在从初级一到中级一的三个阶段混用"不"和"没"的偏误情况加以分析。文章指出,只有否定跟过去有关... 本文对两位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口语中使用否定词"不"和"没"的情况进行了个案追踪调查,对其在从初级一到中级一的三个阶段混用"不"和"没"的偏误情况加以分析。文章指出,只有否定跟过去有关的行为动作或情况时,学习者才会较多地混用"不"和"没"。混用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第一是任意用"不"否定跟过去时间有关的行为动词来表示学习者所认为的主观意愿;第二是误用"没"来否定跟过去有关的认知心理类动词。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否定词的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 “没” 偏误 否定规则 教学
下载PDF
“没”字句否定辖域和否定焦点的韵律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彩玉 赵雨婷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19-27,共9页
以“没”后是状中结构的双项动词性成分的否定句为例,考察否定辖域和否定焦点的韵律实现问题。语音实验结果表明:“没”的否定辖域是其后的所有成分,在语调中最突出的投射是辖域内的调域压缩。自然焦点否定句中,说话人优选否定词后毗邻... 以“没”后是状中结构的双项动词性成分的否定句为例,考察否定辖域和否定焦点的韵律实现问题。语音实验结果表明:“没”的否定辖域是其后的所有成分,在语调中最突出的投射是辖域内的调域压缩。自然焦点否定句中,说话人优选否定词后毗邻成分为否定焦点,和“没”共同构成自然焦点否定句的联合焦点。否定焦点和否定句焦点可以分离,可以重合或部分重合,由否定辖域内结构和强调焦点的有无及位置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 否定辖域 否定焦点 韵律实现
下载PDF
美国大学生汉语中级水平学习者“不”和“没”使用情况的实证研究
8
作者 安琪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8-192,共5页
美国大学生汉语学习者会出现"不"和"没"混用的现象,笔者通过采用横向偏误收集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做了统计和偏误分析。认为,造成美国大学生"不"和"没"混用现象的原因在于目的语知... 美国大学生汉语学习者会出现"不"和"没"混用的现象,笔者通过采用横向偏误收集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做了统计和偏误分析。认为,造成美国大学生"不"和"没"混用现象的原因在于目的语知识的欠缺,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教学误导和语言的普遍性因素,等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加强汉语语法体系的建设和研究,加强汉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和语言积累,培养学习者良好的汉语语感,在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中考虑加入汉英否定词比较的内容,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和“没” 混用 横向偏误收集方法 偏误分析
下载PDF
副词“不”与“没”在汉英中介语的习得偏误
9
作者 庄艳 胡海琼 《文教资料》 2016年第5期33-35,共3页
"不"和"没"为现代汉语中的两个重要副词,二者在英语中一般对应于"not",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本文就"不"、"没"与"not"的语义功能和差异加以辨析,探讨汉语学习者习得偏误的主要成因及类型。
关键词 “不”和“没” “not” 语义功能 偏误类型
下载PDF
汉语否定词“不”与“没”的比较
10
作者 吴晶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23-29,共7页
汉语否定词“不”与“没”都具备否定义的核心特征,又都携带时体特征,“不”的时体意义为“当前”“将来”,“没”的时体意义为“过去”“完成”。2个否定词的时体意义可以帮助解释2个否定词含义反差、含义互补及含义中和等3种分布情况... 汉语否定词“不”与“没”都具备否定义的核心特征,又都携带时体特征,“不”的时体意义为“当前”“将来”,“没”的时体意义为“过去”“完成”。2个否定词的时体意义可以帮助解释2个否定词含义反差、含义互补及含义中和等3种分布情况。可通过时态修饰语添加、否定词“辖域”观察,来对“不”“没”这2个否定词时体特征构拟加以证明。在对2个否定词分布的认识上可进一步讨论2个否定词的标记性差异,认为“不”的标记性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词 “不” “没” 分布 时体意义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没”字条目下复合语词释义商榷
11
作者 刘敬林 《陇东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3-27,共5页
《汉语大词典》"没"字所领的复合语词的释义有一些值得商榷的条目。文章列举"没了落"、"没毛大虫"、"没分寸"、"没眼斤"等十余条,从探求词义的理据来检验证明其失误与正解,以期对《... 《汉语大词典》"没"字所领的复合语词的释义有一些值得商榷的条目。文章列举"没了落"、"没毛大虫"、"没分寸"、"没眼斤"等十余条,从探求词义的理据来检验证明其失误与正解,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没”字条目 词语理据 商榷
下载PDF
副词“没”的非常规搭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红叶 陈振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5年第2期81-92,共12页
对《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收录的动词的定量考察使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有47个通常认为不能被"没"否定的动词存在着用"没"的实际语例。这称为"‘没’的非常规搭配",它大体划分为三类:(1)隐性或临时... 对《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收录的动词的定量考察使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有47个通常认为不能被"没"否定的动词存在着用"没"的实际语例。这称为"‘没’的非常规搭配",它大体划分为三类:(1)隐性或临时的结果意义允准"没"的使用;(2)反预期或反常态的外部语境允准"没"的使用;(3)由经历体"过2"允准"没"的使用。"没"的非常规搭配主要依赖结果义和语气义。在当代汉语中,反预期或反常态对"没"在诸多句法环境下的允准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 非常规搭配 结果义 反预期 反常态
下载PDF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否定副词“不”与“没”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瑾 王振来 《教师》 2013年第8期123-124,共2页
否定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本文主要分析比较“不”与“没”的语义表达功能的异同,列举留学生学习中的典型偏误,并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不”与“没”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不” “没” 语义 语用 教学策略
下载PDF
柳州话的“没”和“没有”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先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36-40,共5页
1.“没”和“没有”对立 柳州话属于北方方言。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是北方方言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最边远的地区之一,与这种边远的特征有关,柳州话产生了好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否定词的情况便是一例。柳州话的否定词主要有下面四个: (1)没(副... 1.“没”和“没有”对立 柳州话属于北方方言。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是北方方言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最边远的地区之一,与这种边远的特征有关,柳州话产生了好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否定词的情况便是一例。柳州话的否定词主要有下面四个: (1)没(副词,意愿性否定) (2)没有(副词,事实性否定) (3)没有(动词,存在、领有性否定) (4)莫(副词,祈使性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州话 “没” “没有” 否定词 “不” 普通话 客家话 北方方言 意愿性 事实性
下载PDF
“不”与“没”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艳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93-96,共4页
本文对否定副词"不"、"没(有)"进行比较,指出"不"是表示句中主语的主动否定或说话者的主观否定;"没"是用于客观叙述,陈述动作没有完成和事件没有发生。同时,考察了"不"、"没&qu... 本文对否定副词"不"、"没(有)"进行比较,指出"不"是表示句中主语的主动否定或说话者的主观否定;"没"是用于客观叙述,陈述动作没有完成和事件没有发生。同时,考察了"不"、"没"与时间词语的搭配情况,揭示了时间差异性是二者不同的否定意义在时间上的表现。并且还讨论了"不"、"没"与动词的搭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 “没(有)” 主动否定 主观否定 客观叙述
下载PDF
杜诗“波”,“没”是非之辨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知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4期84-86,83,共4页
杜诗“波”,“没”是非之辨析李知文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虽是求宰相韦济(字见素)授引之作,却迥异流俗,不卑不亢,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倾吐出郁积已久的对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愤激不平。它是体现杜诗“沉郁顿挫”最... 杜诗“波”,“没”是非之辨析李知文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虽是求宰相韦济(字见素)授引之作,却迥异流俗,不卑不亢,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倾吐出郁积已久的对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愤激不平。它是体现杜诗“沉郁顿挫”最早的一篇,向为人们所传诵。其结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 《杜诗详注》 《诗品》 宋敏求 “气象” 刘熙载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沉郁顿挫 混茫 《诗式》
下载PDF
“不”和“没”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琪 《汉语学习》 1981年第4期23-27,共5页
甲问乙:“他来不来?”乙只能回答“来”或“不来”。如果甲问:“他来没来?”乙只能回答“来了”或“没来”。这两组简单的对话告诉我们,“不”是否定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没”是否定过去的行为。如果有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一点就更明显。比... 甲问乙:“他来不来?”乙只能回答“来”或“不来”。如果甲问:“他来没来?”乙只能回答“来了”或“没来”。这两组简单的对话告诉我们,“不”是否定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没”是否定过去的行为。如果有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一点就更明显。比如,我们只能说“现在(明天)你去不去”或“昨天你去没去”。以上例子可以概括“不”和“没”的基本区别。 但是,“不”和“没”的区别绝不这么简单。比如,“他没去”在否定过去行为之外,似乎不再告诉我们别的什么意思,“他不去”则除了否定现在或将来的行为,还表示主观上不愿意去。如果“去”前头有能愿动词,这种意味就更明显:“他不想去”是想过,但决定不去;“他没想去”是未产生过“去”的想法。下边我们讨论几个复杂一点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 “不” “去” 衣服 能愿动词 暖瓶 双音词 基本区别 “来” “还”
下载PDF
“有”和“没”后面的“的”字短语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光全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Z1期4-5,共2页
对于“没的V”、“有的V”这种结构,有人认为其中的“没的”是固定组合,有人认为是“的”字短语.本文认为这些观点都难以成立.本文论证了结构中的“的”不附着于“没”,而是附着于它后面的动词.“没的V”的结构层次为“没/的V”.“的V... 对于“没的V”、“有的V”这种结构,有人认为其中的“没的”是固定组合,有人认为是“的”字短语.本文认为这些观点都难以成立.本文论证了结构中的“的”不附着于“没”,而是附着于它后面的动词.“没的V”的结构层次为“没/的V”.“的V”是“的”字短语在动词“没”和“有”后面的变体.“的 V”与“V的”有两点差别:(一)“的V”是粘着的而“V的”是自由的.(二)“V的”往往是多义的,而“的V”是单义的.在表受事的前提下“V的”与“的V”可以互相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字结构 “没” “的”字短语 “有” “有的” 结构助词 结构分析 结构层次 汉语副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
下载PDF
“没”和句尾“了”共现的句法条件和语义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立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00-104,共5页
"没"用作副词表示"未然",一般不能与表示"已然"的"了"同在一个句子里,但在一些句子里它确实可以和句尾"了"共现。本文分析认为这些句子的谓语动词前都有"再"或隐含了"... "没"用作副词表示"未然",一般不能与表示"已然"的"了"同在一个句子里,但在一些句子里它确实可以和句尾"了"共现。本文分析认为这些句子的谓语动词前都有"再"或隐含了"再"。"再"表示一个动作过去发生过、将来还要发生但是现在未发生,"没+再"表示一个否定的状态从过去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与当前状态相关,所以可以跟句尾"了"共现。另外,"再"表示动作的重复,所以谓语动词是否能重复决定了这类句子的可接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时相关性
下载PDF
河南浚县方言的否定成分“没”、“冇”和“没冇” 被引量:1
20
作者 辛永芬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112-114,共3页
河南浚县方言的否定成分"没"、"冇"和"没冇"与汉语共同语有相同的来源,却走了与汉语共同语不同的演化路径,是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相同的语义成分,它们的深层语义结构相同,都是"单纯否定+有",其... 河南浚县方言的否定成分"没"、"冇"和"没冇"与汉语共同语有相同的来源,却走了与汉语共同语不同的演化路径,是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相同的语义成分,它们的深层语义结构相同,都是"单纯否定+有",其中"冇"和"没冇"是语言成分同质兼并的结果。在用法上,三者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浚县方言 同质兼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