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恽寿平对“没骨花”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凌云 《艺术探索》 2005年第1期35-36,共2页
“没骨花”的出现是伴随花鸟画兴盛而出现的,在时代变迁中曾一度衰落,但“没骨花”的特殊审美风格毕竟有它强大的生命力。在清朝初年,著名画家恽寿平又把“没骨花”的风格发展起来,并创造出富有清新、雅逸的“没骨花”,使衰极一时的写... “没骨花”的出现是伴随花鸟画兴盛而出现的,在时代变迁中曾一度衰落,但“没骨花”的特殊审美风格毕竟有它强大的生命力。在清朝初年,著名画家恽寿平又把“没骨花”的风格发展起来,并创造出富有清新、雅逸的“没骨花”,使衰极一时的写生一派风格复兴起来,对当时与后世的花鸟画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恽寿平 鸟画 “没骨花” 写生
下载PDF
从“凹凸花”到“没骨花”——试探“没骨法”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勤 《美术大观》 2016年第10期54-55,共2页
本文就"没骨法"最初的形成因素及发展演变做分析研究,得出西域壁画以色彩的冷暖营造立体感,称之为"凹凸花",又经"退晕法"或称"叠晕法"的过渡而形成了"没骨花"的新样式。
关键词 “凹凸花” “没骨花” “退晕法” “没法”
下载PDF
清初恽寿平的“没骨花”
3
作者 高金玉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0年第3期34-36,共3页
恽寿平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创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没骨花"。本文通过对恽寿平的艺术生平和"没骨花"的源流,及其"没骨花"设色的审美观,色彩的应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剖析,解析恽寿平独特的艺术技法。
关键词 恽寿平 “没骨花”
下载PDF
此花非彼花——由恽寿平《出水芙蓉图》谈“没骨花”与“没骨法”的关联与区别
4
作者 张勤 《中国美术》 2016年第5期116-117,共2页
"常州画派"是画史上非常重要的流派之一,"没骨"是其重要的技法特点之一。恽寿平一再强调其"没骨法"以北宋徐崇嗣为宗,本文通过梳理北宋期间关于"没骨"的相关记载,可以清晰地看到:"没骨花&... "常州画派"是画史上非常重要的流派之一,"没骨"是其重要的技法特点之一。恽寿平一再强调其"没骨法"以北宋徐崇嗣为宗,本文通过梳理北宋期间关于"没骨"的相关记载,可以清晰地看到:"没骨花"在北宋,是指作品所写生的题材芍药花的别称,而非指"没骨"技法。徐崇嗣初作"没骨花"应为芍药花,更兼吴方言与江淮方言中多入声,阳平声调作入声,以至后人误将"没骨花"认作"没骨法"。而真正的"没骨法"实际上是指多次分染将墨线湮没的一种院体画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骨花” “没法”徐崇嗣 黄筌 徐黄异体 芍药 吴方言
下载PDF
恽寿平“没骨花”的独创性和艺术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谢丽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1年第3期19-24,共6页
关键词 恽寿平 “没骨花” 中国画 独创性 艺术价值 审美价值 绘画技法 绘画风格 笔墨语言
下载PDF
“没骨法”缘起初探
6
作者 张勤 《艺术科技》 2015年第12期296-296,278,298,共3页
关于"没骨法"的起源,不诸多推断,本文围绕较为核心的"‘凹凸花’说"与"‘没骨花’说"展开论述。以西域传入中原的佛教壁画常用之"凹凸花"为源头,经由唐代、五代发展,形成了有线勾勒、追求凹凸... 关于"没骨法"的起源,不诸多推断,本文围绕较为核心的"‘凹凸花’说"与"‘没骨花’说"展开论述。以西域传入中原的佛教壁画常用之"凹凸花"为源头,经由唐代、五代发展,形成了有线勾勒、追求凹凸之感,能使花鸟画栩栩如生、活色生香的"没骨法",此法以渲染为主,几乎不见墨迹。另外,以徐崇嗣为代表的江南画士,取黄家之富贵与徐熙之野逸,发展了以水色相融、粉色互撞形成的一种灵动、丰富、生机勃勃的"没骨花"法。后人在这两种技法源头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与丰富,形成自成体系的"没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法” 缘起 “凹凸花” “没骨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