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治中焦如衡”探讨脾胃疾病的治疗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琳 张会珍 《河南中医》 2015年第5期936-938,共3页
在临床上对脾胃疾病在治疗中要考虑到脾胃疾病的临床特性,要遵循中焦如衡原则,合理使用药物来纠正中焦失衡,且在升降并用、燥湿并举等过程中,均要遵循和其阴阳,畅其气机的原则,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综合各种治疗方法,和法是治疗脾... 在临床上对脾胃疾病在治疗中要考虑到脾胃疾病的临床特性,要遵循中焦如衡原则,合理使用药物来纠正中焦失衡,且在升降并用、燥湿并举等过程中,均要遵循和其阴阳,畅其气机的原则,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综合各种治疗方法,和法是治疗脾胃疾病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疾病 “治中焦如衡 升降并调 寒热适宜 通补兼施 燥湿并举
下载PDF
李一明教授基于“治中焦如衡”思想治疗慢性脾胃病经验浅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潘力弢 吴定辉 李一明 《四川中医》 2020年第10期12-14,共3页
李一明教授在中医治疗脾胃病方面学验俱丰,既熟谙经典,又继承创新,善用吴鞠通《温病条辨》所言“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原则指导慢性脾胃病治疗,重视脾胃在生理上的纳运相配、燥湿相济和升降相因的特点,来调理脾胃、平衡脾胃。强调在... 李一明教授在中医治疗脾胃病方面学验俱丰,既熟谙经典,又继承创新,善用吴鞠通《温病条辨》所言“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原则指导慢性脾胃病治疗,重视脾胃在生理上的纳运相配、燥湿相济和升降相因的特点,来调理脾胃、平衡脾胃。强调在脾胃病辨证论治过程中当辨寒热、虚实、升降、气机等。笔者有幸师从于侧,受益匪浅,现对李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进行浅述总结,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中焦 “治中焦如衡
下载PDF
“治中焦如衡”辨治难治性慢性胃炎的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建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648-649,共2页
慢性胃炎 ,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由于其病因病机复杂 ,病性的多样化 ,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尤其是一些难治性慢性胃炎 ,由于病程长 ,病情复杂 ,且经多种方法的治疗 ,临床上往往表现为对立的病机同时存在于同一病变过程中 ,治疗则更难。笔者... 慢性胃炎 ,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由于其病因病机复杂 ,病性的多样化 ,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尤其是一些难治性慢性胃炎 ,由于病程长 ,病情复杂 ,且经多种方法的治疗 ,临床上往往表现为对立的病机同时存在于同一病变过程中 ,治疗则更难。笔者根据《温病条辨》“治中焦如衡 ,非平不安”的原则 ,从调升降、辨寒热、平虚实、和燥湿等方面 ,对难治性慢性胃炎进行探讨性的治疗 ,收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中焦如衡 调升降 辨寒热 平虚实 和燥湿 慢性胃炎 中医药
下载PDF
论脾胃病治疗总则——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被引量:11
4
作者 唐元瑜 水楠楠 纪立金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11-513,共3页
在纠偏调衡思维指导下,以脾胃藏象的生理病理特点为依据,明确"凡是以恢复中焦脾胃功能为最终目的的治则"皆可谓吴鞠通所言"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具体包括调整阴阳、虚实兼顾、寒热并用、升降相因、气血并调、通补... 在纠偏调衡思维指导下,以脾胃藏象的生理病理特点为依据,明确"凡是以恢复中焦脾胃功能为最终目的的治则"皆可谓吴鞠通所言"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具体包括调整阴阳、虚实兼顾、寒热并用、升降相因、气血并调、通补兼施等内容,其本质是中医正治原则,是辨治脾胃病的治疗总则。该治则不仅适用于外感中焦温病,也是辨治内伤脾胃病的重要法则之一,对临床上常见的内伤脾胃病如慢性胰腺纤维化的治疗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焦 脾胃病 疗总则 “治中焦如衡 非平不安”
下载PDF
“治中焦如衡”为调治脾胃病大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蔡淦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3-5,共3页
"治中焦如衡"是治疗脾胃病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结合临床实践,对"治中焦如衡"的学术内涵进行了阐述,并从虚实兼顾、寒热适宜、升降并调、刚柔相济几个方面,对"治中焦如衡"的临床指导意义进行了说明和举例。
关键词 脾胃病 “治中焦如衡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