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7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霞波基于“治未病”理论防治糖尿病经验
1
作者 李梦婷 张业 +3 位作者 金汀龙 宋一帆 唐艳 陈霞波 《河南中医》 2024年第8期1194-1198,共5页
陈霞波教授将糖尿病分为原始期、前驱期、消渴期、逆归期,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论同糖尿病四期辨证有机结合,并灵活运用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形成“防-治-养”的健康管理模式,遵循整体观,从全方位、全要素... 陈霞波教授将糖尿病分为原始期、前驱期、消渴期、逆归期,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论同糖尿病四期辨证有机结合,并灵活运用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形成“防-治-养”的健康管理模式,遵循整体观,从全方位、全要素、全流程阶段论治。原始期的基本病机为真气不足,主要病在脾、肾两脏,脾虚者常以六君子汤健脾助运,肾精不足者以左归丸、右归丸补肾益精,对于肝郁引起脾虚者常以四逆散合异功散加减疏肝健脾。前驱期,病位在肺、脾,往往虚中夹实,常用参苓白术散、升清降浊汤、参麦四君汤合芪归玉精汤、竹叶石膏汤、玉女煎或人参白虎汤等治疗。根据消渴期气化失常、气郁燥热的基本病机,常用白虎汤、升清降浊汤、舒情宁心汤、肾气丸等治疗。逆归期,病位涉及心、肺、肝、脾、肾等诸多脏腑,陈教授常采用五体辨证同脏腑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来诊断,治疗上主张调整阴阳,以调复气机,化痰散瘀,养血活络,调和营卫为主要治法。陈教授认为,对病未发者给予饮食、运动的宣教和指导,中药调体改善偏颇体质,预防疾病发生;对已发消渴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尽可能减少西药用量,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对于逆归期患者,通过五脏和五体辨证治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带病延年;对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予膏方调理,扶正与祛邪兼顾,以增强体质,调节脏腑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治未病” “防--养” 陈霞波
下载PDF
天竹定眩汤联合“治神调髓”针刺法治疗卒中后眩晕疗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苏玉凤 吕凤娟 +1 位作者 宣翔虎 智勇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天竹定眩汤联合“治神调髓”针刺法治疗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4例卒中后眩晕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治神调髓”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竹... 目的:探讨天竹定眩汤联合“治神调髓”针刺法治疗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4例卒中后眩晕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治神调髓”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竹定眩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通过彩超检测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相关量表评分、血清神经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Berg平衡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天竹定眩汤联合“治神调髓”针刺法治疗卒中后眩晕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眩晕 天竹定眩汤 “治神调髓”针刺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 脑动脉血流速度
下载PDF
从“治未病”角度探讨肠道菌群对缺血性心肌病的影响
3
作者 董玉超 何燕 +3 位作者 刘茜 胡阳 曹亚云 王有菊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9期684-691,共8页
缺血性心脏病作为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具有患病人数多,再入院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近期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心血管发病因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失调时,肠道屏障功能发生障碍、肠道内有害菌如肠杆菌门、志贺氏菌和变形菌数量增加... 缺血性心脏病作为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具有患病人数多,再入院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近期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心血管发病因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失调时,肠道屏障功能发生障碍、肠道内有害菌如肠杆菌门、志贺氏菌和变形菌数量增加,厚壁菌门和乳酸杆菌门丰度减少,肠道内脂多糖、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γ增加,短链脂肪酸、白介素-10减少,加剧了全身炎症状态,可提高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病率。因此重视肠道菌群在缺血性心肌病中的作用,通过及时调节肠道菌群,在心衰前期减少危险因素或在患心衰后防止病变加重,提高生活质量,这与中医“治未病”中未病先防,已病防传思想不谋而合,本文将从“治未病”角度探讨重视肠道菌群对缺血性心肌病的价值。As the main cause of heart failure,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s characterized by a large number of patients, high readmission rates and high mortality. Recent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intestinal flor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ardiovascular pathogenesis. When intestinal flora is disturbed,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is impaired, the number of intestinal harmful bacteria such as Enterobacteria, Shigella and Proteobacteria increases, the abundance of firmicutes and Lactobacilli decreases, and intestinal lipopolysaccharides, tumor necrosis factor and interferon γ increase. The decrease of short-chain fatty acids and interleukin-10 can aggravate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state and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Therefor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intestinal flora in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through timely regulation of intestinal flora, reduce risk factors in the early stage of heart failure or prevent disease aggravation after heart failur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idea of preventing disease before disease and preventing disease after diseas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value of paying attention to intestinal flora in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eating disease without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 缺血性心肌病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治未病”思想普及现状及接受意愿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乐 郭正阳 +3 位作者 程亚静 张瑞欣 王伟伟 李慧琳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1193-1198,共6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石家庄市后疫情时代“治未病”思想普及现状和接受意愿,编写“治未病”认知量表,为促进“治未病”思想普及、发展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共收集576份有效问卷,对河北省石家庄市公众当前个体特征、“治未病”思想基本认知和... 目的了解河北省石家庄市后疫情时代“治未病”思想普及现状和接受意愿,编写“治未病”认知量表,为促进“治未病”思想普及、发展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共收集576份有效问卷,对河北省石家庄市公众当前个体特征、“治未病”思想基本认知和接受意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公众基本认知量表最终得分均介于3.10~3.50分。67.01%的公众没有接受过“治未病”服务,愿意支付高于100元的服务费用接受“治未病”服务的公众占72.4%。≥65岁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群对“治未病”概念、服务对象和措施知晓度、认可度更高。女性对“治未病”服务对象及措施知晓度更高但男性“治未病”接受度较好。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公众对“治未病”服务对象和措施知晓度更高。专业或行业与健康及医疗有关联人群对“治未病”服务对象和措施知晓度以及接受度更好,但是无关联人群概念理解更准确。结论河北省石家庄市公众对“治未病”了解程度尚可,接受意愿较好。重点向低于65岁的人群、从不或很少接触医疗行业或专业的人群普及“治未病”知识,可从技术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改善“治未病”服务现状,有的放矢地促进“治未病”思想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思想 普及现状 接受意愿 疫情
下载PDF
“治趣”在学科整合PBL教学临床思维能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刘亚森 郭睿 +3 位作者 史宝林 白美玲 焦宏 赵自刚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22期44-47,共4页
采用医学教育类App“治趣”对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学院参与学科整合PBL教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以模拟案例进行临床思维能力考核,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治趣”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三年级医学生的系统性、逻辑性、精准性得分高于二年... 采用医学教育类App“治趣”对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学院参与学科整合PBL教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以模拟案例进行临床思维能力考核,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治趣”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三年级医学生的系统性、逻辑性、精准性得分高于二年级(P<0.001),经济性得分低于二年级(P=0.001);两个年级医学生敏捷性得分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和年级是其临床思维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4.7%的医学生认为学习“治趣”平台的案例有助于提升其临床思维能力。“治趣”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医学生分析、判断、鉴别、综合能力,可以作为评价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趣” 学科整合 PBL教学 临床思维能力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管理价值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朱菊艳 申俊龙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77-79,112,共4页
创造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是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在新时代面临的重要任务。大健康时代,中医药传统的“治未病”思想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现代健康服务传承创新的发展空间。由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是基于天人合一、身心合一及人体内部阴... 创造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是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在新时代面临的重要任务。大健康时代,中医药传统的“治未病”思想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现代健康服务传承创新的发展空间。由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是基于天人合一、身心合一及人体内部阴阳五行统一的整体性思维,有利于当代医学从“疾病”医学服务模式转向“健康医学”服务模式,建构“治未病”的现代健康管理价值链模式,形成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方位、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时空连续服务链。文章立足生命质量管理视角,分析传统中医“治未病”可以创造的现代健康价值,通过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优化方法创建新时代中医药“治未病”的健康管理服务链模式,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价值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 健康管理价值创新 效益分析
下载PDF
基于“治胰从脾”理论谈胰腺癌辨治思路
7
作者 恩格尔 王桂彬 +2 位作者 庞博 李奕 张曦元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3期108-112,共5页
考镜“治胰从脾”源流,并基于胰腺癌“失精浊变”病机,提出正虚邪盛状态下“失精浊变”是胰腺癌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所在。中土受损,水谷精微难化,湿浊内生,是为脾精不充;继而浊毒盘踞,耗夺脾精,息而成积,发为脾精不摄;气化不利,郁而化热... 考镜“治胰从脾”源流,并基于胰腺癌“失精浊变”病机,提出正虚邪盛状态下“失精浊变”是胰腺癌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所在。中土受损,水谷精微难化,湿浊内生,是为脾精不充;继而浊毒盘踞,耗夺脾精,息而成积,发为脾精不摄;气化不利,郁而化热,湿热毒交阻,积而成癌,癌毒根结,穿孔透里,进而脾精消烁;癌瘤日久,脾精耗竭,机体形气衰败,终成虚劳难复之证。借鉴名家临证经验,阐释“脾精内充”“脾精上奉”“脾精四布”在遣方用药方面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治胰从脾” 病机 脾精 “失精浊变”
下载PDF
基于“炎癌学说”探讨中医“治未病”理论在宫颈癌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斌旭 刘松江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3期709-717,共9页
研究发现炎症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炎症调节因子在慢性炎症的催化下形成炎症微环境,致使相关部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恶化。根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宫颈癌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相关实验证明慢性宫颈炎症的前期存在与宫颈癌... 研究发现炎症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炎症调节因子在慢性炎症的催化下形成炎症微环境,致使相关部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恶化。根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宫颈癌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相关实验证明慢性宫颈炎症的前期存在与宫颈癌的发病存在关联。本文基于“炎癌学说”探讨炎症与肿瘤存在联系的同时,也为宫颈慢性炎症与宫颈癌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依据,参考相关临床研究及实验观察发现中医药对宫颈慢性炎症的防治存在优势,符合中医“治未病”理论对疾病的防治理念,为进一步研究炎症与宫颈癌之间的转化通路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临床防治宫颈癌提供了新思路。Studies have found that inflamm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tumors. Inflammation regulators form an inflammatory microenvironment under the catalysis of chronic inflammation, which leads to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deterioration of malignant tumors in related area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epidemiological survey, cervical cancer is one of the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women, and relevant experiments have proved that the existence of chronic cervical inflamm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is related to the incidence of cervical canc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flammation and cancer, this paper not o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mmation and tumor, but also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ronic cervical inflammation and cervical cancer. Referring to relevant clinical studies and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it is found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dvantag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cervical inflammation,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concept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pathway between inflammation and cervical cancer, and also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炎症 “炎癌学说” “治未病” 中医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思想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风险应对
9
作者 陈逸霖 林彬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12期32-35,共4页
数字时代,高新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之态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与此同时,算法技术的隐蔽化、泛娱乐化网络平台的兴起以及网络文化的侵袭干扰等多样化的风险样态使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数字时代,高新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之态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与此同时,算法技术的隐蔽化、泛娱乐化网络平台的兴起以及网络文化的侵袭干扰等多样化的风险样态使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医“治未病”思想所蕴含的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与思政教育理论能够互相契合,对于推进当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建设、抵御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风险等内容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治未病” 高校 网络思政教育 风险应对
下载PDF
“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健康管理在消化内科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吴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72-0175,共4页
探讨“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健康管理应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慢病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治未病”... 探讨“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健康管理应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慢病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健康管理,观察和比较干预前后病区整体护治疗及护理人员的综合中医水平。结果 实施后采用消化内科的整体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消化内科护理人员对中医知识的掌握度及中医技术的操作水平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管理质量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健康管理顺应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更高水平需求,从单纯追求疾病治愈发展至保持身心具健的现代医学模式,根据消化内科疾病反复发作的特点,在消化系统疾病不同时期,分别落实“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护理健康管理,有效促进消化内科护理管理质量,也促进科室护理人员对中医传统医学再次加深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理念 中医护理健康管理 消化内科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广州市中医“治未病”闭环管理模式的研究
11
作者 赵敏 张万方 +2 位作者 谭桂云 陈劲云 叶丹宁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1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广州市中医“治未病”闭环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广州市居民30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153例)和观察组(n=153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 目的探讨广州市中医“治未病”闭环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广州市居民30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153例)和观察组(n=153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治未病”闭环管理模式,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采用成人生活质量量表(GQOLI-74)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管理满意度。结果管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GQOLI-74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居民的GQOLI-74得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居民的GQOLI-74得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闭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广州市居民,不仅可缓解居民的焦虑、抑郁情绪,还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管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闭环管理模式 广州市居民 心理状态 管理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中医护理干预院外原发性青光眼防治研究
12
作者 张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92-0195,共4页
探究对院外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予以基于“治未病”理论的中医护理干预的具体价值。方法 80例来自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眼科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依据入院顺序予以编号后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的离院指导。试验组:基于对... 探究对院外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予以基于“治未病”理论的中医护理干预的具体价值。方法 80例来自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眼科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依据入院顺序予以编号后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的离院指导。试验组:基于对照组增加“治未病”理论的中医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眼压、视野、焦虑及视功能变化。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的眼压、视野水平,以及焦虑、视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结论 对院外原发性青光眼开展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中医个案护理干预的疗效理想,可行性高,值得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中医护理 “治未病”理论
下载PDF
乡村环境治理中党建嵌入与“治联体”自治的双向耦合
13
作者 余敏江 刘沛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乡村环境具有天然的隐蔽性、分散性、流动性、复合性等特征,“治联体”自治是乡村生态振兴背景下基层党建嵌入乡村以整体性推进环境善治的新型治理结构。基于“价值—结构—制度”的三维分析框架,结合T村环境治理实践,揭示党建嵌入与“... 乡村环境具有天然的隐蔽性、分散性、流动性、复合性等特征,“治联体”自治是乡村生态振兴背景下基层党建嵌入乡村以整体性推进环境善治的新型治理结构。基于“价值—结构—制度”的三维分析框架,结合T村环境治理实践,揭示党建嵌入与“治联体”自治双向耦合的机理。结果表明,党建嵌入与“治联体”自治的双向耦合是一个价值互认、结构互嵌和制度互融的过程。一方面,基层党建以理念嵌入、身份嵌入、制度嵌入等方式嵌入“治联体”,在“价值认同—结构优化—制度整合”的层层递进链条下激发村民进行环境治理的行动自觉;另一方面,“治联体”的嵌入性自主,不仅使“治联体”自治以新的简约形态复归落位,也为基层党建创新提供了中间渠道和行动空间。双向耦合下的乡村环境治理,实现了局部有效和整体有效的双重提升、政治定力和社会活力的协同进阶、政治国家与乡村社会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环境 党建嵌入 “治联体”自 双向耦合
下载PDF
“治”:气候,洪水与中国法文化
14
作者 陈希 王玉武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2期67-71,共5页
“治”是中国法律文化中较少研究的一个重要符号。近年以来“气候—文化”影响模式的研究不断深化,多学科共同探讨法律文化成为可能,扩展了法律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对全新世海平面的研究,可以解释构成中国古代信仰和集体经历的... “治”是中国法律文化中较少研究的一个重要符号。近年以来“气候—文化”影响模式的研究不断深化,多学科共同探讨法律文化成为可能,扩展了法律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对全新世海平面的研究,可以解释构成中国古代信仰和集体经历的传说。传说中的人类治水的活动造就国家和法律文化,也造就了“治”与卡里斯玛权威的联系。汤武革命破坏了卡里斯玛权威,也使得“治”摆脱了神秘,成为了人为的事宜。在诸多“治”中,“治”与“法”结合,形成了对今日影响最大的“法治”这个符号。这个研究也提醒我们,在全球变暖的气候大变局下,“治”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符号 “气候—文化”影响模式 卡里斯玛权威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理论探究中药雾化熏眼联合耳穴压丸防控儿童近视的效果
15
作者 张云霞 解云 +1 位作者 余韵诗 金文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2436-2439,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熏眼联合耳穴压丸防控儿童近视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治未病眼科门诊治疗的远视储备量不足、近视前期或低度近视患儿66例(132眼),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66眼)与对照组33...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熏眼联合耳穴压丸防控儿童近视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治未病眼科门诊治疗的远视储备量不足、近视前期或低度近视患儿66例(132眼),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66眼)与对照组33例(66眼)。治疗组给予“治未病”健康宣教及中药雾化熏眼、耳穴压丸治疗,对照组给予“治未病”健康宣教,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儿的眼保健行为评分、裸眼远视力、小瞳状态下屈光度及眼轴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眼保健行为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裸眼远视力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小瞳状态下屈光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前后眼轴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治未病”理论下运用中药雾化熏眼联合耳穴压丸防控儿童近视安全有效,能改善患儿眼保健行为,提高裸眼远视力,降低小瞳状态下屈光度,延缓眼轴增长,减轻视疲劳,从而延缓儿童近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近视 中药雾化熏眼 耳穴压丸 健康宣教 “治未病”理论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膝骨关节炎的辨体防治
16
作者 孙河龙 王俊鹏 张仲博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79-182,共4页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态势,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治未病是中医学核心思想之一,其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质辨识作...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态势,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治未病是中医学核心思想之一,其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质辨识作为一种指导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提升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偏颇体质与膝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为膝骨关节炎的以辨体论治为核心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提供了条件基础。通过对易感人群的偏颇体质进行积极的调节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辨体论治以及调体防复,可以减少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病残率以及复发率。本文从“未病先防”三联预防理念指导调体防病、“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理念指导辨体论治、“调体防复”理念指导自我管理和主动健康三个方面对膝骨关节炎的辨体防治进行阐述,进一步优化膝骨关节炎的防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治未病”思想 膝骨关节炎 辨体防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理念下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刘春希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0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下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未病”理念下治疗方法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下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未病”理念下治疗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方式评分(规律服药评分、健康饮食评分、作息规律评分以及适当锻炼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症状(嗳气、反酸以及胃痛)缓解时间、中医证候(嗳气、反酸以及胃痛)积分以及胃肠激素(血清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以及P物质)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6.47%(P<0.05)。研究组患者规律服药评分(90.25±2.52)分、健康饮食评分(91.74±3.15)分、作息规律评分(90.68±4.22)分以及适当锻炼评分(91.74±5.25)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33±3.15)、(81.22±4.15)、(80.28±3.11)、(81.27±4.27)分(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嗳气、反酸以及胃痛缓解时间分别为(3.25±0.75)、(2.19±0.45)、(1.19±0.31)d,明显短于参照组的(6.63±0.45)、(6.96±0.39)、(3.33±0.89)d(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嗳气、反酸、胃痛积分分别为(2.12±0.25)、(2.15±0.33)、(2.16±0.37)分,均低于参照组的(4.15±0.33)、(4.16±0.35)、(4.19±3.12)分(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胃泌素(64.59±5.55)pg/ml、胃动素(263.49±14.61)pg/ml、P物质(29.75±1.86)pg/ml高于参照组的(55.63±8.95)、(210.36±16.85)、(26.49±5.52)pg/ml,血管活性肠肽(53.75±7.35)pg/ml低于参照组的(58.49±9.81)pg/ml(P<0.05)。结论临床中医“治未病”理念下治疗方法的有效应用,可显著提升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总体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中医证候以及胃肠激素水平,有效缩短不良症状缓解时间,并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理念 胃食管反流病 疗效果 生活方式 不良反应 不良症状缓解时间 中医证候积分 胃肠激素水平
下载PDF
“治未病”理论联合维持性控制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18
作者 郭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2期92-94,共3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接受“治未病”理论联合维持性控制护理对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选择94例,按照Excel表随机排序划分对照组(47例,开展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7例,开展“治未病”理论联...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接受“治未病”理论联合维持性控制护理对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选择94例,按照Excel表随机排序划分对照组(47例,开展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7例,开展“治未病”理论联合维持性控制护理)。针对患者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接受“治未病”理论联合维持性控制护理,有助于血压控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理论 维持性控制护理 高血压 血压控制
下载PDF
贵阳市农村推进“治厕”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9
作者 郑丽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0期51-53,共3页
以“大文章,小切口”的方式,针对贵阳市“农村五治”工作中“治厕工作”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民的思想意识和教育,激发其自身主动性;加大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力度,提高治厕部门的资金拨付率,进而促进政府公信力,激... 以“大文章,小切口”的方式,针对贵阳市“农村五治”工作中“治厕工作”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民的思想意识和教育,激发其自身主动性;加大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力度,提高治厕部门的资金拨付率,进而促进政府公信力,激发农民内驱动力;加大各政府部门间协同配合力度,加强沟通合作,明确各自相应职责职能,进一步加大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五 农村“治厕” 对策 建议
下载PDF
“治未病”理念在良性肺结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
作者 丁洁莹 胡赟艳 +1 位作者 常瑞 吴启相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4年第3期301-303,313,共4页
目的分析在外科治疗多发性慢性良性肺结节(MCBPN)患者时使用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某院接受外科治疗的62例MCB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在外科治疗多发性慢性良性肺结节(MCBPN)患者时使用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某院接受外科治疗的62例MCB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炎症、睡眠质量和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SF-36评分(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活力)、炎性因子指标(IL-6、TNF-α、CRP)、PSQI评分、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中医护理对MCBPN患者改善炎症、肺功能的效果显著,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治未病”理念 多发性慢性良性肺结节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